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心得体会.docx
学习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心得体会日前,国务院印发62()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3(以下简称行动方案).6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稔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海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址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万盹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Ni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方面,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普代行动,非化行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IO方面行动27项任务: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贡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堆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项任务: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f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措施。4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领导下,锚定目标任务,加大攻坚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把握工作节奏,在持续推动能效提升、排放降低的同时,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节能降碳是枳极桎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阍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尽圾火努力完成“卜四五节能降破约束性指标,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料、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员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筑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训。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t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值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二、重点任务<-)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1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全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业窑炉清沽能源替代和酸煤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建和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合理控制半焦(兰炭)产业规模。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2 .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除石化企业现有自备机组外,不得采用高硫石油焦作为燃料。(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1 .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仃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I贞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聘省路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我力.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3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科学合理幽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公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球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粒盖。(三)钢铁行业节舱降碳行动1 .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H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2 .深入调终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湍钢铁产品,泮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铜利用量达到3亿吨。3 .加快纲铁行业节施降碳改造。推进尚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推广铁水罐到底、铸坯热装热送等工序衔接技术。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持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四)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 .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发要求。强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严控炼油、电石、磷铉、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件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全面淘汰2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 .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富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提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000万岫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I亿吨。3 .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加快推广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槽等先进工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级用量。有序推进蒸汽驱动改电力驱动,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五)有包金属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 .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2025年底,再生金屈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E2 .严格新增有色金桃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11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级水平,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3 .推进有包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广高效稳定铝电解、铜线连续吹炼、竖式还原炼镁、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加快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乐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50%:有色金属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卜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翅化碳约1300万吨。(六)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加强电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加强建材行业产量监测预警,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鼓励尾矿、废石、废渣、工业副产丁仔等综合利用。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4 .严格新用建材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级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基础原材料制品化、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化和装饰装修材料装配化。到2025年底,水泥、陶兖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H1.5 .推进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优化建材行业用能结构,推进用煤电气化。加快水泥原料替代,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浮法玻璃窑多线、陶克干法制粉、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篦冷机等节能工艺和设备。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2025年,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00万吨标准煤、减挎二氧化碳约2600万吨。(七)建筑节能降碳行动1 .加快建造方式聆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强化绿色设计和施工管理,研发推广新型建材及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智能建造,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暧,推动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2 .掂进存量住筑改造。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关政策,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进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照明设备、电梯、老旧供热管网等更新升级,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加快供热计量改造和按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明确量化目标和改造时限.实施节能门窗推广行动。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而枳较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较2020年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率分别提高30%、20%.3 .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分批次开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督查检查。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谢适制度,严格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探索推广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八)交通运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