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docx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带领国有企业进行一系列党建成 效评估探索,其中很重要的抓手是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 它是目前国有企业党建领域最权威、最专业、最有效的党建 工作考核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逐渐成熟定型,引 领国资央企压实管党治党与治企兴企责任,切实树立起“抓 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形成了党建与业绩指标 相互融合、方式有效衔接、结果交叉验证、奖惩同步兑现的 良好局面,建立了统一领导、职责明晰、有机协调、齐抓共 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较好实现了以考促评、以考促改、 以考促建目的,中央企业面貌、干部队伍面貌、党建工作面 貌发生了系统性重塑和显著变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担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 位发生了新变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 2025年)(中办发(2023) 32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完善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党建责任与经 营责任相衔接、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不同层 级、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机制。张国清 副总理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 会议上强调要将考核工作聚焦引导企业注重内在价值和长期 价值上,在考核指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充分体现“,注重加 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这些都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党 建责任制考核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孕育新使命,新使命 铸就新担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党建责任制考核作为党建 工作“风向标”和“指挥棒”,必须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 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新要求, 更好地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一、国有企业党建成效评估现状现行的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坚持“大党建”定位, 紧紧扭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落实全国 国企党建会重点任务作为主线,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 “5+2”总体布局构建考核指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 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设置评价要点,把总书记 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一项项可检验可区分 的量化指标,按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落实、有没 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5项标准” 逐项对标检查,每年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动态调整考核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评分权重突出重点工作,评价标准突出定量 定性结合,考核分组突出同行对比,考核人员编组突出多家 机关企业结合,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有效的党建考核机制, 通过考核工作引导国有企业把党建工作重点放在更好发挥党 组织和党员作用、解决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热点难点问题上 来,使责任有形化、工作体系化,起到了 “指挥棒”作用, 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 中央企业落实落地。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央 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存 在着一些问题,为分析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工作存在的 问题,课题组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对国家能源、国家电网、 中国建材等10家央企总部进行实地调研,围绕中央企业党建 责任制考核工作开展深入座谈交流,获得一手数据和资料。 同时选取兵器系统53家基层单位的2931个党组织开展问卷 调查,经回收、核查、筛选,有效问卷2672份,有效回收率 为91.2%,综合调查问卷、访谈调研和资料分析,课题组认 为当前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见图1): 一是63%的党组织认为目前的中央企业党建责任 制考核内容对标党中央对考核工作的新要求还有差距;二是 58%的党组织认为现行的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工作针对 党建工作成效的考核需进一步完善;三是46冬的党组织认为 目前党建考核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标党中央的新要求还有 差距,建议更具针对性。现行的党建责任制考核工作虽然遵 循分层分类原则,且在考核分类上突出同行对比,但离中央 “推进考核'一企一策'”要求还有差距;在考核分层上,现 行的党建责任制考核工作主要围绕央企总部开展,各所属单 位党建考核工作具体由各央企自行组织,缺乏针对基层党建 考核的具体标准和规范指导,对标党中央“完善不同层级、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机制”相关要求还 有差距,建议更具针对性。针对党建工作成效的考核需进一步完善,加快考核工作 向“有形”“有效”相结合转变。目前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 核从“有没有完成”和“完成得好不好”两个维度考核党建 责任落实情况。调研中,58%的党组织认为现行的考核制度在 指标设置上侧重对规定动作完成情况的考核,对体现企业党 建工作特色经验、亮点做法和创新点等内容缺乏可量化的赋 值标准,在指标内容设计上距离中央提出的“对共性量化指 标与个性差异性的精准把握”相关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 完善指标设计,使考核指标更具个性化,加快党建考核工作 从“有形”向“有效”转变。党建考核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议加强信息化、 智能化手段的运用。调研中,46%的党组织认为虽然现行的党 建考核采用“个别访谈、现场查验、满意度测评、综合研议” 四位一体的方式,已经比较丰富和完善。但党建考核工作对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足,尤其是考 核中的定量统计部分仍停留在人工报表、手写统计的传统方 法上,智能化水平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建议加强信息化、 智能化手段的运用。此外,考核工作对职工群众真实心理的 掌握仍显不足,“重资料检查、重痕迹检查”的现象仍然存在, 需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方法,使其更真实反映党建工作实 绩。这些问题是基于七年考核实践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它们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党建成效评估体系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借鉴和方向指引。建立科学高效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 效评估体系,是新形势下履行好党中央赋予国有企业新的重 大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以高 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进 一步优化现行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党 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举措。它有利于更好发挥国有企业 使命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综合评价体系,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推动国 有企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国资央企全面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提供保障。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架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是对现行的中央企业党 建责任制考核的进一步优化发展,是对党建工作成效的系统 性评估,不仅注重考核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完成情况,更加注 重对党建工作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不仅注重考核评价 过程,更加注重评估运行和评估保障全体系的构建,以期客 观全面掌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实质性成效,系统提升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效,为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 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相关概念解析。成效评估体系是对影响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所取得的效果的 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评估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其质量、价值、效果等方面的程度或水 平的系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是对影响国有企 业党建工作效果的一系列评估要素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 并将其标准化、系统化,以确定不同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 作方面的程度和水平的有机系统。这一评估体系总体上包括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运行体系和评估保障体系,回答了国有 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什么、怎么评估、如何保障评估” 的重要问题,确保企业党建成效评估工作科学、可行、有序、 高效推进,通过考评促进高质量党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 业高质量发展。(二)评估原则。评估原则是在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 效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或标准,在评估过程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 度,促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企业党组织进一步 改进工作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党建 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紧紧 围绕“标准化、体系化、精细化”原则开展。突出标准化,夯实评估基础。所谓标准化,就是要“通 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党建成效评估要将标 准化放在首位,就是用标准将党建工作程序时序化,推动党 建工作严肃规范;用标准将党建工作精细化,推动党建工作 提质增效;用标准将党建工作统筹化,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 融合发展,从而让党建成效评估“行有准则、干有目标、做 有规范”,夯实评估基础。突出体系化,延伸评估层级。党建成效评估工作的对象 是覆盖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国有企业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 作,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分 层分类原则,科学考虑党建成效评估全要素,着力解决不同 类型、不同层级国有企业党建考核评估工作不平衡情况,延 伸评估层级、扩大评估覆盖范围,打通成效评估全过程、全 链条、全环节,促使评估指标体系、评估运行体系和评估保 障体系协同运转。突出精细化,强化评估实效。国有企业类型众多、千差 万别,对于不同行业、拥有不同发展条件、处在不同发展阶 段、具有不同的环境和问题的单位,评估工作要结合企业实 际,个性化设计评估指标,强化对党建工作精细化和实效化 评估,要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切实把考核评估实效体现 到党组织功能强化、党员作用发挥、改革发展难题破解上来, 体现到企业效益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 来,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三)评估总体思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国有企业党 建成效评估在评估侧重把握上,更加突出分层分类导向,对国有企业党委 (党组)侧重考核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 用;对国有企业党(总)支部侧重考核发挥凝心聚力、推动 发展、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评估指标设计上,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 企业新的使命功能的考核,运用先进管理理论和工具,精准 把握共性量化指标与个性差异性,将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结 合,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在评估方法选择上,引入心理 测量学方法,运用内隐评估方式,巧妙设置隐蔽的问题,探 寻受访者的真实想法,优化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并通过综 合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检验以及回归分析 等多种心理学测量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数据所呈现的现实 情况,提高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四)评估框架。评估框架的设计是做好一项评估的基 础,它是指在评估开始时就考虑评估活动最终的成效以及中 间的逻辑关系,将从目标到结果的过程设计为一个框架,并 应用这个框架或体系清晰地指导评估的整个过程。课题组分 析评估工作可用的各类理论模型,遵循党建工作成效全过程 监测评估的基本逻辑,筛选出目前评估实操中应用广泛的逻 辑模型(LogicalModel)来构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估 体系。该模型是将一项活动的实施过程简化为标准化的几个 模块,并用线性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方法。逻辑模型目 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的评 估活动中,在我国的评估机构中也有大量应用。图2是ATP 的评估通用逻辑模型,该模型将投入、产出、成效和影响与 公共政策的需求、拟应对的议题、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外部 政策和环境联系起来,描述被评对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在此 基础上确定出相关性、效率、成效、适用性和可持续性四项 评价标准,以此来指导整个评估过程。国企党建成效评估遵循党建成效全过程监测评估的基本 逻辑,将投入、活动等评估关键要素纳入评估逻辑体系,并 将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涉及的相关主体(如国有企业党委(党 组)、国有企业内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和影响因 素(如开展党建工作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等嵌入相应要 素环节中。将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 为目标,将制定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相关政策设置为公共战略 政策,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年度计划和任务制定,各级党组织 执行相关机制,并下达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