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T 3354-2023 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规范.docx
ICS65.020CCSB6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1.Y/T33542023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规范Typesanddegreesspecificationoflanddegradation2023-06-19发布2023-11-01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24.1 土地退化类型及其特征24.1.1 土壤侵蚀型24.1.2 土地贫瘠化型34.1.3 土壤污染型34.1.4 土地损毁型44.1.5 盐渍化型44.1.6 石漠化型44.2 土地退化的分级及各指标值44.2.1 土壤侵蚀型退化评价44.2.2 土地贫瘠化退化评价84.2.3 土壤污染型退化评价84.2.4 土地损毁型退化评价84.2.5 盐渍化型退化评价94.2.6 石漠化型退化评价IO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窕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窕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益明、王黎黎、曹晓明、包岩峰、卢琦、郝玉光、丁国栋、高君亮、于明含、席磊、戚沙、丁杰、李志鹏、宫丽彦。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规范1范圉本文件确定了对土地退化类型及其特征、土地退化的分级及各指标值的规定。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以及石漠化区)范围内土地退化类型划分与分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T20465水土保持术语GB/T24255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1.Y/T1840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S1.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½iS化landdegradation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早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3.2风力侵蚀winderosion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3.3水力flhwatererosi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注:包括面蚀、沟蚀等。3.4重力侵蚀gravitationalerosion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变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注: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3.5冻融侵蚀freeze-thawerosion土体和岩石因反复冻融而发生破碎、位移的过程。3.6±贫瘠化landdeterioration由于土地的过度利用和有机肥施用不足,打破土壤养分循环的平衡,导致土壤养分的下降。3.7士康污染soilpollution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人土壤,使得土壤环境质量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现象。3.8土地损毁land(Iamagement人类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过程。3.9石漠化rockification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4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4.1 土地退化类型及其特征4.1.1 土填侵蚀型4.1.1.1 风力侵蚀型41.1.1.1小麻风蚀引起的颗粒位移。4.1.1.1.2地形破坏以风蚀坑、风蚀堆和沙丘为标志的不规则位移。41.1.1.3易起沙尘埋压植被、道路和建筑物等。41.1.2水力侵蚀型4.1.1.21面蚀和片蚀造成表土的均一流失。4.1.1.2.2地形破坏细沟、沟谷侵蚀或块体运动造成的不规则位移。41.1.23易产生近枳湖泊、水库的沉积。41.1.24易造成洪水河床淤塞、河岸侵蚀和盆地过度淤沙。41.1.3重力®蚀型多为突发性;常发生在山地坡陡谷深地带;岩体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多属于垂直节理,土薄岩裸,基岩风化,在强大水力动能作用下,受地貌、岩体及植被等综合影响,山体以崩塌、泻溜和滑坡等形式出现;多交错分布在水力侵蚀区内;面积小,危害大。41.1.441.1.41延续时间很长的冻融作用过程。41.1.42会雉具有低温易变性质。41.1.43高原地表植被稀疏。4.1.1.4.4冻融荒漠化过程季节融化层增厚-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燥化;地表覆盖变化或地下融水增多-多年冻土融冻界面热融-地表沉陷、破碎;强化以冻融交替作用为主的冻融作用过程和斜坡过程。4.1.2±THt三!412.1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劣化的综合表征,如表现出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亏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发生酸化、碱化等;4.1.22有机质含代表性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可以作为土壤退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其与土壤的许多属性是关联的。4.1.3土康污染型4.1.3.1 Rfc三tt硒砒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41.3.2版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会不断枳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4.1.1311i三tt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41.14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靠切断污染源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41.4t三18ft4.1.4.1外力作用自然力或生产建设等外力作用导致<141.4.2体现形式损毁土地划分为挖损、占压、沉陷、污染和占用5种类型。41.54.1.5.1原生盐渍化含高盐分的成土母质。41.5.2不合理灌溉引起的。41.6石漠侬4.1.6.1 土地石漠化发生的地域和环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发育的环境。4.1.6.2 土地石漠化过程由岩溶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等过程组合而成的地表过程。4.2土地退化的分级及各指标值42.1土填侵蚀型退化评价4.21.1风力侵随退化评价421.1.1槌、槌、±退化程度分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土地:考虑植被盖度、土壤质地或砾石含量、覆沙厚度和地表形态。评价分级:各指标评分之和确定程度分级。非沙化(W18),轻度(>18,W37),中度(>37,61),重度(>61,W84),极重度(84),风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土地)见表1。表1风力ft蚀型退化评价依据(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土地)植被盖度上壤质地或砾石含量*覆沙厚度地表形态亚湿润干早区干早、半干旱区土壤质地砾石含量盖度小评分盖度/%评分类型评分百分比/%评分厚度/cm评分类型评分<1040<1040黏上1<11210015平沙地或沙丘高度W2m6>10,<3030210,<2530壤土5<155<100,25011沙丘高度2.1,5.0m12.5>30,<5020>25,<4020砂壤土10>15,<3010<50,>207.5沙丘高度5,10m19>50,<701040,<6010壤砂土15>30,<5015<20,254裸岩石砾地、裸土地或沙丘高10m25704N604砂土205020<51土壤质地或砾石含量参与沙化程度评价计算时,取评分值较高者。421.1.2Ok退化程度分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耕地:依据作物产量下降率、土壤质地或砾石含量、有效土层厚度。评价分级:各指标评分之和确定程度分级。非沙化(W15),轻度(15,W35),中度(35,W60),重度(60,84),极重度084),风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耕地)见表2。表2风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耕地)作物产量下降率”土壤质地或砾石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百分比/%评分类型评分百分比/%评分厚度/cm评分<54黏土2<12>702亲5,<1510壤土921,<109<70,2406215,<3520砂壤土17.5210,<2017.5<40,22512.5>35,<7530壤砂土26>20,<3026<25,101927540砂士3523035<1025'作物产量卜降率指作物现实产量与正常年景该地区作物平均产量相比下降的百分数。4.11.2水力®蚀型退化评价421.21神槌、S½m±½退化程度分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土地;考虑植被盖度、坡度、覆沙厚度和侵蚀沟面积比例。评价分级:各指标评分之和确定程度分级。采用下列指标值之和确定程度分级:非退化(W24),轻度(24,40),中度(40,60),重度(60f84),极重度(84),水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林地、草地、园地和其他土地)见表3。*3水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林地、草地、困地和其他土地)植被盖度坡度侵蚀沟面积比例盖度小评分坡度/(°)评分百分比/%评分7013252<70,5015>3,55>5,105<50,3030>5,810>10,1510<30,1045>8,1515>15,2015<1060>1520>2020421.22搬退化程度分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耕地:依据作物产量下降率、坡度、工程措施。评价分级:各指标评分之和确定程度分级。非退化(W24),轻度(24,W40),中度(40,W60),重度060,W84),极重度084),水力侵蚀型退化评价依据(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