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报告.docx
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报告共第1篇: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报告大同镇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报告自2006年换届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同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励精图治,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现就五年来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明确思路,立足长远,镇域经济协调发展1、各项经济指数稳步提高。“十一五”末,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1896万元,比“十五”末增加4592万元,保持年均增长12.6%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296万元,年增长8.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600万元,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0元,比“十五”末增长52%,全镇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2、破解难题,助推全镇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这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到任以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了3大难题:一是南同日光温室基地承包到期,拖欠农民3年承包费约50万元没有兑付;二是马家坪占补平衡项目渠系没有配套,农民2年的产量款没有兑付,特别是项目完工两年但没有启动生产,发挥效益,全社会高度关注,如不启动生产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兰武二线遗留问题较多,占全县的50%以上,尤其是王家庄倒虹吸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此我们从解决遗留问题着手,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推平复耕”的解决方案,先是联系68305官兵和镇村干部一道利用3天时间拆除了日光温室,并一次性推平复耕集中流转给介实公司进行露地蔬菜新品种推广;在解决泉水沟村七、八社(王家庄)倒虹吸改建明渠中,我们先后多次和建管中心、兰州铁路局协调,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资金13万元,在2009年完成了改建工程,并对工程的200米渠道进行了衬砌,基本解决了下游7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东浅山占补平衡项目是全省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在甲方完成土地平整和渠系配套后,就移交给了我镇。通过浇水、划拨,又出现了耕地塌陷、管道破损等问题,再加上产量款没有按时兑付,农民拒绝接受耕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多次跑市进县争取项目资金,将耕地再次进行了平整,并足额兑付了产量款。并在征求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进了永登惠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惠农公司当年经营中虽然亏损160万元,但看到我们的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在5000亩耕地上发展生态农业。三大历史遗留问题的圆满解决,成功实现了变难点为亮点的发展构想,也为今后谋求发展清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3、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特色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紧紧围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上游设施农业,下游露地蔬菜,东西特色产业并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引进的永登惠农生态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介实公司露地蔬菜种植基地、天益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带动和引领了全镇高原夏菜、红提葡萄、甜菜、洋芋的种植以及生猪、蛋鸡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千亩玫瑰种植基地、千亩生态林、千亩经济林、千亩枸杞种植基地和千亩大接杏已成为新产业覆盖全镇,兆远玫瑰深加工生产线的运行和天益养殖场生猪入圈将全镇农业向产业化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4、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非公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全镇上下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非公经济在发展速度、领域、规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特别是投资3000万元的IlOKV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后,解决了长期制约我镇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年就成功引进金疆实业和永盛公司2个碳化硅生产线,投资3100万元的永盛公司已投入生产,金疆实业已完成选址,明年即可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还引进了投资300万元、年产100OO吨的永登源泰紫汇工贸公司钢球厂项目,投资100万元的安山村和高岑村的恒温保鲜库、投资100万元的永登丁娃无公害农产品科技开发园、投资600万元的鑫磊养殖场和投资180万元的炸酱面专用食品深加工生产线,投资6525万元的永登鑫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完成了选址立项,有望明年投产。5、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有序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低保户、特困户、五保户的排查工作,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全镇享受农村低保540户、1278人,城镇低保31户50人。全年发放低保金83.9万元;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143万余元,家电下乡补贴39.6万元,发放救助金、救灾款、抚恤金、义务兵优待金共计11万元,发放救济面粉K)OO袋;完成残疾人、特困户危旧房改造18户,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精心组织,全面完成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全镇U78户、3732人纳入国家扶贫网。自2010年3月份开始,我镇积极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加深群众对林改政策法规的了解和掌握。我镇涉及林改工作的7个村已顺利完成林改任务,将I1.8万亩宜林荒山承包到2726家农户中,明晰了产权,为保障群众利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共争取、自筹资金483万元,硬化乡村道路35公里,拓宽铺砂12公里。新建村级办公场所7个,卫生所9个,修建沼气池320座,新打、维修机井61眼,维修渠道险段5处,衬砌渠道16.5公里,确保了全镇二万多亩农田的适时灌溉。完成9个村的人饮工程,解决17709人的安全生活用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党建工作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显加强。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实践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委班子的作风切实转变,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集体学习一次,机关干部每周星期一集体学习,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党校培训、党员冬训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加强。2、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突出典型带动,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提高。五年来,先后有12个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王家坪村评为“五好标兵村王家坪、跌马沟被评为“党建示范点”,贾家场村评为“三争一促”示范村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五年累计新发展党员8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9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4名,有11名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的后备干部被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岗位。3、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一岗双责”和“三项谈话”制度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成效明显,村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站所”和“人民满意村委会”活动有序开展,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4、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扎实推进防邪工作,“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全面建立,体系日趋完善,“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受到严厉打击,镇村两级都成立了专门防邪机构,对我镇2名涉邪人员进行“四位一体”帮教,使他们认清邪教本质,脱离邪教并写了“三书”,镇村两级专职防邪信息员继续对涉邪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向上级报送信息。二是安全防范工作紧抓不懈,全民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交通、农村消防、企业等安全教育和防邪教育深入开展,安全防线不断巩固,统战、宗教管理依法加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镇、村民自治工作有序推进。现已建立“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2个,平安村3个。三是信访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党政联管、部门联抓、基层联控、责任联究的“四联”机制和党委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派出所配合抓、基层组织直接抓的“四抓”体系得到有效落实,群众上访的各类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5、加强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自2008年以来,我镇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先后建设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6个,各站点累积培训农村党员500人次以上,极大地完善了农村党员培训网络,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各项农业科技得到实际推广。三、民生为本,统筹兼顾,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1、教育工作成效明显。镇村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两基”成果不断巩固。五年来,累积投资54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1座,在建教学楼2处,排除危房2800多m2,硬化校园800多1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小学入学率始终保持100%,两所初中连续五年中考成绩居全县前列,被县教育部门评为“金牌学校”。2、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发挥良好。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五年累计投入100多万元,新修村级活动场所7个,农家书屋11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各类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共举办各类农民文体活动200多场次。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各项计生指标达到上级要求,计生率达到93%以上,环孕情访视率达到96%以上。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及时发放奖励资金,计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4、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极大改善。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新建村级医疗卫生室9所并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农民就近就医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推进,群众参合率达到95%以上;镇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疫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健全。5、劳务输出工作明显加强。镇政府及时提供信息,宣传动员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加强对外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切实增强劳务人员业务技能和依法维权意识。五年来我镇累积组织务工人员培训2000人次,输出劳动力2.8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多元。6、社会优抚工作成绩显著。坚持把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民政工作根本出发点,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心全意做好优抚工作。五年累计发放低保金、五保金等各种款物共计350万元,发放低保户、五保户门诊参合一次性物价、取暖费补助2.6万元,发放各类优抚对象定补20.8万元,特困群众危旧房改造建房补助39万元,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回顾五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是克服各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的坚强保证;加强党群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全镇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矛盾,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根本动力;坚持开拓创新、科技创新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局面的根本举措。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镇村两级集体经济薄弱,外债较多,严重制约了全镇经济发展;二是安全生产形势和维护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矛盾纠纷调解难度加大;三是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对村上的工作指导不够,掌握情况不够全面透彻。四是以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亟待加快建设步伐。五是露底蔬菜效益虽然较高,但蔬菜深加工潜力还有待挖掘,产业链还有待延伸.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全力推进效能型机关建设,以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第2篇:党政领导班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