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11263-2023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docx
-
资源ID:1343971
资源大小:37.7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NB_T11263-2023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docx
ICS73.100.01CCSD98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12632023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vibrationmonitoringsystemofmainventilatorincoalmine202371-26实施2023-05-26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I4技术要求24.1 一般要求24.2 环境条件24.3 供电电源24.4 系统结构及配置24.5 振动测点配置34.6 振动传感器安装34.7 主要功能44.8 性能指标54.9 电源波动适应性54.10 工作稳定性54.11 防爆要求55试验方法55.1 试验条件55.2 受试系统要求65.3 受试系统连接65.4 系统运行检查65.5 系统功能试验65.6 主要技术指标测试75.7 电源波动性测试75.8 工作稳定性测试75.9 防爆性能测试76检验规则76.1 检验分类76.2 出厂检验76.3 型式检验87包装、运输及贮存87.1 包装87.2 运输97.3 贮存9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文件由煤炭行业媒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公华、国际平、张照允、郑厚发、刘楷、张文瑞、董军、杨扬、孟凡利、范守俊、张龙。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o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T3836.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3836.9爆炸性环境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9873.1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振动状态监测第1部分:总则GB/T19873.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振动状态监测第2部分:振动数据处理、分析与描述MT/T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JB/T8689-2014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振动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ofvibration根据被监测对象的传动链结构特点,在传动链部件上安装传感器,通过连续监测各部件的振动数据,并通过分析来评估被测对象运行状况的系统。3.2监测分站monitoringsubstation完成对传感器的信号调理、信号采集、模数转换、数据预处理等功能,具有一定的数据存储介质、数据通信接口的硬件设备。3.3SrfSSSvibrationsensor测量主要通风机内相关部件的振动量的传感器,是借助于检测元件将被测对象的振动参最(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量(如电压、电流)输出的装置。3.4振动信号vibrationsignal对某一系统振动所包含全部频率分量的度量。3.5频域frequencydomain以频率为度量物理量。3.6时域timedomain以时间为度量物理量。4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系统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1.2 系统与防爆区域关联的振动传感器、监测分站以及信号电缆等应符合GBT3836.1,GBT3836.2、GB/T3836.4的规定。4.1.3 系统振动传感器、监测分站应对运行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分别独立配置,不应采用热切换或冷切换方式。4.1.4 系统应具备接入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的能力。4.2 条件4.2.1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15°C359;b)相对湿度:40%70%;c)温度变化率:小于10°Ch月不应结露;d)大气压力:80kPa106kPa。4.2.2 系统中用于户外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4045;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c)大气压力:80kPa106kPa;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4.3 供电电源系统供电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a)额定电压:AC220VAC380V,允许偏差-25%+10%;b)谐波:不大于5%;c)频率:50Hz,允许偏差士5%。4.4 系统结构及配置4.4.1 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主机、监测分站、网络交换机、振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源箱、线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4.4.2 系统中心站硬件配置系统中心站硬件一般包括主机、打印机、不间断电源(UPS)、网络交换机以及配套设备等。主机应采用当前主流技术的通用产品,并满足可靠性、可维护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4.4.3 系统中心站软件配置系统中心站软件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4.4.4 监测分站配监测分站应满足如下配置:a)AD位数:不少于16位;b)输入通道:不少于8通道的同步信号采集,支持ICP传感器输人,不少于2路计数器输入通道,所有通道均应实时同步采集:c)通信接口:宜采用ModbUS"CP接口;d)工作温度:-25C40eCo4.45振动传®SES振动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a)量程:不低于±60g;b)频率响应范围:0.5HZ100ooHz;c)工作温度:-40C120eCo4.4.6转速传感器配置转速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a)测最转速范围:0rmin3000r/min;b)工作温度:-4(C851,4.5 振动测点配置主要通风机振动监测宜选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点个数及位置选择应根据主要通风机的传动链结构而定,测点配置应符合JB/T8689-2014中3.2的规定。4.6 振动传感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安装应遵循传递路径短,沿路径刚性最大的原则。应保证传感器端面与设备表面紧密接触。应满足GB/T19873.1规定的基本要求。振动传感器原则上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方式,如主要通风机传动链部件上不便于用螺栓安装时,可采用底座胶粘方式。振动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如图1所示。a)螺栓安装方式fflb)底座胶粘方式图1振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4.7 主要功能4.7.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功能要求如下:a)系统应具有实时连续循环采集振动测量数据功能,且采集数据长度应满足测量点所在转轴的6个io个周期(全转速范围内);b)数据采集可以由事件驱动或者由时间间隔驱动。4.7.2 数据显示数据显示功能要求如下:a)应具有振动实时波形显示功能;b)应具有振动时域、频域波形数据显示功能;O应具有振动监测数据历史曲线显示功能;d)应具有记录运行数据、显示查询记录报表功能。4.7.3 异常报警异常报警功能要求如下:a)应具有振动信号幅值越限告警功能,主要通风机振动报警阈值的设置参考JB/T8689-2014中3.1的要求;b)系统应能通过振动数据确定设备运行情况,具备故隙测点状态趋势跟踪功能,对异常设备进行重点跟踪监视。4.7.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功能要求如下:a)系统应具有振动数据均方根、峭度、波峰因数等参数的统计分析功能;b)系统应具有振动数据加速度谱、速度谱、包络谱、倒谱等频域分析功能;C)系统应具有振动数据趋势分析、阶次分析功能;d)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按照GB/T19873.2的要求进行,4.7.5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功能要求如下:a)系统应具有定时存储功能,时间间隔可设置,至少满足6h/次:b)系统应具有基于报警事件驱动的数据存储功能,且至少包括预警和报警两个级别的触发采集和存储功能,报警阈值可设置;c)系统存储数据类型包含但不限于振动测量原始数据、特征值、频谱等,且支持数据瘦身及导出。4.7.6 礴自检系统应具有状态自检功能,可对振动传感器、监测分站的网络通信状态、运行工作状态等进行自检,自检异常时可报警提示。4.8 性能指标4.8.1 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60So4.8.2 最小监测容量系统应可实现不少于2台主要通风机的振动状态参量监测,允许接人的监测分站数量宜不少于16台。4&3存储时间系统数据的存盘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当系统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60s4.8.4 画面响应时间调出系统整幅显示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4.8.5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在供电电源消失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测时间不小于4ho486误码率应不大于10°。4.9 电源波动适应性供电电压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电压波动范围内变化时,其性能应不低于本文件的规定。4.10 工作稳定性系统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试验时间不小于7d,其性能应不低于本文件的规定。4.11 防爆要求系统与防爆区域关联的设备应为防爆型设备,应符合GB/T3836.1、GBT3836.2,GBZT3836.3、GB/T3836.4、GB/T3836.9的相关规定。5试验方法5.15.1.1 环境条件除环境试验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a)环境温度:15C35°C;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0kPa106kPa。5.12测试仪器及设备1.1.1 .1交流调压器电压调整范围:0V400Vo1.1.2 2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准确度应不小于0.5级。5.1.23 数字示波器数字示波器准确度应不小于0.01mVo5.1.24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a)信号输出通道应不少于2个;b)信号输出最大频率宜不小于30MHz;c)采样频率宜不小于200MSa/So5.1.25 a三测振仪应满足如下要求:a)加速度范围:0.Ims2199.9ms2;b)准确度:±5%。5.2受试系统要求1.1 .1现场检验时,按实际配置的系统进行检验。系统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