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音乐教案.docx
2024年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I、通过学唱歌曲牧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个性和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热爱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2、通过介绍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律动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创作的重要源泉。3、了解马头琴的音色。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法和示范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艺术风格用启发和创造式发挥想象力创编歌曲律动。教学准备:钢琴、影碟。教学过程:-三分钟欣赏播放乐曲万马奔腾引导学生回答:1.这首乐曲的情绪?感受到什么场面?(情绪热烈,表现草原特有的壮观场面)2、你知道这首曲子中独特的乐器音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马头琴)3、这是哪个民族独特的乐器?(蒙古族)4、你对这个民族有多少了解?5、请学生介绍马头琴的传说,教师补充。二、导入新课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它已成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蒙古族是一个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肥沃的草原、兴盛的牧畜业,丰富的矿藏养育了蒙古各族人民他们常常用自己的歌声赞美祖国,同时也赞美了家乡,今天我们将一起领略草原人民带给我们的无限美好情怀。三、学唱歌曲牧歌1、听录音感受歌曲,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听后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意境、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什么图画?2、教师小节:这首歌曲旋律起伏宽广、曲调优美、节奏自由,这正是蒙古族歌曲的特色。3、采用听唱法和自学的方法学习曲谱。4、教师引导学生划节拍掌握两拍半的节奏,纠正错误。5、引导学生划分乐句,总结蒙古族民歌的特点:通常短小精悍,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短调。长调比较自由,舒缓;短调比较热情、欢快,结构清晰。这首歌曲具有长调的特点。6、有感情演唱。四、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奏无伴奏合唱等欣赏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播放录音。提问无伴奏合唱与原民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欣赏这部作品的感受。五、欣赏一段蒙古族舞蹈,引导学生总结蒙古舞的特点,教师小结:I、蒙古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动作粗犷强悍、女子端庄典雅十分优美。蒙古舞的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各种马步就来源于牧民骑在马上的动作。舞蹈中的鹰式位加硬腕组合就是根据雄鹰展翅飞翔动作的升华,这些都成为蒙古舞特有的艺术表现。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动作。通过肩部及各种马步动作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2、学几个简单的动作。六、创编跟随牧歌音乐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挑选几个同学展示。七、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古民歌,从宽广优美的歌声中,从优美舒展的舞蹈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歌舞的个性和感情色彩,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初中音乐教案2打节奏,认识节奏名称播放录音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跟琴有感情演唱歌曲纠正错误3、认识力度符号重音fffmf强特强渐强4、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1、观看升旗仪式2、小结学生看屏幕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弱唱急换气的方法解决,唱一唱。XXXXXXXXXX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学生演唱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学生唱国歌了解国歌教师做示范学习节奏,帮助填词。有助于学生演唱有错给于纠正巩固加深学生印象初中音乐教案3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将"灯歌”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作为本课的知识点和动点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的动。使学生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喜悦,从而真正了解江西灯歌的音乐与舞蹈特征。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对比欣赏法、视觉图像法、参与体验法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看"、"做"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从感性认识到理解接受。本课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去发现问题、学生互相交流讨论问题,采用交流重于传授式教学。并将难点教学融入兴趣中,与学生在反复对答演唱中,师生互动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难点。教学过程:一、走进江西展示一幅瀑布画面庐山瀑布,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等。(设计意图:音乐是人文的'一个严重领域这一理念。体现人文、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加深对江西的了解。)二、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1.江西是个好地方。2、请茶歌。3、斑鸠调。提问歌曲给我们勾画了Tg怎样的画面?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你们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设计意图:体现课标内容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欣赏几首江西民歌,使学生了解和心爱江西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江西的兴趣。)三、学唱民歌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随音乐唱出动物的叫声。2、请学生解放分组互相演唱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节奏、旋律、歌词、演唱形式等。3、学生演唱第一段,教师伴奏询问学生哪一句最难演唱,为什么难唱?4、出示难点旋律:A范唱难点旋律。B指导学生边唱边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画出旋律线。C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D师与个别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E教师伴奏难点部分。F教师伴奏难点部分。5、放全曲伴奏带,提问: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并介绍“灯歌”。6、音乐活动:教师伴奏斑鸠调第一段指导学生模拟一场“灯歌会"。(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四、小结:教师小结,放录音江西是个好地方,学生在歌声中离开教室。初中音乐教案4教学内容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也是整个单元中惟一首要求学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才喷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欧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歌曲的第二乐段:9-16小节,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大叔厢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句的属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的结束。为了使歌曲留给人们的感觉更完美,作者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区的装饰音,像是模拟1国儿的歌唱,使歌曲更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本节课除了唱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还有两项教学内容: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和欣赏配乐散文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励学生大胆的为歌曲渴望春天创编打击乐的音乐实践活动。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教学重点与难点: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教具准备:电子琴、CD机(盘)、音响设备等教学过程:-导入一欣赏窗外春天的景色。要求学生观看窗外的景色并回答问题:1.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绿);2、那种树已开花(樱花)。二、活动与体验一歌唱渴望春天。新授引入刚才同学们欣赏了窗外的景色并回答了问题,说明现在已进入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一渴望春天(板书课题)°播放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为背景音乐,师生齐声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歌曲范唱1、范唱:教师轻唱歌曲渴望春天,听完这首歌曲,你们从歌词中知道了哪些有关春天的特征(树林穿上绿衣,紫罗兰开放,4鸣歌唱,青草地上以僻,布谷鸟,夜莺等)2、学生自由谈3、相关知识:为什么我们这里3月4日樱花已开放,春天已经到来;而歌曲中却说"亲爱地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提示学生根据曲作者家莫扎特的祖国奥地利和我们湖南两地之间的纬度有差异,所以两地之间进入春季的具体时期不同,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回答)(:)学唱新歌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2、随电子琴唱词(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3、难点突破: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概念和强弱规律的变化。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教师对各组进行鼓励性的点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三、思考与创作一为歌曲创编打击乐。思考:弱起小节和正拍起的强弱规律有何不同?仁)创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强拍双手击掌一次)。2、师生共评。四、反馈与小结一齐唱渴望春天学生边轻轻击掌边歌唱歌曲,教师伴奏。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认识到了热爱春天、热爱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认真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五、结束课业在歌曲渴望春天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教学后记我在这节课中采取师生双边互动方式,不是看所有学生对这首歌曲都能唱到什么好的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非流行歌曲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起码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是否对自己编排的打击乐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审美,在审美中提高。从这些方面衡量,这节课较成功。课题渴望春天初中音乐教案5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歌舞的学习和研究,来更好的了解我国民族歌舞的音乐类型及风格特点。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3、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表演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学会用歌声和舞姿来表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