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主干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主干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感受社会生活1.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P4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与越来越多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约丰富。(个人)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社区)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国家)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2.社会关系可分为哪几类?p5血缘美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易错点:社会关系太复杂,青少年要远离)绝对化1.2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0p7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返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H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人的生在遮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什么是社会化p7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作用/重要性)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易错点: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亲社会行为以后再说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 网络改变世界一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利+弊)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利)13plO-1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二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影响(利)回pl2-13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三 .网络是把双刃剑(弊)1.网络带给人们哪些消极影响?0pl5-16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出现了一共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2 合理利用网络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0pl7-19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迷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H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易错点:网络无限,自由无限回)网络无限,自由有界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EIpl0-20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鳗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要在网.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误区警示:1.网络交往不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S2 .如何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1)社会:增强监管责任,规范网络经营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2)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教育和监督要控制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3)学校:要加强自律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网的内容。青少年:要自觉遵守网络的规则,学会“信息节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3 .合理利用网络的宣传标语科学上网,做网络的主人;加强自我保护,健康文明上网;第3页共16页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3.1 维护秩序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座化状态Q包括:社会管理秩序(检查),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回p23(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二.维护秩序靠规则1.什么是社会规则?p2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幽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道德,纪律,法律2、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p25(1)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良性运行。3.2 遵守社会规则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收到相应的处罚。二.自觉遵守规则1.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1)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规则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怎样维护和改进规则?(D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为什么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的含义、表现分别是什么?p32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C表现: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3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3-34个人角度: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是社会交往的起点社会角度: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4 .怎样尊重他人?【行为判断】p35-36积极关注、重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平等对待他人.(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的一视同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5 .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7)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6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意义是什么?)p37-39个人角度: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社会角度: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国家角度: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6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创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7 .诚信的内涵: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P418 .诚信的地位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8.为什么要讲诚信?p42-4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国家)9.如何践行诚信?p43-45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后果分别是什么?p48含义: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情节: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轻微,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 .违法的个人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4 .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分点分层次)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如何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看处罚最好判断。总地:三社通法行为的区共网点jw1÷*rr为RW5*y:-工*.M欠不J¾*!H人“&»万匕*:1.K汨)八.八4人Kj;欢像处义*注C8(一三t>*>fTW1.fT三M¾*W.ea¾BqGO<TMUNW>1.JQdk.Hr,ttr<tS1.欠收一为剂*法1*¾je.夫<jv.,尸c“工人拉动、MX、*,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刑事违法行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