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S县支行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12000字(论文)】.docx
-
资源ID:1295285
资源大小:60.4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农业银行S县支行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12000字(论文)】.docx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2一、农村金融三农服务的相关文献综述3二、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发展现状4(一)S县县域概况4(二)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发展状况4三、S县支行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7(一)管理能力不足7(二)客户方面8(三)业务结构不合理8(四)制度的约束力9(五)金融生态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0四、国外金融服务模式对我国三农服务的启示10(一)政府对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10(二)覆盖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制H(三)完备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11五、S县支行三农服务优化的路径选择11(一)提升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11(二)加强三农服务管理队伍建设12(三)调整优化三农服务业务结构13(四)创新制度政策,突破制度瓶颈13(五)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信用环境14六、总结15参考文献15Abstract&Keyword16中国农业银行S县支行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在我国,“三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将摆在党和政府悉数工作中的首要位置。然而,“三农”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在当前依旧无法获得及时的满足,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S县支行(以下简称“s县农行”)三农服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并借鉴国外金融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从中为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优化路径选择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将新时期农行三农服务金融支持的难题作为立足点,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分析S县支行三农服务发展现状及成因;(2)探讨国外金融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三农服务的启示(3)选择S县支行三农服务优化的最佳路径。【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服务;发展;路径选择引言面向“三农”,是基于国家整体金融战略布局,国家现代化进程,优化和加强国内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党和政府赋予中国农业银行的重要历史使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三农”服务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着重从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和保护农业、农村土地改革、构建农业经营的新系统、农村金融创新等方面,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明确方向。”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推进S县支行的三农服务,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本行三农服务发展的路子。本文通过对近年来S县支行三农服务发展状况及其成因的研究,并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为S县支行三农服务优化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配套性的措施,进而为S县支行甚至整个农村金融的发展的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此课题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为S县支行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空间。全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关于农村金融三农服务的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通过收集调研数据资料,在分析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概述。第三部分分别从管理,客户,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积极做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背景下的“三农”金融服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2-19(07).业务结构,制度,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对S县支行三农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总结了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运作模式及成果。第五部分在针对S县支行三农服务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别从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管理建设,业务结构,制度政策、信用环境等五方面提出优化路径选择的建议对策。一、农村金融三农服务的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外对三农服务的论述三农金融服务是全球金融业公认的难题,世界学者经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这三个影响全球金融体系构成的理论。目前,在这三个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金融发展论述,并提出了较多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文献和观点供以查阅与参考。比如:雅各布等(1998)认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合理的政策体系设计实现,进而能够对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结构进行调整。Modigliani&Perotti(1999)指出,若是外部投资者权利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法律体系,那么很难保证金融业的顺利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HowardMJones(2008)以印度一个乡村为例,分析得出根据农户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细分潜在客户群,对正规金融机构承担好扶贫责任有较大的帮助。这些参阅文献,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国情,并对比其中有研究意义的结论与观点,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二)国内对三农服务的论述我国是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家,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尚不完善。关于三农服务的发展成效与优化路径,国内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徐志勇(2002)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主要受资金、政策、农村信用环境、农户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财政部金融司(2010)认为,加快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开发多层次的农业担保业务、搭建合理的农户融资平台,能有效防范风险,利于保护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杜巍(2011)提出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不仅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另外,在推广农村小额贷款的同时,要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与管理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王勋、赵珍(2011)通过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既要关注经济增长受金融规模的影响,还要重视金融结构的作用。杜丽颖(2011)提出,为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权益,必须以法律形式来保障其权利和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快建设农村信用制度和农村信用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他们通过农村金融现状谈及发展成效,并从建设理念、管理模式、政策支持、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因此,中国农业银行要把握好国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和三农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机遇,充分将县域的资本、网络和专业优势利用好,在农村金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为农业与县域经济服务。二、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发展现状(一)S县县域概况S县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县。从1983年起至现在,全县的生态农业建设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成功走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先后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等称号。S县支行紧紧围绕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使命,就S县当前的农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本行新金融产品,尽全力去满足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注重加快构建服务三农的渠道建设,为农村地区打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而不断努力。(二)S县支行三农服务的发展状况1、三农服务的机构和覆盖情况目前,S县支行共有6个网点,其中包括4个县域网点,2个乡镇网点。另外,通过租赁的方式,在PA乡设立了自助柜员机网点。为更好地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和各类客户的便捷金融服务需要,S县支行三农服务事业部专门设立了三个“三农客户经理组”,它们分别是:管辖S镇、PA乡、X1.乡、JH乡和1.H乡的支行三农工作组;管辖1.M镇、GY乡的1.M分理处工作组以及管辖1.H镇、SJ乡的1.H分理处工作组。2、三农服务金融产品S县三农服务的主要产品是惠农卡和小额农户贷款。其中,惠农卡已成为农副产品付款交单、财政补贴基金、医疗赔偿基金等的最佳入账渠道。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全行惠农卡发卡总量64800张。授信农户小额贷款4537户,同比上年增加45户,授信金额13497万元,同比上年增加200万元。贷款余额9710万元:其中妇女创业贷款余额106万元;全年到期贷款14238万元,收回贷款14009万元,到期贷款收回率98.39%。S县支行利用这些三农金融产品,不仅满足了城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使他们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得到了真正的实惠。3、S县农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情况根据图1、2显示,近三年S县支行的贷款余额逐年下降,而到期贷款和收回贷款在2011年和2012年间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在2013年有所回落。这种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受到该行为提高贷款质量而将贷款总额控制在合理的量的影响。截止至2013年12月末,S支行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9710万元,比年初减少1163万元,虽然贷款余额有所减少,但是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从不良贷款形成的结构来看,S县支行实现了“双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217万元,比年初减少了112万元,而不良率为2.24%,比年初下降了0.79%。与整个G1.市区相比,S县农行支行小额贷款不良率比全市区平均水平低2.29个百分点,排在全市区第二位。图IS县支行农户小额贷款分类检测图(单位:万元)数据来源:从S县支行历年文献数据整理资料来源:S县支行历年文献资料整理图2S县农行农行小额贷款风险情况趋势图(单位:%)数据来源:从S县支行历年文献数据整理4、三农服务取得的成绩(I)S县支行利用县委政府大力抓117个行政村建设、发展和国家妇女贴息贷款政策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客户经理走村串户,开展调查。多年来,共计为5000多户农村家庭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2亿元,其中为230多户农村妇女发放贴息贷款1074万元。这些贷款用于水果种植、加工及购销,使得S县农业形成了水果规模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农村生态格局。(2)近年来,S县特种种养业不断发展壮大。S县支行为支持农户大力发展竹鼠、海狸鼠、淮山、葡萄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种养业,为400多户家庭发放贷款共计1300多万元,其中为70多户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农村妇女发放贴息贷款共计340多万元。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利于农民在农业经营中获得增收创收。(3)为加强电子服务渠道建设,打造出良好的农村地区用卡环境。截至到2013年,S县支行布放存取款一体机12台,自助取款机7台,自助服务终端8台,农银自助宝2台,同时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百货店和小超市、农资连锁店、新农保服务点、通讯部门营业网点、农业企业、合作社、合作写好、农村经纪人及村委会等渠道布防智付通数量386台,POS数量88台,转账电话578台,共覆盖全县117个行政村。这有效地解资料来源:S县支行历年文献资料整理资料来源:S县支行历年文献资料整理决了农村地区持卡农户办理农户小额贷款借还、转账、汇款、查询业务困难。此外,为实现现金流引导农民通过电话转账和现金转付,使农民“不出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4)S县支行与县城新农合办签订了协议,开办了以农行惠农卡为载体、农行转账电话系统为平台的代理农村门诊医疗收费业务,使农民朋友持农行惠农卡便可在各村医疗点刷卡看病。三、S县支行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管理能力不足人均管户多,管理半径大成为制约三农服务发展十分突出的共性问题。S县有9个乡镇,全行现有专职三农客户经理仅7人,分为三大组对管理农户的家庭基本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还款意愿进行全面地了解。根据数据的统计显示,客户经理人均管户高达400户以上,最高的将近100o户。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由于农户的信用观念不强,经常出现到期不还的现象,客户经理需要占用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对欠贷欠息的客户进行反复的催促。这导致客户经理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及时全面了解农户经营过程中发生亏损、转移贷款用途等信息情况,不能有效地履行贷后检查、贷后管理的工作职责。管户数量过多,在客观上超出了本行实际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致使许多农户小额贷款处于难以管理甚至无人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