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
兑明书2执行技术标准及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O-2O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J/TE50-2015)(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U)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12)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JTG2120-2020)(1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设计严格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无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以下规范为强制性规范,规范中每条均应强制执行。(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宸通用规范(GB55002-2021)(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4)组合结构通用规范(GB55004-2021)总体设计11概述本设计为污水处理厂三期犷建工程进厂道路、还建道路及改造道路。还建道路全长约314m,进厂道路全长约43m,改造道路全长约220m。道路等级为厂外道路辅助道路,设计时速15kmh,均采用水泥混凝上路面结构,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路线、路基路面及交通工程等。1.1任务依据(1)我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本项目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的地形图;(3)其它现场收集、调研成果:(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交通运输部部颁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6)交通部公路司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7)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文件,渝交委发201125号技术标准执行。(8)合川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二零二三年九月项目组接到勘察设计任务后,立即奔赴工程现场展开踏勘工作,除了详细了解工程建设条件外,还充分听取地方意见。在项目勘察设计过程中,与业主保持充分沟通。2设计标准2.1设计技术指标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还建道路:道路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转弯半径R=30m.进厂道路:道路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水泥混凝上路面,最小转弯半径R=30m.改造道路:道路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转弯半径R=35m.(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3上阶段意见及意见执行情况本项目暂无初步设计阶段道路审查意见,后续补充相关内容。4工程概况4.1现状概况现状道路A、现状道路B为合川污水处理厂期、二期厂区外道路,拟建还建道路是在三期扩建征地红线外新建一条道路以恢复现状道路A交通使用功能。新建进厂道路顺接现状道路A,在一期厂区围墙开口,与厂内道路相交,为三期施工期间进厂临时道路。改造道路为现状道路B,其与现状道路A相交,仅有少量当地居民通行,道路宽度仅3.3m,改造范围内约200m为未铺装道路,近交叉口范围约20m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甲方要求,改造道路作为三期西侧厂区建设施工便道,作为保通道路仅进行拓宽及硬化处理。4.2路线走向还建道路起点与现状道路A相交,终点与现状道路A另一头相交,由西向东,道路设计全长313.801mo进厂路起点顺接现状道路A,且与现状道路B相交,终点与一期厂内道路相交,由南向北,道路设计全长43.133m。改造道路为现状道路B,改造起点为一:期扩建工程征地红线与现状道路A交点,终点与现状道路A及进厂道路相交。道路设计全长220.479m。4.3工程规模本项还建道路全长约314m,进厂道路全长约43m,改造道路全长约220m。其中还建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6.5m,双向两车道,进厂道路及改造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5m,单向车道。5总体设计原则满足“安全、快捷”的交通功能要求,更应重视工程建设、运营与白然环境的和谐统一。6沿线自然地理条件6.1水文、气象合川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冬暖夏热、春早夏长、秋雨连绵之特点。据合川气象站1961(5)木结构通用规范(GB55005-2021)(6)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7)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10)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2021)(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D(1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2021)(13)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1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2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2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22)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23)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25)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26)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CB55026-2022)(27)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28)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GB55028-2022)(2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GB55029-2022)(31)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3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022)(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33-2022)5,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地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在场地附近岩石露头上测得2组裂隙:1.1:裂隙产状为112°/68°,裂隙间距6.5012.OOm,裂隙延伸长度2.55.2m,裂面平直光滑,呈张开状,张开宽度415mm,多为粉质黏土充填,裂隙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1.2:裂隙产状为2010/78°;裂隙间距4.08.80m,裂面较平直光滑,裂隙呈闭合微张状,无充填,延伸2.54.6m,裂隙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6.4地层岩性根据调查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Q4al+pl),淤泥质黏土(Q4al+pl).卵石土(Q4al+pl)>砂土(Q4al+p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粉砂岩、泥岩、泥质砂岩、砂岩。现由上至下分述:5. 4.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砂粒、卵石、泥岩、砂岩碎块石及少量黏土组成。卵石含量约占1030%,卵石粒径约40120mm:碎块石含量约20%45%碎块石粒径约50-100nmb最大粒径约150mm,密实度松散稍密,稍湿,系附近场地平场及道路修建时堆填而成,堆填时间约610年。大部分场地均有分布,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50(ZY90)-11.50m(ZY6)2、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部分粉质黏土含少量卵石、部分粉质黏上含砂量较重),呈可塑状,冲洪积成因,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大部分场地均有分布,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70(ZY99)-18.70m(ZY138)3、淤泥质黏土(Q4al+pl):灰色灰黑色,含有机质,极少植物根须,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流软塑状,有腐味、腥味。局部场地分布,本次钻探揭露厚度1.90(ZY102)13.OOm(ZYI7)。4、卵石土(Q4al+pl):灰褐色、灰色,主要由卵石、细砂及少量黏土等组成(卵石成份为石灰岩、砂岩等,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孔隙式接触,主要由细砂及少量黏上充填(部分区域卵石含砂量较高),稍湿湿,稍密中密,卵石粒径约40150mm,呈圆形、亚圆形,卵石含量约占50-75%,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一般,颗粒级配一般。大部分场地均有分布,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80(ZY138)-14.70m(ZY139)5、砂士(Q4al+pl):黄褐色,主要由细砂和黏土组成,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细砂粒径一般在0.0800.100mm,黏土含量约5%15%,稍密,稍湿湿。场地零星分布,本次钻199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8.0C,极端最低气温-3.7(1961年I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C(1972年8月27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4.3塞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啖,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殁。多年平均蒸发量802.411un0嘉陵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与暴雨分布特性样,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7、8、9月。嘉陵江位于本次勘察区北侧及西侧,场地距离嘉陵江最近约0.15km,由于勘察期间江水涨落,勘察期间嘉陵江水位201.91m,经现场调查走访及收集相关水文资料,草街水库成库后20年一遇洪水位215.49m,草街水库成库后50年一遇洪水位218.64m。6. 2地形地貌勘察区属丘陵河流侵蚀堆枳地貌区,为嘉陵江的I级阶地地貌,场地地形坡角一般415°,局部地形坡角较陡达2030°,整体地势为南侧高、北侧低,据钻孔实测高程207.79(ZY28)225.18m(ZY79),相对高差17.39m。7. 3地质构造场区构造纲要图拟建场地地质构造属勘察区位于合川向斜东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为3000Z6.5.2地下水本次勘察外业工作期间无强降雨,在钻孔施工结束后提干钻孔循环水,隔天进行水位观测,在部分靠近嘉陵江区域钻孔中发现地下水,地下水位标高在200.91202.40>11,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场地周边地表水、场地北侧及西侧嘉陵江河水补给,勘察区内地下水较丰富。本次勘察对钻孔ZY28进行了简易抽水试验,试验设备采用螺杆自吸泵,测量水位采用测钟,流量测量采用流量计的方法(由丁拟建场地地下水受嘉陵江江水涨幅变化而变化,本次勘察期间采用承压水公式计算)。根据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素填土渗透系数取10012.011d(经验值),为强透水,卯石土渗透系数取12.0150md(经验值),为强透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