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_T 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docx
ICS83.140.40CCSG42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4902023代替HG/T24902011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Rubberhosesandhoseassemblies,wireortextilereinforced,fordredgingapplications-Specification(ISO28017:2018,MOD)2023-07-28发布2024-024)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J1.X-X-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24902011疏浚工程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与HG/T2490-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标准名称;b)修改了型别和级别的分类方法(见第1章、4.2,2011年版的4.2、4.3);c)减少了4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11年版的第2章);d)修改了内衬层厚度和外覆层厚度要求(见5.1,2011年版的5.1);e)修改了浮体材料要求(见5.2,见2011年版的7.2);f)修改了接头和连接件要求(见5.3,2011年版的5.2);g)增加了内衬层撕裂强度的性能要求(见7.1.3);h)增加了漂浮材料的恢复技术要求(见7.2.6);i)修改了试验频次要求(见7.3、附录A,2011年版的第8章、附录A);j)删除了附录C浮体材料吸水性的测试(见2011年版的附录C)。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8017:2018疏浚用钢丝或纺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一规范。本文件与ISO28017:201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a)修改了最低适用温度范围(见第1章):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产品需要在-20C40eC温度范围内使用,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b)增加了公称内径为1300规格的软管(见第1章、第4章、5.1、6.1、7.2.3):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增加了公称内径1300大口径软管,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c)修改了软管组合件长度公差,由"±2%"改为"±1%”(见6.2):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缩小了软管组合件长度的尺寸公差,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d)增加了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见7.1.1):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增加了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a)正文中删除“bar”单位表示,保留“MPa”单位表示;b)用小数点符号”代替。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华神特种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维航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西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东劲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仁俊、王素菊、郦国忠、蔺建刚、马海瑞、张玲、王嘉瑜、缪润亭、李擘申、王英琦、张万智、张志勇、李强、野庆林、王菲、刘香雪、王崇。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1982年首次发布为HG4T4571982,1993年第一次修订、由强制性标准转换为推荐性标准并重新编号为HG/T24901993,2011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Il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2个型别、7个类别和3个级别的公称内径从100到1300的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要求。在每一个类别内,所有级别和尺寸都具有相同的最大工作压力。本文件适用于在一20到+40C环境温度下输送或吸引的相对密度介于1.0到2.3之间的混有泥浆、沙砾、珊瑚和小石头的海水或淡水的橡胶软管。本文件适用的软管分为以下2个型别:I型(漂浮型):仅用于输送,包括为软管提供浮力的漂浮材料;II型(非漂浮型):用于输送和吸引。本文件没有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使用寿命做出规定。用户如有此要求,应与软管制造商协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U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37:2005,1DT)GB/T2941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ISO23529:2004,IDT)GB/T7528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GB/T75282019,ISO8330:2014,IDT)GB/T957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GB/T9573-2013,ISO4671:2007,IDT)GB/T14905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的测定(GB/T149052020,ISO8033:2016,IDT)ISO34-2: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第2部分:小(德尔夫特)试样法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oftearstrength-Part2zSmaIl(Delft)testpieces注:GB/T12829-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小试样(德尔夫特试样)撕裂强度的测定(ISO34-2:1996,IDT)IS01402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hoseassemblies-Hydrostatictesting)注:GB/T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ISO1402:2009,IDT)ISO14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第1部分:静态和动态拉伸试验(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Resistancetoozonecracking-Part1Staticanddynamicstraintesting)注:GB/T77622014硫化橡胶或热型性橡胶耐臭氧龟裂辞态和动态拉伸试验(ISO14311:2004,NEQ)ISO4649: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用旋转辐筒仪测定耐磨性能(Rubbcn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Dete11ninationofabrasionresistanceusingarotatingcylindricaldrumdevice)注:GB/T9867-2008臆化橡胶或热型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辑筒式磨耗机法)(ISO4649:2002,IDT)ISO4662:20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回弹性的测定(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ofreboundresilience)注:GB/T16812009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ISO4662:1986,IDT)ISO7233:2016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耐真空性能的测定(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hoseassemblies-Determinationofresistancetovacuum)注:GB/T55672006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耐吸扁性能的测定(ISO7233:1991,IDT)ISO10619-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和挺性的测定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tubing-Measurementofflexibilityandstiffness-Part1:Bendingtestsatambienttemperature)注:GB/T5565.1-2017橡胶和塑料增强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及挺性的测量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ISO10619-1:2011,IDT)3术语和定义GB/T7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分类4.1 类别公称内径为从100到1300的软管,根据其最大工作压力分为7个类别,见表1。表1类别和相应的最大工作压力及公称内径公称内径类别5类别10类别15类别20类别25类别30类别40最大工作压力0.5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1.0MPa1.5MPa最大工作压力2.0MPa最大工作压力2.5MPa最大工作压力3.0MPa最大工作压力4.0MPa100J150200J2507N/A300N/A350N/A400N/A45077N/A500N/A550JN/A600N/A650N/A7007N/A7507N/A8007N/A850N/A900JN/A1000N/AHOOJN/A1200NN/A1300NN/AN/A:适用;N/A:不适用。4.2 级别11型软管依其结构(增强螺旋钢丝数)分为A级、B级、C级3个级别,如表2所示。I型软管不分级别。每个类别(即每一最大工作压力)中的已有型别和级别如表3所示。表2级别里别级别结构和用途增强钢丝数用途I型0仅输送A2输送或吸引Il型B1输送或吸引C0仅输送表3每个类别中的已有型别和级别型别级别类别5类别10类别15类别20类别25类别30类别40最大工作压力0.5MPa最大工作压力1.0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1.5MPa2.0MPa最大工作压力2.5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3.0MPa4.0MPaI型Il型ANN/AN/ANBN/AN/AN/AN/AC:适用:N/A: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