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T705-2007).docx

    • 资源ID:1297934       资源大小:91.2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T705-2007).docx

    ICS:65.020.20B61备案号:21889-20082007-11-01发布DB方标准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TreeseedlingqualitygradingofmajorspeciesforafforestationinSiChuan2007-12-01施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1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I4 .质量分级25 .检测方法26 .标签与证书5附录A(规范性附录)育苗自然类型区划表6附录B(规范性附录)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式样7附录C(规范性附录)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8Z.X刖S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标准是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和容器育苗技术(1.Y/T10000-1991)在四川实施的补充,并完善了下述内容: 增加了适合四川的树种和苗龄型。 对测量工具作了统一规定,并规定了没有主根的树种的根长测定方法。 对在圃苗木、离圃苗木、造林地苗木的定义和抽样方式作了明确规定。一-明确了抽样检测精度。-规定了苗批质量判定要求。一增加了苗木质量检验过程的要求和对标签填写要求,统一了检验证书式样。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f305-1999经济林主要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经济竹类)中苗木质量标准(附录D)部分由本标准取代。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林木种苗站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木种苗站本标准协作单位:四川农大林学园艺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厅造林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德宾胡庭兴万涛覃自刚范蓉赵兰苏万楷张成康柳参加本标准起草人:马良潘庆牧张中山曾道群陈勇龚勤德喻发强康华忠刘箭秦贺伟李秀珍双全方华浦涛王安勇冲曲珍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TreeseedlingqualitygradingofmJorspeciesforafforestationInSlehua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境内主要造林树种有关苗木术语的定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规定了苗木标签和质量检验证书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植树造林用的在圃苗木、离圃苗木和起苗造林后不超过一定时限的造林地苗木,不适用于温室培育的苗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部分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考虑使用的方便,引用部分已在本标准中列出。引用文件修改后,其适用本标准范围的树种(品种)的苗龄型、苗木类型、育苗方式亦与本标准相同,则优先采用引用文件对应的分级指标。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Y/T10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3 .术语和定义3.1 苗木类型与育苗方式苗木类型指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杆插苗(插条苗、插根苗)、嫁接苗等。本标准育苗方式指育苗是否采用容器而划分的育苗类型,如大田育苗、容器育苗。3.2 苗龄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1-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1T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3. 3一批苗木(苗批)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3.4地径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3. 5苗高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3.6根系长度和根幅起苗修根后应保留的根系长度和根幅。3. 7I级侧根直接从主根长出的侧根。3.8 苗木抽样在评估苗木群体质量时,按随机或者系统布点方式抽取检测样本的过程。3.9 在圃苗木指育苗地尚未起苗出圃的苗木。3.10 离圃苗木指起苗后尚未栽植的苗木。3.11 造林地苗木指栽植后不超过一定时限(当年二月-九月造林后30天内,其他时段造林后50天内)的苗木。3. 12综合控制条件指苗木具备的下属条件:无检疫对象病虫害,苗干通直、色泽正常,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顶芽发育饱满、健壮,充分木质化(未达生长周年而出圃的容器苗除外),无机械损伤。4. 13样本指样地(样段、样行)或样捆内所有苗木的总称。5. 质量分级5.1 苗木质量分级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确定。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达到要求者以根系、地径和苗高三项指标分级。未达H级苗标准的为不合格苗。4. 2苗木质量分级评定指标见本标准附录A。4.3 分级时,首先看根系指标,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I级苗要求,苗木可为I级或11级,如根系只达11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11级,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造林地苗木不测根系。4.4 合格苗分I、II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5.检测方法5.1 抽样方法5.1.1 在圃苗木抽样将一个苗批的育苗地块或相邻的若干地块划为一个调查区,按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的顺序,随机或机械布点,以便设置样方。对于调查区内苗木高度差异较大且连片的,面积达到或超过调查区的10%,应分成不同的调查区按不同苗批对待,分别调查抽样。5.1.2 离圃苗木抽样对扎成捆或包装成形的苗木,本着有代表性原则随机抽取包装,再在每个包装中随机抽取样苗作为检测样品。5.1.3 造林地苗木抽样根据苗批出圃档案和造林档案,随机选择造林点,并落实造林小班。在小班内抽取样行或者样段,样行或样段内的苗木作为检测样品。5. 2抽样数量样地(样段、样行)、样捆的初始数量根据下述公式确定:(1) S=InaXInin5(2) C(%)=E100X2fc(3) N=(_)E(4) M=INT()N式中:S粗估标准差;X最大苗高值;maxXmin最小苗高值;C苗高变动系数;亍二苗高平均值;/可靠性指标(精度为95%时,1=1.96);JE允许误差百分比;N样地(样段、样行)、样捆的初始数量(个):M个样地(样段、样行)或样捆中抽取样苗的数量(株);INT表示取整数运算;n一一个苗批的抽样样株数量下限值(株)。一个苗批的抽样样株数量下限值(n)见下表:该苗批苗木总株数(株)总抽样样株数下限值(株)100O以下501001-1000010010001-5000025050001-100000300100001-500000500500001以上7505.3检测要求5.3.1量具与精度测量地径使用游标卡尺或特制量具,读数精确到0.05cm;测量苗高使用钢卷尺或木制直尺,读数精确到ICnk抽样样品的地径、苗高指标统计精度分别达到95%,可靠性指标为95%;根系指标统计精度达到80%,可靠性指标为95%。其中一项指标达不到精度要求则应按5.1方法补充样地(样段、样行)或样捆进行调查。精度计算按下述公式:tx.(1)(2)(3)(4)(5)x=nJZ江Ss*FE(%)=.196xP(%)=100E式中:7一样本检测值平均数;S一样本检测值标准差:s样本检测值标准误;E(%)一样本检测值误差百分数:P(%)一样本检测精度;X,.一样本第i样株检测值:n-表示样本总样株数。5.3.2检测5.3.2.1播种苗、移植苗的地径测量土痕处。如土痕处膨大的测其上部位。5.3.2.2嫁接苗的地径测量部位在接口以上ICm处。5.3.2.3杆插苗的地径在萌发主干基部处。如有膨大或不圆等现象,则测其上部正常部位。5.3.2.4苗高的测量是从地径沿苗干至顶芽基部的长度。5.3.2.5根幅取以无土根系自然下垂的长、短根幅的平均值。5.3.2.6根系长度按主根长度计,无主根的以最长根系计。大于5cm长的1级侧根数统计直接从主根上长出的长度大于5cm以上的侧根条数。无主根的大于5厘米I级侧根测定,从其根基部测起。5.3.2.7控制指标通过感官判定。5.3.3检测操作规定5.3.3.1苗木质量检测时,必须两人一组进行,一人检测,一人记录,记录者应回报检测数据。5.3.3.2对检测数据的计算结果,检验员在认真复核后将有关数据转抄到检验(测)证书上。5.3.3.3检验员对检测结果负责,认真填写检测记录表和苗木检验证,并在记录表和证书上签名。5.4分级统计与苗批质量判定5.4.1样株分级统计对达到精度要求的样本各单株数据和控制指标进行分级统计,分级方法按4.14.5条,分级指标见附录A。分级指标的确定应参考育苗自然类型区域,见附录A。5. 4.2苗批质量判定5.4. 2.1在同地苗批抽样检测其合格苗达到附录C规定的I、11级苗百分率,视为苗批合格。5 .4.2.2离圃苗木和造林地苗木抽样检测其合格苗(I、11级苗)率达到95%,视为苗批合格。6 .标签与证书6.1 检测结束后,填写苗木检验证书。凡出圃的苗批,均应附苗木检验证书。向外县(区)调运的苗批要经过检疫并附检疫证书。苗木检验证书式样见附录Bo6.2 离圃的苗批应附上填写完整的苗木标签。造林地苗批的标签和检疫证书应归档保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育苗自然类型区划表类型区完整县(市)涉及部分区域的县(市)四川盆地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金堂双流郸县蒲江新津县自流井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江阳区龙马潭泸县旌阳区广汉市罗江县中江县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元坝区广元市中区剑阁苍溪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井研丹陵青神东坡区彭山仁寿广安区华釜山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安岳乐至雁江区资中简阳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间中市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翠屏区通川区达县开江大竹邻水渠县名山巴州区都江堰、彭州、邛竦、大邑、崇州、宣汉、纳溪、合江、绵竹、什那、宜宾、江安、南溪、洪雅、沐川、峨眉山、平昌、江油、安县、夹江、犍为盆周边缘山地朝天区青川、旺苍、平武、北川(以上为盆周北缘山地)、雨城区、宝兴、天全、芦山、荥经、峨边、马边、金口河、万源、通江、南江、古蔺、叙永、兴文、筠连、琪县、高县、屏山、长宁(以上为盆周南缘山地)江油、安县、绵竹、什那、宣汉、平昌(以上为盆周北缘山地)、彭州、汶川、沐川、都江堰、崇州、大邑、洪雅、邛蛛、雅安、峨眉山、雷波、美姑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T705-2007).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