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建筑设计.docx

    • 资源ID:1358960       资源大小:936.24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建筑设计.docx

    医院建筑设计医院建筑是供医疗与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医院建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更扩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们对个人身体健康的认识日益增强,己从仅限于诊断治疗向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方向全面发展。同时,对医院建筑的功能环境、技术设施等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规模大、功能全、标准高、设备新的医疗机构和疗养场所相继出现。此外,医疗体制的变革,也是影响医院的分布、规模、性质和布局等的重要因素。医院建筑是由众多部门组合的综合性建筑,与其它类型的公共建筑相比,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其基本特征是:功能关系组织要求较高,交通流线分、合复杂,环境卫生要求严格,设备技术变换率高,建筑形象宜亲切大方等。第一节概述一、医院的分类医院建筑的分类方式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按诊疗对象及病症性质分类1 .综合医院即医疗科目较全的,也是人们习惯所称的医院。要求设有大内科、大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三科以上,并设置门诊部及服务24小时的急诊部和住院部。综合医院是我国城、镇普及性医院机构,采用“三级医疗网”医疗体制进行规划分布;多数综合医院有着教学、科研任务。2 .专科医院专门治疗某类疾病的医院。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分科日细。一类是将综合医院中的某个病科或局部病理分离出来成为专科医院,如儿科、妇产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病院。一类是根据病患者病症发病性质而特殊设立的病院,如传染病院、肿瘤医院、精神病院、结核病院等。3 .中医院专门应用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医院,还有中、西医结合医院。4 .康复、保健中心、防治病所、疗养院等是供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病人及健康人员预防保健的医疗机构。(二)、按医疗组织性质分类“三级医疗网”医疗体制(1)公立医院。国家或省、市、(2)军区附属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业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3)个体私办医院,社会团体自办医院等商业性医疗机构。(三)、按医院分级管理要求划分(1)省(部)级、县级、乡镇级。(2)市级、区级、街道级。二、医院的规模综合医院的规模是根据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患病率和服务半径,考虑城乡远、近期建设的发展,由城镇医疗网总体规划确定。其规模大小以病床数定级,可由五十至千床不等。一般县(区)级医院规模为1003OO病床,乡、镇、街道级医院多数在100床以下,省(市)级医院则在500床左右,有的特大型医院病床已达千床以上。城镇综合医院的规模指标可按57床/千人,工矿企业医院则按I.31.8床/百名职工计算;综合医院的用地面积约为8013011f/床,建筑面积可按4153肝/床估算。第二节综合医院基地选择与总平面设计一、基地选择原则(1)医院基地应满足国家及省、市卫生部门按三级医疗卫生网点布局的要求和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划要求。(2)基地要求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区道路,便于病人到达与分流。同时要求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避免医院本身的污水排放和放射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基地大小应按卫生部门颁发的不同规模医院用地标准,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适当留有发展用地。地形力求规整,地势宜高爽。(4)基地应有充足的清洁用水源,并有城市下水管网配合,电源能保证供应。(5)医院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以及高压线路等,不应邻接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二、综合医院的功能分区与组成综合医院是一组复杂的建筑综合体,一般中、小型综合医院的总平面功能可分为两大区:一是医疗区;二是后勤行政区。对于大、中型综合医院还可区划出医技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图1).图1医院功能分区示意在综合医院各大组成部分中,其核心是医疗部分,它包括门诊部、辅助医疗部、住院部三大部门,与其它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图2。图2医院组成关系示意三、综合医院交通流线与出入口(一)交通流线与出入口种类根据医院各功能分区与组成的关系,可见交通流线十分复杂,且要求既要有密切联系,又要相对分开,形成分合有序的动态交通体系。医院内、外交通流线通常可归纳以下几种:(1)外来患者与陪访人员流线;(2)内部医护与职工人员流线;(3)外部膳食与用品输入流线;(4)内部污物与尸体输出流线。为满足上述各种交通流线的要求,应设置各类出入口,做到既能分开,又便于管理。按功能分区及各部分组成关系设置出入口,见下表。出入口分类表1主要出入口人员出入口门诊病人出入口急诊病人出入口门诊、急诊病人出入口住院病人和探视者出入口医护人员和职工出入口传染科病人出入口辅助出入口供应入口医疗器械和用品入口生活物品入口污物出口尸体出口废弃物出口(二)交通流线与出入口的设计要点(1)各类出入口设置和道路布置要求功能明确,使用方便,交通便捷,洁污分清;力求高效率,高水平,避免和防止交叉感染。(2)一般综合医院对外至少应有出入口两处,一为人员出入口;二为供应入口并兼污物出口。最好分为三处,将供应入口与污物出口分开。设有传染病科的医院,必须设专用出入口。(3)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人员出入院路线交叉,并避免经过门诊诊查室路道和病房楼前后。(4)结合建筑使用要求,合理组织内部交通流线和建筑对外出入口,使各部门之间无穿越交通,路线简捷,明晰易找。在交通转折处,人和物流动频繁的部位,应进行引导、过渡处理,并充分发挥导向标志的作用。(5)当职工住宅与医院基地毗连时,应予分隔,且另辟出入口。四、总平面设计综合医院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医院的使用要求、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医院的各组成部分。总平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医院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一)总平面设计要求(1)新建、改建、扩建医院都应进行总平面设计。其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楚,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2)医疗、医技区应安排在基地卫生条件好、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交通干道,处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处。(3)不同部门的交通路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人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组织水、暖、电没备供应路线,尽量缩短长度,减少能量损耗。(4)后勤供应区用房应位于医院基地的下风向,与医疗区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又应保证对医疗区服务方便。比如:营养厨房应靠近住院部,宜有廊道连接以便送饭;锅炉房应距采暖用房近;晒衣场与晒药场地均应不受烟尘污染;停尸房宜设在基地下风向的隔离隐蔽处。(5)设有传染病科的医院,应将其单独布置,与其它医疗建筑保持适当距离,宜设防护绿化带、并应放在下风向。传染病房不宜靠近水面,以免扩大污染源。(6)进行医院总平面布置时,要保证基地内有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建筑应有充足的采光、日照和通风,建筑物间距一般为1.52.5倍前排房屋高度,且不小于12m。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的防护间距和场院空地,合理布置庭院绿化和康复活动场地等设施,并结合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因素进行整体环境设计。在儿科用房及出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二)总平面布置方式医院建筑功能关系复杂、环境卫生要求严格,医院的布局应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环境,为医护人员创造高效率的医疗管理条件。其总体布局的组合类型常有下列几种:1 .分散式将门诊、医技、病房部分及后勤供应和管理用房等全部分幢建造的称分散式。这种组合形式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对防止交叉感染和隔离有利,环境安静,便于分期建造。但各部分联系不便,病人诊疗路线过长,占地面积大,设备管道线路长。分散式建筑组合适用于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播,防放射线能力也较差的医院,特别适合于传染病、精神病及儿科等类型的医院。图3分散式建筑组合类型2 .集中式将门诊、医技、病房,甚至包括一些后勤供应等用房集中在一幢楼里,此楼可由主楼和裙房组成。其优点是节约用地,各部门联系方便,减少能耗,建筑形象因体量大而易显突出。缺点是内部流线处理难度大,易造成混乱和相互干扰,不利分期建设,且一次性投资大。集中式建筑组合过去常用于乡、镇或街道级规模较小的医院。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建筑技术标准的提高,已有很多城市的综合医院采用高层与裙房集中组合形式的现代化大、中型医院。图4集中式建筑组合类型3 .混合式将医疗区的门诊、医技、病房分建并插入交通枢纽或连接体,组成有分有合的整体。各部分既联系方便,又能根据不同功能有相对的独立性,出入口易分开设置,有利于隔离,环境安静,便于分期建设。混合式又常以行列式、枝状式进行组合。混合式建筑组合是我国综合医院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图5混合式之行列式建筑组合类型图6混合式之二一一枝状式与集中裙房式建筑组合类型第三节门诊部设计门诊部是医院各分部中对外联系最频繁的部门,大多数病人在此得到初步诊断和简单的治疗。门诊部在医院总体设计中一般与医技部、住院部等部门结合起来,也有很多设置独立门诊部。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治疗、预防、保健等就诊人次急增,门诊部分科越来越细,规模越来越大。一、门诊部的规模与组成(一)门诊部的规模门诊部规模的确定与医疗制度和生活水平两方面有关。门诊部的规模是以每天平均门诊人次来表示的。确定门诊部规模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根据当地医疗网体系的分布及城市规划部门的统计资料,得到医院服务地区的居民数与每千居民就诊次数。对于新建城镇、工矿企业可按每千人每日就诊2428人次来考虑。每日门诊人次=服务地区居民数(千人)X每千居民每日门诊人次。另一确定因素是门诊人次与医院的病床数适当的比例。根据建设部、卫生部1993年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报批文件资料,病床数与门诊人次之比为1:3。对于独立门诊部,可不考虑此因素。一般综合医院的门诊部按每一门诊人次平均4-5户确定其建筑面积。门诊分科就诊人次比例可参考表2(以300门诊人次为例)。门诊分科比例还应根据门诊部规模和当地的医疗网点分布情况作适当调整。300门诊人次的门诊种类与人次比例表2科别内科夕卜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皮肤科传染科%25208102054(二)门诊部的组成门诊部应按各科诊疗程序合理组织病人流线,并满足医疗卫生与管理的要求。一般综合医院门诊部可概括为三类用房。(1)公共用房:包括门厅、挂号厅、廊、楼梯、厕所、候药等。(2)各科诊室与急诊诊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皮肤科、传染科以及急救室、治疗室、观察室等。(3)医技科室:包括药房、化验、X光、机能诊断、注射等。门诊病人机能诊断换药治疗注射候化验急救、急诊图7门诊部组成关系与病人流程图二、门诊人流与交通组织(一)门诊人流与就诊过程(1)门诊人流中,老、幼、男、女,轻、重、缓、急皆有,具有既要汇集又要分散的特点。(2)门诊就诊过程一般为挂号一候诊一一诊查(化验)一一收费一一取药(二)门诊人流与交通组织1 .门诊人流组织形式门诊人流组织原则是: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短的距离到达各诊查和治疗科室,避免往返迂回,防止交叉感染。门诊人流组织形式有:单向式、回路式、环路式等(图8)。2 .门诊人流出入口设置门诊部各类病人流量大,并带菌,为避免交叉感染,除设置主要出入口外,尚应分设若干单独出入口。(D主要出入口。为内科、外科、五官科、中医科等及行政办公人员使用,一般结合门诊部大厅设计。(2)儿科出入口。儿科患者抵抗力弱,并有季节性传染病的侵袭,故宜设单独出入口、门厅、预检处及隔离诊室。图8门诊流线型式(八)单向式人流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建筑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