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docx
坐井观天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重难点】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 .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鸟、青蛙的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观、沿、喝、渴”4个字,理解词语“井沿二2 .读通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了解寓言1 .故事导入:一天,小鸟遇到了坐在井里的青蛙,你瞧,他们争论了起来!这就是寓言故事坐井观天。2 .简介寓言,揭示课题:寓言故事里往往蕴含着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这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 .识记“观”字。(1)识记“观”: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2)出示“观”的甲骨文,“观”的甲骨文字形像睁着眼睛的鸟。引导学生观察、意会,帮助理解字义:又字旁的“观”,意思是看,观天就是看天。【设计意图】用故事导入新课,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课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介寓言的特点,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标,思考寓言蕴含的道理。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读课题时联系生活识字,依据字理识字,相机理解字义。板块二初读感知,随文识记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 .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3 .学习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中的两个主人公。课件出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2)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随文认读“井沿”。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学生上台指一指简笔画中的“井沿”。学生交流:你怎样记住“沿”字?(换一换:铅一车+?=沿看图识记:井沿、窗沿)找位置:指名在“一口井”上张贴青蛙和小鸟的图片,标出他们的位置。4 .学习第27自然段,感知青蛙和小鸟的三组对话。(1)师生合作读课文: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2)课件出示三组对话,随文识记句子中的生字。课件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读准多音字“哪”,这里读三声“脸二联系生活识记“答”:你在哪里见过“答”字?(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识记“渴、喝”:“口渴”需要水,因而“渴”的部首是'Y";“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喝”的部首是“口二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准多音字“哪",“哪”在句末读轻声“no”;“弄”的声母是“n”,不是“1”。结合生活实际来识记“错”字,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二理解字义识记“际”:通过查字典可知“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二通过加一加来识记“话”字:i+舌=话。课件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J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J做动作识记“抬二(3)同桌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再读课文。5 .整体感知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落在(井沿上),看到的天(无边无际)o【设计意图】随文识字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一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一环节中,创设情境并分角色朗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块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6 .书写“渴、喝”。(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渴、喝二(2)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预设:右边的部件相同,右下部分的笔顺都是先写“”,再写竖折。(3)教师范写“渴提示要点:“渴”是左右结构,右下部分的“人”末笔捺改点,再写竖折。(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展评。(5)学生自主练写“喝:提示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小、偏上。同桌互评。7 .书写“观、沿”。(1)观察:和“渴、喝”比较,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2)提示关键笔画。观:左边的“又”第二笔是长点,“见”首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沿: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与“几”不同。(3)学生自主练写“观、沿二(4)同桌互评,教师展评。8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坐井观天、观看、边沿、前沿、口渴、喝水”。【设计意图】归类进行书写指导,可以把握一类字的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提高写字的效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 .复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井、答、话、际"4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 .知道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坐井观天、观看、边沿、前沿、口渴、喝水。同桌相互检查,订正。2 .导入新课: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初读感受,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板块二朗读品味,读懂寓意1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组对话。(1)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课件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指导朗读,范读,指导读好儿化音“哪儿”,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师生合作,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读。教师:一只小鸟飞呀飞,他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一一男生: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2)拓展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小鸟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这天大得很!青蛙只待在井里2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组对话。(1)同桌合作读第4、5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天的大小。(3)读懂青蛙的观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二相机板书。(青蛙:天井口大)对比朗读。课件出示: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J教师引导: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交流,自由表达)教师总结:感叹句和反问句更能突出青蛙的自以为是。(4)读懂小鸟的观点。相机板书。(小鸟:天无边无际)巩固“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课件出示: “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八)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B.彼此之间。C.时候。D.当,适逢其时。 “无边无际”的意思是(B)A.一眼望得到边。B.没有边,很大。想象画面:小鸟还飞过哪些无边无际的地方?(学生交流,归纳:大海、草原、平原、沙漠等)(5)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指导读好反问句:重读“别”“井口”“那么远”,语调上扬,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指导读好感叹句:重读“弄错”“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组对话。3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组对话。(1)小组合作读第6、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课件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J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J指名读,思考: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呢?模拟实验:用纸卷成筒状当“井”,模仿青蛙从井里看天的样子,透过纸筒观察黑板,了解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一一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的范围有限。小组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相机归纳:青蛙笑了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小鸟是笑青蛙见识狭窄、目光短浅。(2)指导朗读: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非常自信的语气;重读“你是弄错了”中的“是”,读出小鸟肯定、强调的语气。4 .整体感悟,理解寓意。(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2)小结: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人。(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没有遇到过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你是怎么面对他的?(4)总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多学点儿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5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课件出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一望无边的蓝天,他一下子惊呆了,于是对小鸟说:“我真的弄错了,天真的无边无际J小鸟说:“是啊,你到处去看看,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比较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和反问句,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悟趣,读中明理。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知寓意。通过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