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让他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并掌握预防方法。因此,本次班会的主题为“预防电信诈骗”。二、班会目的本次班会的目的是提高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使他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掌握防范方法,从而减少上当受骗的风险。三、活动内容1.电信诈骗案例讲解:通过讲解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同学们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受害者的上当受骗过程。案例1:“网络游戏类”诈骗灵溪镇的小慧(12岁)在家玩手机时,收到一个企业微信号的信息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小慧信以为真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扫描后出现一张图片称:由于小慧是未成年人,领取福袋属于违法行为,导致公司被冻结10万元,对方称如果半个小时不解除,就要小慧父母来赔偿,不配合的话父母还要坐牢。于是小慧按照对方的要求到没人的地方拿父亲的手机打开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软件进行转账操作。后其父发现小慧不对劲盘问小慧才得知小慧被骗,共计损失2.8万元。套路解析:骗子借助各大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以免费领取游戏礼包、皮肤等作为诱饵,诱骗孩子添加对方微信、QQ等社交软件,在哄骗、恐吓孩子后“指导”孩子操作支付软件进行转账操作。案例2:“追星类”诈骗金乡镇的小郭(10岁)在家刷快手APP时看到一张“鞠情祎”的微信二维码,因小郭比较喜欢鞠媾祎,就扫码添加了对方微信。微信通过后对方称小郭泄露了鞠婿祎的隐私,要起诉小郭。几天后,对方给小郭发了一张微信二维码图片,称此人是来处理小郭泄露隐私的事。小郭添加对方聊了一会后,对方让小郭把钱存进微信零钱里等之后再转账给他。随后两天对方让小郭分三次共转账了2.5万元,第三天小郭称自己已经没钱无法转账后,对方便才说事情已经处理好。过了一段时间,小郭母亲发现小郭转账的事才意识到小郭被诈骗,共计损失2.5万元。套路解析:骗子专门锁定追星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冒充明星工作人员、律师等特定身份与孩子建立联系。以威胁、恐吓等方式或以泄露明星隐私为由,要求孩子获取家长手机进行操作,诱导孩子开启“屏幕共享”、告知“验证码”或发送红包等方式转移家长银行卡里的钱财。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冒充身份诈骗:- 冒充亲友、领导或政府机构等身份,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联系受害者,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例如,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需要配合调查,并要求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购物退款诈骗:- 冒充购物平台或快递公司客服,声称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或诱使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从而盗取资金。兼职诈骗:- 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佣金吸引受害者,要求支付入职费、刷单本金等,最终导致受害者损失资金。金融信用诈骗:- 以办理金融服务(如贷款、信用卡、投资理财等)的名义,收取服务费用或会员费,实际上并未提供相应的服务。低价利诱/免费送诈骗:- 发布超低价商品信息或免费送礼品的活动,诱骗受害者支付邮费或提供个人信息,实际上并未提供商品或礼品。诱导投资诈骗:- 通过建立情感联系,如婚恋网站交友,然后以投资理财为由,诱骗受害者投入资金,最终导致受害者损失。手机支付诈骗:- 利用手机支付的“付款码”和“收款码”切换的空挡,通过视频等方式截取“付款码”,直接扫描刷走钱款。2.预防措施分享:介绍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如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及时报警等。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不轻信陌生来电:- 对于未知号码的来电,尤其是那些声称来自银行、法院、警察局等机构的电话,应保持警惕。- 不要轻易相信来电者提供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或个人信息的请求。- 如果来电者要求立即行动或提供敏感信息,应立即挂断电话,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不要在电话、电子邮件或短信中透露个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社会保障号码等敏感信息。- 对于任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都应先进行核实,确认请求的合法性。使用安全的通信方式:- 使用加密的通信工具,如官方认证的即时通讯软件,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 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复杂的密码组合,并启用双因素认证。及时报警:- 如果怀疑自己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应立即停止所有交易,并向当地警方报案。- 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来电号码、通话内容、转账记录等,以便警方进行调查。提高个人意识:- 定期参加反诈骗培训或讲座,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策略。- 与家人、朋友分享防骗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使用官方渠道验证信息:- 对于任何涉及金钱或个人信息的请求,都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验证,如直接联系银行或官方机构。-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附件,这些可能是诈骗分子用来植入恶意软件的手段。安装防诈骗软件:- 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防诈骗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帮助识别和拦截可疑的电话和信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成为电信诈骗受害者的风险。记住,保持警惕和谨慎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3,互动环节:设计互动游戏或问答环节,增强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四、活动形式1.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警察进行电信诈骗知识讲座,让同学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电信诈骗的危害:财产损失:-电信诈骗直接导致受害者财产的损失,包括金钱、物品等。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诱骗受害者转账或提供支付信息,从而非法占有受害者的财产。社会信任受损:- 电信诈骗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受害者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可能带有恐惧、怀疑心理,不再轻易相信社会和他人,这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基础。个人信息泄露:- 诈骗过程中,受害者往往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账户、密码、身份证号等,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用、账户盗刷等更严重的后果。法治秩序破坏:- 电信诈骗破坏了法治秩序,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影响了社会的法治环境。社会秩序扰乱:- 电信诈骗的高发易发、屡打不绝,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公众的安全感。心理影响:- 受害者在经历电信诈骗后,可能会遭受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等,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社会资源浪费:- 电信诈骗的打击和防范需要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警力、司法资源等,这些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了应对这些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共同构建一个安全、诚信的社会环境。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电信诈骗案例,让同学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防范电信诈骗。3.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如“电信诈骗知识接龙”等,增强同学们的参与度和兴趣。五、时间安排1 .开场致辞:5分钟2 .电信诈骗案例讲解:20分钟3,预防措施分享:20分钟4.小组讨论:15分钟互动环节:15分钟6,总结与结束语:5分钟7.总时长:1小时20分钟六、教育成果预期通过本次班会,预期同学们将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并掌握基本的防范方法。他们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识别电信诈骗,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上当受骗的风险。七、结束语同学们,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够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让我们携手共同防范电信诈骗,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