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表格+导图】完全梳理.docx

    • 资源ID:1294949       资源大小:91.3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表格+导图】完全梳理.docx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表格+导图】完全梳理考题考向分析题干示例夕层规范答题话上I里光方竹月(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1.找准对比角度:弄清楚是形象、情感方面的对比,还是手法、语言方面的对比,有时考查角度会有所交叉,如考查塑造形象的方法对比(方法+形象)。2,对比内容要充实:分析作答时,要充分联系诗歌内容,言之有据o如手法要结合具体内容,形象对比要从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方面进行分析等。3.系统储备表达技巧等相关知识:如抒情方式的不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写景角度的不同(想象与写实、空间角度、色彩角度、感官角度),叙事技巧的不同,结构章法的不同等。系统储备相关知识,作答才能更有方向、更有条理。美(2022.新高考卷II)C项,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奈量(2022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中(2021新高考卷I)A项,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¾琶行并序比较接近。*(2019全国卷In)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能话(2018全国卷I)C项,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金(2018全国卷诏In)D项,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三,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老Ir(2022浙江身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不法上的不同。(6分)又形象比较对于诗歌形象的对比鉴赏,往往着眼于不同诗歌选用的同一意象(形象),但是这个意象又拥有不同的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内容。核心题点.突破增分策略考查角度1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比较1.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2 .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3 .看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1.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2.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考查角度2形象作用异同比较形象作用异同主要在写景、状物、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以利用的地方。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形象作用异同比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解题思路古代诗歌形象比较解题技法<,(1)分析意象的寓意,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X(2)诗人情感决定、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表现着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辙这两首诗都写了XX意象(形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XX的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XX,抒发了XX的情感kJ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满江红于湖怀古张孝祥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旅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通貂传,销锋镉。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注】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投降派主张宋金和议而被弹劾罢归期间。巴滇绿骏:指晋明帝所乘的骏马。老奸:指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渡江天马:指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备感凄凉,只有作者为于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B.“巴滇绿骏”四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王敦的嘲讽。C.下阕“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D.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A解析:“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倍感凄凉,只有作者为于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错,“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是说千百年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只是因为人们为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感到悲伤。(2)本词中的“销锋镐”,与过秦论中“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销锋镐”有不同的表达目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过秦论中的“销锋镐”意为销毁天下的兵器,以削弱百姓力量,意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本词中“销锋镐”意为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词人借“销锋镐”一词,表达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解析:题目要求就“销锋锅”这一事件(社会现象)对两文进行对比分析,答不同之处,答题点是“表达目的这道题目难度不高,答题思路: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分析统治者的政治意图,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过秦论是已学篇目,考查教材内容。过秦论中的“销锋镐”意为销毁天下的兵器,以削弱百姓力量,意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满江红于湖怀古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投降派主张宋金和议,“销锋锅'是罢兵投降的表现;诗人因反对投降而被弹劾罢归,自然对此表达出讽刺、愤懑的情感。二语言比较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主要看该词是否造境、写景、表情、传神等。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的考查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在高考中屡有考查。考查语言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的。核心题点突破1增分策略1.寻找语言比较鉴赏突破“4角度”2.古代诗歌语言比较鉴赏“2注重”从诗歌关键词句上进行比较,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心理或情感从诗歌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语言描绘更准确、更生动、更传神从诗歌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要注重找准诗歌关键词句。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次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要注重根据诗歌语境体会关键词句的内涵、特点、作用等1.审清题目精淮审题,首先要明确比较诗歌语言的哪一方面或哪个角度答题步骤(字词句比较题Z先理解诗歌有关“字词句”的表层义,再体会其深层义及其作用,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归纳出“字词句”特点、作用等的相同或不同之处2.分析归纳语言风格比较题先品味诗歌怎样用词、怎样运用句式,再总结诗歌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共同或不同之处。注意总结时要采用术语:如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清新明丽”“幽默讽刺”“沉郁顿挫”“悲壮慷慨”等来总结语言风格特点1:训练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咏芭蕉郑燮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咏春笋杜甫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产1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注】上番:初番、头回的意思,这里指新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郑诗前两句,以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生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B.郑诗第三句重在写景,寓情于景,将情具体化,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C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B解析:B项,“寓情于景”错误,应该是直抒胸臆。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2)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则大相径庭。试结合诗句作比较分析。答案:郑诗以芭蕉叶的生长情状比喻相思之情,最后着一“怨”字,直接抒发诗人相思的愁苦。杜诗在充分描写春笋的喜人长势之后,描述因春笋掩蔽阻隔而责怪主人不出迎(理解为“那些来欣赏竹林的人来这里,我都怒而不欢迎”亦可)的情形,着一“嗔”字,侧面表现作者心中之喜。解析:本题要求从表达情感角度对两诗尾句中的“怨”“嗔”字进行赏析。郑诗尾句“却教风雨怨秋声”,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怨”字直接抒情,而且怨情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杜诗尾句“客至从嗔不出迎”意思是客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他们。“嗔”字曲折委婉写出诗人对新笋的爱护之情,这种情感是侧面表现出来的。三技巧比较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构思(结构)。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都是为了达成诗歌语言形象、凝练这一本质的。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技巧比较。解答此类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不同的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有所侧重,表现手法作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在具体运用上也会有异同。核心题点突破J增分策略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比较鉴赏技法J-J知识储量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以及作用与表达效果。要注意甄别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甄别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修辞手法中的借代与借喻。思路点拨'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比较鉴赏技法答题模板要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是求同还是求异)、角度(是从哪个角度比较),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对效果的分析。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前诗运用了XX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感;后诗则用了XX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XX,抒发了××的情感。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O送朴山人归新罗闺尚浩渺行无极,云山过海半,波定遥天出,离心寄何处,颜扬帆但信风乡树入舟中沙平远岸穷目断曙霞东【注】朴山人:朝鲜国旅华隐士,生平事迹不详。新罗:朝鲜的古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诗是唐末荆门僧人尚颜所写的一首赠别诗。诗歌语言精练,用词工整,意境优美,借眼前之景含万里离别之情。B.首联是作者预想的一幅恢宏的海景画卷。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既然扬起了帆,就要相信风能把船送到目的地。C.颔联和颈联寓情于景,描写友人的航程。船只渐行渐远,随着友人离自己家乡越来越近,与送别之人便越来越远。D.尾联写离别后的怀想。山长水阔,别时不易,相见亦难。浩渺的大海既是对友人征程的实写,也是对别愁的形象表达。B解析:“扬帆但信风”中的“但”是"只”的意思,“信”是“听凭、任由'的意思。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表格+导图】完全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