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1延续文化血脉 导学案.docx
班级:姓名:第五课笫一框夯?延续文化血脉?(2课时)年级:九年级课题:夯实法治基石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者:李娟初三备课组执教:李娟日期:【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精神动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列举事实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传承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认同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意义;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明确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导入新课活动:教材第58页“运用你的经睑:九年级(1)班开展“传统节日知多少调查活动,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同学1:我在草原参加那达慕大会。同学2:我在拉萨过望果节。同学3:我在瑶乡过盘王节。同学4:我在西安过春节。思考:你知道这些不同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二)自主预习1、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和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的中华文化。2、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界的,异彩纷呈的等,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_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O5、新时代传承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不忘.,吸收,面向,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开展中.的力量。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一、传承与、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8、坚决文化自信,事关、.和.的传承开展。(2)文化的、国家的、人民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9、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I,薪火相传,.;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实现:转化、.开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在交流互鉴中O1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决的、高尚的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开展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Ik中华传统美德,O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等等。1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所在。13、美德的力量在于.。推进.、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孝老爱亲、.,青少年必须.。美德走进、走向我们的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活动:材料分析: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你认识几个?看图片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活动:图片感悟作比拟:请比拟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开展历程,并完成表格国家产生时间开展结果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古中国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陪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思考:工卜华文化由哪些组成?其特点是什么?活动:探究与分享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35处世界文化遗产,有31个非物质文化工程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O?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开展。思考:(1)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活动:材料分析材料一:习近平也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开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决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平安、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开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思考:(1)什么是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2)为什么要坚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材料二:2019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展。并结合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探讨完成以下问题: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结合材料习总书记的讲话,在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的时代,我们怎样增强文化自信?(3)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目标导学二:美猿万年长活动:图片感悟思考1:你能从这些图片中概括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吗?活动:教材P63“探究与分享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虽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却一脉相承。阅读这两那么名言,你受到什么启示?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阅读教材第64页“阅读感悟”,思考:朱子治家格言表达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现在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考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活动:寻找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图片感悟设计情景,我来践行美德:(1)在山区发生雪灾后,我应该发扬(美德),我立即应有的行动是:;答案提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捐物等(2)家中发生了变故,我应该发扬(美德),我立即应有的行动是::答案提示:不畏艰难,克难攻坚勇敢面对,勇挑重担等(3)电视上播出“台独”分子发表了“台独”言论,我应该发扬(美德),我立即应有的行动是:。思考:(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源远流长,我们应倍加珍惜。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祭月饮桂花酒放花灯吃月饼AxB、C、®D、©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奉献。"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这段讲话说明()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沉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A、B、®®®C、D、©3、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来,近日,岚县普明中学开展了“传承文脉、感触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切身感受了剪纸和面塑的艺术魅力,取到良好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反映了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魂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我们要继承所有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动手能力A、B、®®C、®®D、4、近日,?国家宝藏?成为刷爆很多人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这那么央视制作的综艺节目,以全国九大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体量,带着观众开启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的文博探索之旅。这一节目的播出()A、有利于我们抵抗外来文化B、有利于我们寻找国宝C、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D、会使我们固守民族文化()德建设民5、漫画表达的中华传统美德是()A、道济天下B、无私奉献C、孝亲敬长D、见义勇为6、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践行中华美德要做到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学习国外优秀美德A、B、(2X3)®C、®®®D、(二)、非选择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开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2)我们应怎样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四、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