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奇篇《鉴心录》全集:原文+译文.docx
处世奇篇鉴心录全集:原文+译文鉴心录是一篇关于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其文字字真理,堪称金玉良言。读之让人神清气爽,实为修身养性之典藏。鉴心录小窗幽记篇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译文】恩惠不论多寡,给人度过困厄的一壶浆饭,可以得到献身之士。怨恨不在浅深,使人伤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导致亡国之祸。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蜗还集。菜根谭【译文】心空事自空,好象根拔而野草不再生;逃避世事不逃避名声,好象腥膻依然存在仍旧招来蚊蝇。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译文】说人好话太多,就不考虑他真正的好坏;过激的话太多,就顾及不到利害得失。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译文】贪图钱财的人,尽管富有,但是精神贫乏;知足常乐的人,尽管贫穷,但是精神充实。身居高位的人,外表潇洒安逸,实则精神疲劳;地位低下的人,身体劳苦不堪,但精神安逸舒畅。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译文】对待富贵之人,有礼貌不难而难于事事得体;对待贫贱的人,有恩惠不难而难于处处有礼。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译文】安详稳重是处事第一法则,谦虚退让是保身第一法则,涵养宽容是待人第一法则,潇洒超脱是养心第一法则。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译文】拖泥带水,反受其累,病根在一个“恋”字;随方逐圆,处事自如,奥秘在一个“耐”字。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译文】神人的话深奥,圣人的话简约,贤人的话明了,众人的话繁多,小人的话狂妄。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译文】有时,因为一句话而损伤天地之和顺,因为一件事而酿成杀身之大祸。所以,遇事切须谨慎。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译文】收敛怒气,自然觉得心平气和;凝聚精神,自然觉得言辞简约;宽容别人,自然觉得意味和谐;保持心静,自然觉得一切安宁。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译文】忌讳贫困的人最终死于贫困,是因被好胜之心所驱使;忌讳疾病的人最终死于疾病,是因被畏惧之心所蒙蔽;忌讳愚蠢的人最终死于愚蠢,是因被痴枉之心所遮掩。明识红楼,为无冢之丘垄,迷来认作舍身岩。真知舞衣,为暗动之兵戈,快去暂同试剑石。【译文】明明知道红楼妓院好似没有坟墓的墓地,迷惑时却认作舍身求欢的场所。明明知道舞女衣袖好似暗中攒动的兵刃,却要追求片刻欢愉把自己当作试剑石。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安得睡时有清身?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译文】世人都在清醒时,作一些糊涂事,唾时怎能求得自身清白?若打算睡时求得自身清白,必须在清醒时有清白的念头。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译文】两件兵刃相迎,都要损伤;两人强手相敌,都将败亡。我不害人,人就不害我。人所以害我,是因为我害人。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译文】不要埋怨我不如人,不如我的人很多;不要夸奖我比人强,比我强的人更多。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译文】仪态要严肃庄重,思想要悠闲安定,表情要温文尔雅,气色要平和近人,说话要简明徐缓,内心要光明磊落,度量要宽宏阔大,意志要果断坚毅,谋划要细致周密,处事要妥善适当。效野非葬人之处,楼台是为丘墓;边塞非杀人之场,歌舞是为刀兵。试观罗绮纷纷,何异旌旗密密;听管弦冗冗,何异松柏萧萧。葬王侯之骨,能消几处楼台;落壮士之头,经得几翻歌舞。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译文】城郊野地不是埋葬人的地方,歌舞楼台才是真正的墓场;边关要塞不是杀人的战场,狂歌乱舞才是刀枪剑戟。试看,绸绫纷纷,袖带飘飘,和密集的旌旗有何不同?试听,乐音阵阵,管弦声声,和萧瑟的松涛有何差别?埋葬王侯将相的白骨,消得了几处楼台;英雄壮士人头落地,经得住几翻歌舞。通达的人把这看成一码子事,愚笨的人把这看成两种地方。菜根谭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译文】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译文】尽心尽力做事本是一种好的品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致心力憔悴,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是一种高尚情操,但如过分清心寡欲,就对社会人生少有贡献。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译文】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做人之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要有礼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译文】要制服外在的邪恶,必先制伏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心的邪恶降服之后自然安稳不动,那么一切外在的邪恶自然不起作用。要控制外来的横逆之事,必先控制自己浮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那么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能侵入。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译文】肝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见;肾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生在看不见的内脏,但症状却发作于能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从看不见的细微处下慎独功夫。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译文】如果家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随便大发脾气,更不可以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如果所犯过错不好直说,就借其他事情暗示以使之改正;如果无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耐心等待时机再殷殷劝告。因为谆谆善诱,就像春风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就像暧流一般能融化冻如石块的严冰。充满和气的家庭才是模范家庭。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硬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译文】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针炙医药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治好。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顺境中,那就等于在你面前摆满了刀枪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伤害,走向失败之途。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译文】不要轻易责难他人所犯的小过,也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要对他人以往的错处耿耿于怀。这三大做人的原则,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意外的灾祸。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译文】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泛滥,那此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译文】在动乱局势中,要把握自己,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狂涛巨浪所吞噬。处身于姿色艳丽中,要眼光辽阔,把持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当事情发展危险时,要急流勇退,以免陷入泥中不能自拔。事稍拂逆,便思不知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译文】事业不顺而身处逆境时,就应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这样就不会怨天尤人了。事业如意而精神松懈时,就应想想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这样就自然振奋起来。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小窗幽记【译文】不可以凭一时高兴就轻易许下承诺,不可以乘着酒醉而乱发牢骚,不可以凭一时冲动而滋生事端,不可以假借疲惫而逃避该做的事情。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译文】嘴是心的门户,如果门户防守不严,家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腿脚,如果意志不坚,就会摇摆不定走上邪路。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译文】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过错时,要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改正过错。要求自己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德业进步。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如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译文】当性欲烈火般燃烧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欲火立刻变成一堆冷灰。当功名利禄蜂蜜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走向死地的情景,名利就会味同嚼蜡。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想到疾病和死亡,也可以消除罪恶之念而增长德业之心。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译文】人之常情,听到黄莺婉转就高兴,听到青蛙呱呱就讨厌;看到花卉就想栽培,看到杂草就想铲除。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怒爱憎来判除。其实按照生物的天性来说,黄莺悦耳也好,青蛙烦人也好,都是在抒发它们的情绪;不论花朵的绽放,也不论杂草的生长,何尝不是在舒展它们的生机呢?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译文】人到老年,头发牙齿逐渐稀落,这都是自然现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从小鸟的歌唱和鲜花的盛开,来体认永恒不变的本性,才是最豁达的人生观。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译文】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能使平静的心湖掀起沟涌波涛,即使住进深山老林也无法平息。一个内心毫无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会感到凉爽,甚至住在闹市也不会觉得喧嚣。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J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J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译文】古代有一位高僧说:“竹影在台阶上掠过,可地上的尘土并没有飞动;月轮越过池水,可水面上却没留下痕迹儒家一位学者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心情宁静,就听不到水声;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心情悠闲就不会受到干扰J如能抱这种态度待人接物,那么身心该有多么自由自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译文】对于一切荣光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译文】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必能飞得很高;一棵早开的花木,败落时凋谢得很快。只要明白这种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遇的忧虑,也可以消解急于事功的念头。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译文】如今的人一心想做到心中没有杂念,可是始终作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念头不存心中,未来的事情不去忧虑,把握现实将目前的事情做好,自然使杂念慢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