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制定任务清单.docx
全景式制定任务清单(一)遵循“生活即教育”课程理念,构建“四园”联动课程架构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纲要要求,我们按年级段劳动项目难度逐级递进,以大单元、大主题统筹设计劳动项目内容,实现学生生活的场域一"家园""校园""田园"和“社园"的四园联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三类并进;“全过程"施教、"跨边界"融通、"多样态"学习的全景式实施,实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科学建构。1.校园劳动课程,自主管理涵养劳动意识。一是"校园美化义工岗"劳动课程。一方面,创设“温馨校园",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扫、整理;另一方面打造"尚美"教室,学生在窗台上种植绿植,记录其生长过程。二是"自主管理标兵岗”劳动课程。学校成立自主管理团队“小标兵岗",对学生的一日常规、卫生等进行监察、导护、评比,每月评选“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三是"餐厅自理服务岗”劳动课程。依托"洗涮涮"实践室,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学生分批在餐厅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分餐,洗刷餐盘,擦餐桌等技能,然后在家庭和值日时应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2.家园劳动课程,知而行之培育劳动习惯。建立家庭与学校长效联动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规定不同的家务劳动项目,引导学生有效完成统一的家政劳动作业。(1)周周有主题,事事有清单,让劳动成为常态。每周分年级安排相应的劳动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周末与家长一起完成家政作业单,以劳育心,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2)家校协同,合作共育,让坚持成为习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开发、形成家校协同机制,用制度保证家园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一是发布"家庭劳动作业包"。学校定期发布"家庭劳动作业包",让孩子劳动的过程和成果清晰可见。二是营造"家庭劳动教育场”。利用家长会、网络会,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讲、培训;号召家长营造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三是借力"家长资源课程”。利用合适时机,让孩子进行父母职业岗位体验,体会到每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3,田园劳动课程,亲身实践砺炼劳动技能。(1)班级“一亩田",田园劳作忙。学校开辟出了四块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进行"花卉栽培、作物、蔬菜种植、葫芦种植、果树管理”等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让田园劳作,伴随孩子们整个小学生涯。(2)家里"责任田",一起共耕耘。利用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条件,定期发布“田间作业清单",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进行田间劳作,学会一种劳动技能,并从中懂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4,社园劳动课程,社会参与形成劳动观念。我校与企业、社区和社会团体进行互动,通过社会多维实践场所,增加儿童的劳动体验方式。(1)社区服务,培养劳动品格。每年定期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劳动快乐,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劳动品格。(2)工厂见习,感受职业启蒙。带领儿童走进果蔬加工企业,参观车间流水线,了解每个环节严格的工序要求,进一步明白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人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劳动知识和技能。(3)义卖体验,培育劳动价值观。为了让劳动价值产生更大的意义,引领学生开展校内果蔬义卖、葫芦艺术品义卖等活动,将义卖收入捐献给贫困地区儿童,让孩子们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聚焦项目化主题学习,探索“全景式”课程实施方式在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引下,进行"全过程""跨边界"多样态”的劳动课程学习。1."全过程"施教。课程实施的时空,是全过程的,劳动教育的时间安排,是长线性的,覆盖了学生在校内的课堂上下,校外的家里家外。2 .“跨边界"融通。跨界整合"校园、家园、田园、社园”等多方资源,实现了跨学科层面的边界,跨课程领域的边界。3 ."多样态"学习。课程学习的方式规划为课前的前置性学习,施以价值引领;课中的体验式学习,施以关键能力培养;课后的拓展性学习,施以必备品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