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 资源ID:1284685       资源大小:49.9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海产品的年产量居于世界首位,约3000万吨,其中海洋捕捞量约100o万吨,海水养殖产量约2000万吨,这些优质的海产品对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牧场”这一新型的渔业模式近年快速发展起来,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运营,近海许多生境受损渔业水域已经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7年,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对海洋牧场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加强了科研和建设的力度,海洋牧场建设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开启了海洋牧场建设的新时代。一、“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由来1.“海洋牧场”的由来首先应弄清楚“海洋牧场”是怎么产生的。“海洋牧场”一词来源于日本。日本四面环海,人们自古以来喜食鱼、虾、贝、藻等水产品,尤其鱼和贝类是人们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日本渔业发达,机械化、信息化程度高,捕捞能力强,捕捞量处于世界前列。在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沿海工业开发、城市建设等原因,日本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许多鱼和贝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加上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衰退严重,近海渔业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解决渔业资源衰退问题,日本开始着力研究鱼和贝类等水产生物的繁育技术,大力发展“栽培渔业”,即通过向鱼和贝类的栖息繁殖场所放流人工孵化的鱼、贝类种苗,来增加资源量,维持捕捞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栽培渔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一些能蹲、媚科鱼以及鲍鱼等的资源量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增加,维持了近海渔业生产。同时,人工鱼礁建设、海藻场营造等鱼、贝类栖息地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取得了进展,加上陆源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使沿海生态环境开始好转,鱼、贝类生息场得到修复和增加,沿海的一些渔业资源得到了养护与增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设想能否可以像草原上放牧牛羊一样,在海洋里放牧鱼、虾、贝等水产生物,使渔业可持续发展呢?于是提出T“海洋牧场”的构想。“海洋牧场”提出后,人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展望,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海洋牧场”给予了想象和阐述。我国关于“海洋牧场”的理念可追溯至1947年,朱树屏提出“种鱼与开发水上牧场”观点,希望发展此类牧场以解决中国人的蛋白质供给不足的问题。曾呈奎(1979)多次提出发展中国海洋水产业必须走“农牧化”道路的观点。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冯顺楼发表开创我国海洋渔业新局面的建议一文,提出建设人工鱼礁。冯顺楼(1989)提出“要以人工鱼礁为基础,结合人工藻场、人工鱼苗放流,建设富饶美丽的海洋牧场”。之后,陈永茂等(2000)、张国胜等(2003)、杨金龙等(2004)对海洋牧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了统一海洋牧场认识,推动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事业规范发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研讨定义了海洋牧场,BP: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这个海洋牧场的定义,指导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同时成为我国海洋牧场技术标准和政策制定的依据。2.“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产生我国的海洋牧场技术研发与建设已有多年,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海洋牧场基础生态工程建设和水产生物苗种放流方面。中国未来的海洋牧场究竟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渔业管理者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与探讨。笔者在总结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海洋牧场团队的研究成果,于2009年提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和技术体系,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12年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基本理念与技术体系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所谓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种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生态健康、资源丰富、产品安全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体系包括生物生息场修复与优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增殖放流技术、鱼的行为驯化与控制技术、生态调控方法与技术、选择性捕捞技术、环境实时监控技术、海洋牧场管理方法与技术。要解决我国沿海海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在有效控制陆源污染、海洋过度开发、无序养殖与过度捕捞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渔业传统捕捞和养殖的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使我国的渔业生产和相关产业能够在修复或优化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开展,保障海洋可持续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水产品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升我国粮食和蛋白质安全及供给能力,这个新型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就是现代化海洋牧场。换言之,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集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渔业资源养护和产业融合发展为一体的可持续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渔业从传统生产方式转为现代生产方式的必由路径,是海洋渔业的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必然过程,是解决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可行手段。二、发展历史与现状1 .传统海洋牧场我国传统的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我国开始了人工鱼礁建设的研究与探索。1979年,广西北部湾海域开始投放人工鱼礁,之后沿海各省市相继开展了人工鱼礁试验性建设与研究。1984年,国家经委设立人工鱼礁项目,由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全国人工鱼礁技术协作组”,研究人工鱼礁技术与理论,全国沿海投放各类人工鱼礁28000多个,投放废旧渔船礁49艘,投石近10万立方米。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贝类及藻类的聚集、附着效果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量和渔获量明显增加。之后,由于缺乏资金等多方面原因,人工鱼礁的研究与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们对于对沿海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的担忧,人工鱼礁的研究与建设得以快速发展。2001年12月,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决议,广东省政府计划从2002年起用10年时间,在广东省的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按10%左右(约360万亩)的比例,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共100座人工鱼礁。通过人工鱼礁建设使重点海域、海湾的海洋环境质量得到恢复与改善,休闲渔业形成规模,渔获物中优质鱼的比例和规格明显提高,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等得到有效的保护,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从而把沿海海域建设成富饶的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计划投资8亿元。辽宁、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北、山东等沿海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人工鱼礁的建设研究。鱼、贝类等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开展了30多年,放流品种为各种鱼、虾、贝类,包括海参、鲍、海胆、海董、中国对虾等高值海珍品近百种,形成的增殖渔业对修复衰退的近海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5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建设海洋牧场200多个,面积近900平方千米,人工鱼礁区面积600多平方千米,投放人工鱼礁总空方量6000多万立方米。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活动,即对以往建设的人工鱼礁达到一定规模且产生明显效果的海洋牧场,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对获批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的人工鱼礁、海藻场、海草床以及环境因子监测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海洋牧场生态效应和信息化监测能力。截至2021年,农业农村部已批复建设7批共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休闲型海洋牧场,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事业单位负责建设与管理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增殖型和休闲型海洋牧场主要是由企业负责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经营性海洋牧场。我国北方沿海的海洋牧场多数以企业建设、管理运营为主,主要是增殖刺参、鲍、海胆等高值海珍品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其中一些海洋牧场兼有休闲垂钓及观光功能,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如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河北等地的海洋牧场;南方沿海的海洋牧场多以政府建设的公益性海洋牧场为主,生态效益明显,如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的海洋牧场。海南省的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晚,主要以政府建设、管理为主,多为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一些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效果明显,在海洋休闲观光和生物资源养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2 .现代化海洋牧场我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起始于2008年启动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立项。该项目由大连海洋大学主持,北京科技大学、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结合农业农村部948计划项目“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近海鱼类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海洋牧场科技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研究团队突破了人工鱼礁新材料及人工鱼礁海中设置方法、鱼礁区鱼的行为驯化与控制、环境因子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贝类增殖放流、环保型采捕渔具设计与制作等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基本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人工鱼礁生境优化技术、鱼的行为控制技术、增殖放流技术、环境因子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环境友好型采捕技术等,技术成果在黄海北部长海县海域和渤海湾东部海域集成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我国的第一项海洋牧场技术成果。2010201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高效海洋生态牧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这些海洋牧场研发课题的立项与实施使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研发从北到南开展起来,不断积累的科技成果丰富了海洋牧场技术体系,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更广泛的技术支撑。近些年,我国的海洋牧场科技研发平台与团队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大连海洋大学成立了我国首个以海洋牧场为研究内容的工程中心一一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由渔业资源与环境、捕捞、养殖、信息、机械、土木等领域的专家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成立了海洋牧场研究会(现更名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2017年,为了加强政、产、学、研的合作,推动海洋牧场产业的科学规范发展,大连海洋大学牵头成立了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同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成立了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201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20年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布了29个海洋牧场技术团队工作站。2021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揭牌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如侧扫声呐的人工鱼礁体积估算技术、海洋牧场环境信息综合监测系统设计技术、鱼类声学追迹方法与技术、海洋牧场可视化技术、海洋牧场多功能海上平台及监测设备等。近几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制定发布了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管理细则(农办渔(2018)66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工作规范(农办渔(2019)29号)等多个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文件,推动了行业标准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SC/T94162014)、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SC/T94172015)、海洋牧场分类(SC/T91112017)以及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40946-2021)等系列海洋牧场技术标准的制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