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_T43642-2024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340218       资源大小:24.3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_T43642-2024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docx

    ICS11.020CCSC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36422024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offorensicpersonalidentiflcation2024-03T5发布2024-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总体要求26检验程序27似然率计算38鉴定意见49鉴定文书4附录A(规范性)累积个体识别能力计算5参考文献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成涛、张素华、侯一平、孙宏锌、刘雅诚、谢建辉、李元元、何晓丹。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对法医生物检材进行个体识别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检验程序、似然率计算、鉴定意见和鉴定文书。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开展法医生物检材的个体识别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A/T1162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GA/T1163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SIVT0069法医物证鉴定实验室管理规范SF/T0134法医学生物检材核酸提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个体识别personalidentication通过对生物检材/样本的遗传标记检验鉴定,判断生物检材/样本是否来源于同一个体。来源:GA/T19722021,3.683.2个体识别能力discriminationpower;DP在调查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二者的遗传标记表型不相同的概率。注:计算见公式。DP-l-*.lPf式中:n某一遗传标记的表型数目;P,该群体中第i个表型的频率;-调查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无关个体在某一个基因座上二者表型纯粹由于机会而一致的概率。3.3匹配概率probabilityofmatching;PM随机匹配概率randommatchProbability;RMP假定生物检材来源于调查群体中的随机个体时,获得特定遗传标记表型的概率。匹配概率数值上等于该遗传标记表型在调查群体中的估计频率P(X)o注:常染色体单个遗传标记表型为纯合子(AA)的PM值计算见公式,表型为杂合子(AB)的PM值计算见公式。PM=IxP(X)=P2PM=l×P(X)=2pAp(3)式中:pA等位基因A的频率;Pg等位基因B的频率。3.4累积匹配概率cumulativeprobabi1ityofmatching;CPM当采用包含多个相互独立遗传的遗传标记对生物检材进行检测时,各遗传标记随机匹配概率(3.3)的乘积。注:计算见公式(4)。CPM=1×P(X)=P(X1)×P(X2)×P(X3)××P(X4)(4)式中:k遗传标记的数目;P(X4)检测系统中第k个遗传标记表型在调查群体中的估计频率。似然率IikeIihoOdratio;1.R评估遗传标记表型提供证据强度的指标。注:数值上似然率是两个条件概率的比值,1.R数值越大,越支持物证检材来源于某个个体的假设。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CR:聚合前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STR: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5总体要求5.1 鉴定机构应具有从事法医物证鉴定的执业资质。5.2 鉴定人应具有从事法医物证鉴定的执业资格。5.3 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以及样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应符合SF"0069的规定。5.4 鉴定活动应包括但不限于检验(采样、DNA提取和纯化、DNA定量分析、PCR扩增与PCR产物分型)、鉴定意见出具、鉴定文书撰写等环节。鉴定活动完毕后,应将各个环节的记录进行归档。5.5 法医学个体识别活动中应对使用的检测系统进行累积个体识别能力计算,计算方法按照附录A。5.6 法医学个体识别活动中,当两个或多个生物物证检材所获得的遗传标记表型相同时,应计算似然率,采用似然率来评估遗传分析提供的证据强度。6检验程序6.1采样样本的采集、包装及保存符合以下要求:a)样本一般为血液(斑)、唾液(斑)、口腔拭子、带毛囊毛发,或其他人体生物学样本,如精液(斑)、羊水、组织块等;b)对于接受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被鉴定人,不宜采集其血样作为检验样本,宜取其口腔拭子、唾液、毛发、指甲等;c)样本应分别包装,进行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样本类型、采样日期、采集人等;d)样本的提取、保存与送检按照GA/TU62执行。6. 2DNA提取和纯化按照SFfT0134方法执行。6.3 DNA定量分析按照SF/T0134方法执行。6.4 PCR扩增与PCR产物分型6.4.1遗传标记在进行个体识别鉴定时,以下常用的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为首选基因座:vWA.D21S1KD18S51、D5S818、D7S820、DI3S317.D16S539、FGA、D8S1179.D3S1358、CSFIPO、THOKTPOX>PentaE、PentaD、D2S1338、D19S433、D12S391、D6S1043。根据实际情况还可补充其他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或线粒体DNA遗传标记检验,综合进行判断。6.4.2PCR扩增应选用商品化的试剂盒对遗传标记进行PCR扩增,每批扩增均应有阳性对照样本(已知浓度和基因型的对照品DNA或以前检验过的、已知基因型的样本)以及不含人基因组DNA的阴性对照样本。PCR扩增体系与PCR扩增参数宜按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6.4.3PCR产物分型与结果判读使用遗传分析仪对PCR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按照操作手册使用相关软件并按照GA/T1163进行结果判读。7似然率计算的概率;的概率。法医学个体识别案件中,当两个或多个生物物证检材所获得的遗传标记表型相同时,应采用似然率来评估遗传分析提供的证据强度。数值上似然率是两个条件概率的比值,计算见公式(5):式中:P,(EH0)原告假设(H,)条件下获得证据DNA图谱(E)P,(EHa)被告假设(Ha)条件下获得证据DNA图谱(E)示例:检测某个遗传标记,现场血痕DNA和一名嫌疑人血样DNA表型均为E可以考虑两种假设:现场血痕是嫌疑人所留(原告假设H,);现场血痕是一个与案件无关的随机个体所留(被告假设七公式中P,(EH,)为1X1=I;P,(EH)即匹配概率,为IXPM。因而,1.R=I/PM。检测一组遗传标记时,公式可简化为1.R=IQPM。注:统计学上1.R在数值上超过1,支持原告假设(HO)1.R在数值上小于1,支持被告假设(三)。88.1 鉴定人应根据检验结果形成鉴定意见。8.2 前后两次或多次采集的生物检材的遗传标记表型不一致,鉴定意见宜表述为“排除XXX检材与XXX检材来源于同一个体”;采集的生物检材与案件相关人员(嫌疑人或受害人)比对样本的遗传标记表型不一致,鉴定意见宜表述为“排除该检材来源于XXX8.3 前后两次或多次采集的生物检材之间或生物检材与比对样本之间的遗传标记表型一致,则需计算1.Ro实践中一般建议1.R值大于全球人口总数,鉴定意见宜表述为“支持XXX检材与XXX检材来源于同一个体,1.R值为XXX”;采集的生物检材与案件相关人员(嫌疑人或受害人)比对样本的遗传标记表型一致,鉴定意见宜表述为“支持该检材来源于XXX,1.R值为X××9鉴定文书鉴定文书的格式宜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或相关标准执行,且内容符合以下要求:a)描述所使用的检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系统的遗传标记数目、遗传标记名称、累积个体识别能力)、遗传标记检测结果等;b)按照第8章的规定给出鉴定意见。附录A(规范性)累积个体识别能力计算法医学个体识别不止使用一个遗传标记,因而有必要知道检测系统使用的全部遗传标记区分群体中无关个体的能力,即累积个体识别能力(CUinUIativeDiscriminationPower,CDP)0CDP计算按照式(A.1)。CDP=1-(I-DP1)×(1-DP2)×(1-DP)×.×(1-DP)I-QQQQ.=1-IIQ(A.1)式中:DP4第k个遗传标记的个体识别能力;k检测系统的全部遗传标记数目;Q,调查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无关个体在第j个遗传标记的表型纯粹由于机会而一致的概率;Ha-检测系统中k个遗传标记的累积Q值。参考文献1GA/T19722021法医物证检验术语2侯一平.法医物证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李成涛,侯一平.英汉法医遗传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4JohnMButler.AdvancedtopicsinforensicDNAtypingMJ.USArElsevierInc,2015.5 DesmaraisD,ZhongY,ChakrabortyR,et,al.DevelopmentofahighlypolymorphicSTRmarkerforidentitytestingpurposesatthehumanandrogenreceptorgene(HUMARA)J.JForensicSci,1998,43(5):1046-1049.6 BuckletonJS,EvettIW,WeirBS.SettingboundsforthelikelihoodratiowhenmultiplehypothesesarepostulatedJ.SciJustice,1998,1(38):23-26.7 BuckletonJ,TriggsCM.RelatednessandDNAiarewetakingitseriouslyenough?UJ.ForensicSciInt,2005,152(2-3):115-119.8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注意事项

    本文(GB_T43642-2024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