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43838-2024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30CCSB43OB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T438382024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erformancetestofbeefcattle2024-03T5发布2024-1(三)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yrC27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雪、李俊雅、李姣、高会江、朱波、张路培、王泽昭、陈燕、徐凌洋。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要求、测定项日及记录与档案,描述了生产性能测定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肉牛遗传改良与生产经普中的性能测定C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南容通通交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是其用,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雨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143牛瓷冻精液GB5006品安全国家标班化品业瞬所而沥定GB/T29392畜禽肉质显办级平两NYT18q肉嫩度的测定明动力测应燃NY/11333畜禽肉质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GB4145%GB009.6、GB/1-2030g3界定的以及不列大i"定义适用广本文件。3.1空腹重emptyweig早晨未进食前的体重。4基本要求4.1 设施设备应配备如下设施设备:a)设施:包括测定架、测定通道;b)仪器设备:包括称重设备、肉类PH测定仪、质构仪、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显微镜、精子密度测定仪。4.2 测,用具测杖、卷尺、软尺、透明方格卡、游标卡尺。4.3 测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且掌握性能测定方法的技术人员。5测定项目要求5.1 生长发育性状应测定初生重,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的体尺和体重。5.2 育肥性状应测定育肥始重、育肥末重、育肥期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5.3 屠宰性状应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5.4 肉质性状应测定大理石花纹、肉色、脂肪颜色、剪切力值、肌内脂肪含量、出、系水力。5.5 繁殖性状公牛应测定睾丸围,采精量,鲜精精子活力和密度,冷冻精液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数、精子畸形率。母牛应测定初配年龄、产犊难易度、产犊问隔。6测定方法6.1 生长发育性状测定6.1.1 测定要求测量时,应使待测牛端正地站立在测定架中,头部自然前伸,与轻甲在同一水平面上。6.1.2 测定方法61.21 ft®也称髻甲高。用测杖测量髻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附录A中表A.1A61.22体斜长用测杖或卷尺测量肩端前缘至坐骨端后缘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61.23 胸围用软尺测量肩胛骨后缘处胸部的周径,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61.24 十字则用测杖测量两腰角中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6125M应在待测牛各生长发育阶段,用称重设备分别测定其空腹重;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测定初生重;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l)o6.2育肥性状测定6.2.1育肥始重育肥开始时,用称重设备测定育肥牛的空腹重,记为育肥始重(W1),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2)。6.2.2育肥末重育肥结束时,用称重设备测定育肥生的空腹重,记为育肥来通(W2),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2)o6.2.3育肥期平均日增重按式计算,道录结果(见表A2)。式中:ADG育厘期平均日整业,单位为于委W2一育月眯重,单偿8:WI-肥始重,单e元球g);n葡肥天数,单为关到)。6.2.4饲料转化率测定开临时,称量待测牛厨变交测定开始体重(W,单位为工记;测霍期内,每天测定待测牛的口耦干物质采食量,已为入,单位为于无重。测定结束间,称量符测军的空腹重记为测定结束体重电位为开克;然尉弑阍醒究果(见款和表I)。就间,彳瓠牛应单槽饲喂。VVz<'K(2)UH式中:FCR饲料转化率;n一一测定的天数,单位为人()X,第i天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单位为千克(kg);W1测定结束体重,单位为千克(kg);W3测定开始体重,单位为千克(kg)。6.3屠宰性状测定6.3.1宰前活重待宰牛宰前禁食24h、禁水3h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活重,记为宰前活重(W3),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表)。6.3.2胴体重待宰牛宰后,除去头、蹄、皮、尾、内脏及生殖器官(母牛去除乳房)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重量,记为胴体重(W6),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5)。6.3.3净肉重胴体剔骨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全部肉重,记为净肉重(也),果(见表A,5)o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6.3.4骨重胴体剔骨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全部骨的重量,记为骨重(Wg),(见表A.5)o剔骨时,要求全部胃上总带肉量不超过3kg。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6.3.5屠宰率按式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WDP=wAX100式中:DP屠宰率,%;W6胴体重,单位为千克(kg);W3宰前活重,单位为千克(kg)。6.3.6净肉率按式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MP-X100式中:MP净肉率,%;W2净肉重,单位为千克(kg);W;宰前活重,单位为千克(kg)。6.3.7肉骨比按式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WMBRF式中:MBR肉骨比;W;净肉重,单位为千克(kg);Wg骨重,单位为千克(kg)。(4)6.3.8眼肌面积6.3,8.1活体测定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单位为平方厘米(Cm2),记录结果(见表A.6)。6.3.8.2宰后测定用透明方格卡直接测定或用硫酸纸描绘出左半胴体第12肋第13肋间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再用求积仪或透明方格卡计算出眼肌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记录结果(见表A.5)。6.3.9背朦璋6.3.9.1 活体测定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单位为毫米(mm),记录结果(见表A.6)。6.3.9.2 宰后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左半胴体第12肋第13肋间眼肌横切面四分之三处(见图1)背膘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记录结果(见表A.5)。图1宰后背朦厚测定部位示意图6.4肉质性状刑定6.4.1 大理石花纹、肉色、脂肪颜色按照GB/T29392的规定执行,记录结果(见表A.7)。6.4.2 剪切力值按照NY/T1180的规定执行,单位为牛顿(N),记录结果(见表A.7)。6.4.3 肌内脂肪含6.4.3.1 活体测定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以%表示,记录结果(见表A.6)o6.4.3.2 宰后测定取胴体第12肋第13肋间眼肌样品约100g,充分搅碎混匀后,称取试样3g5g,按照GB5009.6的规定执行,以%表示,记录结果(见表A.7)。a4.4pH宰后Ih内,将肉类专用PH测定仪探头插人胴体第12肋第13肋问背最长肌内,待读数稳定5s以上,记为PH1;胴体在(TC、4C下冷却24h后,再测一次,记为pH?:;记录结果(见表A.7)。6.4.5系水力1.1 .5.1滴水损失按照NY/T1333的规定执行,以%表示,记录结果(见表A.7)。6.4 .5.2压力法失水率在胴体第12肋第13肋间,取厚度为5cm的眼肌,修去眼肌外周的脂肪,采用双片刀垂直于肌纤维方向切取1.OCm厚的肉片,用直径为2.523Cm的锋利圆形取样器取样,用分析天平称其重量,记为W,.单位为克(g)。将肉样上下各放8张10张滤纸后,放到质构仪支承座上,质构仪程序参数设置为压力35kg,挤压时间300s。挤压结束后,取出肉样,揭去肉样上下滤纸,然后将肉样放到分析天平上称重,记为Ww,单位为克(g)。按式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7)。X100(6)式中:WHC系水力,%;挤压前肉样重量,单位为克(g);Wiw挤压后肉样重量,单位为克(g)。6.5 繁殖性状测定6.5.1 公牛6.5.1.1 睾丸围用软尺测量公牛睾丸横径的最大围度,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8)。6.5.1.2 采精量采用人工采精方式,用集精杯或量筒测量每头采精公牛1天内采集的精液总量,单位为亳升(m1.),记录结果(见表A.9)。6.5.1. 3精液品质鲜精精子活力和密度,冷冻精液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数、精子畸形率,按照GB4143的规定执行,记录结果(见表A.9)o6.5.2. 牛6.5.3. 2.1初配年龄记录母牛发情后第一次配种的月龄,单位为月,记录结果(见表A.10)。6.5.2.2产犊难易度按照4分制对产犊难易程度进行评定,自然分娩1分,人工助产2分,器械助产3分,剖腹产4分,记录结果(见表A.11)。6.5.2.3产犊间隔计算母牛连续2次产犊的间隔天数,单位为天(d),记录结果(见表A.12)。7记录与档案7.1 纸质记录应准确、详实,书写规范,记录表格见附录A。7.2 应依照纸质测定记录表格,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7.3 原始纸质记录应妥善保存,存档时间应在5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肉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表A.1生长发育性状测定记录表见表A.1。赛A.1生长发育性状渊定记录表牛场名称/编号:测定人员:测定时问牛号品种性别出生日期月龄体尺体重kg体高/cm体斜长/cm胸围/cm十字部高/cmA.2育肥性状测定记录表见表A.2。*A.2育肥性状渊定记录表牛场名称/编号:测定人员:牛号品种性别入栏月龄入栏日期出栏日期育肥天数/d育肥始重kg育肥末重kg肥育期平均日增重/(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