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住宅技术及性能指标目录(第一批).docx
附件1改善型住宅技术及性能指标目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备注1BS护结构幕墙内,保温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构造,也可采用发泡陶瓷保温板(非透明幕墙饰面)构造,具体系统和材料性能指标、构造措施满足发泡陶瓷保温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2T45692023的要求。来源:发泡陶瓷保温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2/T4569-2023o2铝板保温装饰一体板面板为铝板,保温材料为岩棉条。岩棉条导热系数0.046W(mK),抗拉强度1OOkPa,燃烧性能A(Al)级。系统性能、保温材料其他指标、具体构造措施和做法满足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32/T4117-2021的要求。来源: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32ZT4117-2021o3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可采用无机保温板作为保温芯材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无机保温板燃烧性能A级,抗拉强度0.10Mpa,系统性能、保温材料其他指标、具体构造措施和做法满足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32/T4117-2021的要求。来源: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32/T4117-2021o4免拆量合保温模板由一种或者多种保温材料作为芯材,以水泥基材料为面层,经工厂化预制,在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起模板作用和保温隔热作用的模板。系统性能、保温材料其他指标、具体构造措施和做法满足建筑用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应用技术规程JC/T60016-2022的要求。来源:建筑用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应用技术规程JC/T60016-2022。5大横内保温板将内置保温板置于建筑外模板内侧,并安装连接件混凝土现浇成型后与内置保温板结合成一体,拆模后再内置保温板,外侧做保温砂浆找平层,防水抹面层,饰面层形成的外墙保温系统。6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由内叶墙板、夹心保温层、外叶墙板和拉结件组成的复合类预制混凝土墙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剪力墙板和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系统性能、保温材料其他指标、具体构造措施和做法满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JC/T2504-2019的要求。来源: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JC/T2504-2019。7外墙防水材料整体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等材料。水蒸气透过量>130,抗流挂性为0.5、不透水性为0.2MPa,30min不透水、抗渗性为0.6,其余性能指标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235的要求。来源: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235o基本型:水蒸气透过量6(抗流挂性为0.6、不透水性为0.1MPa,30min不透水、抗渗性为0.5o8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砂浆试件抗渗压力(7d)1.0Mpa,粘结强度(7d)1.0Mpa,抗冻性(25次)无开裂,吸水率4.0%,其余性能指标满足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的要求。来源: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o9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适用于混凝土基层墙体。性能指标应满足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的要求。来源: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o10高性能系统窗抗风压性能5-6级、气密性能8级、传热系数9-10级、水密性能4级、隔声性能4级、反复启闭30000o抗风压性、气密性、水密性达到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最高等级。来源: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o基本型:抗风压性能3-4级、气密性能7级、传热系数7级、水密性能3级、隔声性能4级、反复启闭100O0。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不小于35dB;传热系数不大于1.5。外窗气密性不低于7级。11浮筑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现场测量)60dB°材料和系统符合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2T39212020的要求。来源: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2/T3921-2020o基本型: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现场测量)65dB,材料和系统符合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2/T3921-2020要求。12给水排水太阳能光热系统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效率不小于90%;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不小于55%o基本型:标准型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效率不小于85%,标准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不小于45%o13净水、软水系统净水系统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全自动连续微/超滤净水装置HGZT4111、家用和类似用途反渗透净水处理器QBZT4144、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和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和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要求。软水系统:家用软水符合家用和类似用途产品质量分级软水机TDZJN2302024的要求。14高效热泵空调主动式新风机组新风PM2.5净化效率大于90%,优于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B32/4066-2021规定的80%;新风量0.8次/h,优于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规定的0.5次川。当采用单冷源、双冷源新风机组时,除湿加湿效果显著,夏季室内湿度60%,冬季室内湿度30%,满足或优于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的要求。.来源: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B32/4066-2021、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15高效空调系统采用辐射空调系统,室内噪音更低,卧室、书房30dB(八),起居室35dB(八);温度场更稳定,波动幅度±2。以噪音、温度场优于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的要求。PM2.5净化效率达到通用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GB/T34012中的A级。来源: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通用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GB/T34012o16高性能多联式空调(含二联供)制冷、制热量无负偏差。全年性能系数APF:CC14KW时,APF5.1;14<CC22.4KW时,APF5.0;22.4<CC68KW,APF4.5;CC>68KW,APF>4.4o室外机噪音(高档风量):CC14KW,噪音58dB(八);14<CC28KW,噪音60dB(八);28<CC68KW,噪音64dB(八)o室内机噪音(高档风量):CC4.5KW,噪音34dB(八);4.5VeC7.1KW,噪音38dB(八)o设计寿命12年。17高性能空气源热泵制冷、制热量无负偏差。全年性能系数IP1.V:CC14KW时,IP1.V4.0;14<CC18KW时,IP1.V4.1;18<CC32KW,IP1.V4.2;CO32KW,APF4.3o室外机噪音(高档风量):CC14KW,噪音57dB(八)J4<CC18KW,噪音60dB(八);18<CC32KW,噪音66dB(八);32<CC65KW,噪音67dB(八);65<CC130KW,噪音68dB(八)o室内机风盘:CC4.5KW,噪音42dB(八);4.5<CC7.1KW,噪音45dB(八)o名义工况制热COP:CC18KW,COP3.0;18<CC32KW,C0P3.1;CC>32KW,COP3.2o设计寿命12年。18高性能水源热泵冷热风型:地下水式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CoP)4.5W/W;地埋管式及地表水式ACOP为4.2W/W。冷热水型:1、地下水式CC150ACOP取5.3,CC>150,ACOP取5.9;2、地埋管式CC150ACOP取5.0,CC>150ACoP取5.4;3、地表水式CC<150,ACOP取5.0,CC>150,ACOP取5.4。设计寿命20年。19电气与智能化高效太阳能光伏系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24%左右。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30%左右。基本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20%左右。20智嫌家居系统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增加家居健康设施、家居娱乐设施(如家庭影院、背景音乐、魔镜)及其他设备设施(如视频监控设施、智能电路监控、漏水报警等),并具备语音控制或其他体感交互控制方式。基本型:光纤入户、户内入侵报警、访客对讲、智能门锁、灯光控制、电动窗帘、空气质量检测、移动端远程控制、联动控制、场景面板控制。21信息平台设置住户和物业移动端应用,支持线上报修、缴费、访客预约、通知推送、工单管理。各子系统能够数据互通,并可连接智慧城市的数据资源和平台,提供社区政务、公共服务、商业及生活资讯等服务。基本型:对监控、门禁、停车场、信息发布屏、电梯、水泵、风机、冷热源、充电桩等设备设施进行集中管理,具备故障报警、状态监测等功能。对公共设施用电、用水进行分类、分项计量。22火灾报警系统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增加电动车电梯识别、电动车入楼识别、电动车违停检测、消防通道堵塞报警、非机动车红外热成像监控。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对火灾报警系统相关配置要求的产品。来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o基本型: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对火灾报警系统相关配置要求的产品。23智能公区安全监控系统单元门支持云对讲,可与住户移动端音视频对讲;针对老人儿童及特定人群,配套建设适老适幼监控设施;设置主要路口消防通道占用报警;设置高空全景监控设施等。基本型:出入口具备人脸识别、刷卡、指纹、二维码等两种及以上方式;公区设置高空抛物检测;设置电梯梯控、呼梯系统;停车场管理设置车牌识别进出及缴费。24智廉工地平台管理场景可包含能耗管理、Al识别管理、交付管理及数据管理功能;可实现对施工组织部署和施工技术方案等策划内容的提前模拟、分析,提前发现问题,优化方案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智慧工地建设数据接口符合智慧工地平台接口标准和数据利用的要求。基本型:管理场景包含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资料管理等基本管理功能;施工现场应具备智慧工地建设软、硬件环境;满足与企业管理、政府监管系统的信息交互要求,并对所有用户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分权分域管理;构建与智慧工地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25全过程BIM软件平台数据安全保障,采取高安全等级的云端服务器存储;平台应具备移动端和PC端,方便项目建造过程现场管理念过程平台可具备智能审图功能,结合当地BIM智能化审图要求进行内部审核;可具备构件、大型设备设施追踪功能,采购运输安装过程中进行信息录入,为后期运维提供数据基础O基本型:统一的平台(账号)登录入口;设计模型至竣工模型的无损信息传递;成员、权限管理;图档、模型管理;文档在线浏览;BIM模型轻量化浏览及协作;质量、进度、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