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篇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掌握易错生字词。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句子和景物,探究并发现小兴安岭的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小兴安岭春天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感受祖国大好山河。教学难点: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法,自学课文中描写夏秋冬的段落。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黑板,多媒体设备,纸卡,相关PPT和音频文件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情境导入,补充课题上课之前,教师展示展示茶山竹海,十面埋伏等照片。然后抛出问题“除了这些地方,大家还去哪些地方呢?”让学生发言,锻炼表达能力。上课铃响,教师总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处处是美景,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游玩(PPT1)。(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二,读课文,观图画1,教师分别请6个学生朗读课文1-6段,并分别指导读音。2,读完课文后,观察四幅图(PPT2),你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了吗?一图中是春夏秋冬的景色。请学生按顺序在黑板上贴彩纸。从图画的内容还能发现什么?-都有树木,小兴安岭的树木多。3,细赏小兴安岭的树木:(1)从红色字体“数不清,.,几百里,海洋”中寻找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一种类多,数量多。(PPT3)(PPT4)(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设计理念:在第1课时中已经对生字等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通过朗读,教师通过纠正错字错词,让学生加深印象,识记生字词。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教师通过“观图画”的设计,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三,细赏课文第2段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这绿色的海洋是怎样一枝一叶长起来的?1,细赏小兴安岭的春天:(PPT5)(1)自读课文第2段,圈出春天的景物。(2)品味句子与景物树木:抽出,嫩绿(PPT6-7)比一比:将“抽出”与“长出”做比较,通过体会“抽出”写出春天树木生长的速度非常快,感受春天树木的生机活力。小组朗读积雪汇成的小溪:(PPT8-9)听一听通过图片与音频展示,让学生感受积雪融化,小溪流动的声音,并发挥想象,将句子“小溪淙淙地流着,它好像在。”补充完整。小鹿:(PPTlo)树木发芽了,积雪融化了,小鹿也出来是赏春了。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的影子。写一写:(PPTII)照样子写句子,教师展示一二例句做示范,学生用“有的有的."写句子(3)再读课文(PPTI2)试一试:(PPTI3)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并尝试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天。(4)学法总结想一想:跟学生一起回忆刚刚是怎样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的一先读段落,再圈出描写的景物,再品味句子和景物,再读段落。(设计理念:教师以句,段为此环节的重点,细讲小兴安岭的春天,通过春天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总结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自主学习,感受不同季节的小兴安岭1,教师展示学习提示:(PPTl4)(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自由读文。(2)圈出你喜欢的季节里描写的景物,品味描写景物的句子。(3)同桌交流:你为什喜欢这个季节?(4)再次大声朗读你喜欢的季节所在的段落。2,学生自主学习读段落,圈出描写的景物,品味句子和景物,同桌交流,你为什喜欢这个季节?(设计理念:学生自学前,教师提出学习指导,让学生更加明确从哪里学,怎样学,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五,学习分享(PPTI5-20)1,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让他喜欢?2,请学生尝试用四字词语概括自己喜欢的季节。3,请喜欢同一个季节的同学一起读(设计理念:此环节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六,再读课文,体味情感1,学完春夏秋冬,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印象。2,小兴安岭给作者又留下了什么印象,展示第6段,作者觉得小兴安岭是什么?还是什么?一花园和宝库。3,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花园,是巨大的宝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向人们奉献了什么?所以作者赞美小兴安岭,喜爱小兴安岭,说它是花园,是宝库!(PPT21)4,小兴安岭那么美丽,那么富饶,像小兴安岭这样的地方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祖国山河壮丽,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的自豪啊!5,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感情再读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全班齐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篇2: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要求1、初步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在小兴安岭春天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请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这些景物。(相机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1)“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那么课文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思考、自由回答(只要是感受到树木发芽生长速度快,这样写更加生动形象)(2)你从“淙淙”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溪水欢快的歌声,生可自由回答)(3)教师引导:课文中的小鹿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看自己的影子的?(高兴)(4)你从哪一个词语感受到呢?(欣赏)二、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过渡:沿着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该走进夏天。(由学生答)1、咱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夏天。(学生推荐)2、一生读,其他同学思考:在夏天这个大花园里,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树木雾太阳野花)(1)树木这样茂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那些词?(密密麻麻/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2)生读“早晨,整个森林”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生读“太阳出草地上。”师: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宿舍的“舍”,读第4声,还有一个读(让学生说“舍”第3声,组词等)。师:这里把什么比着什么?(太阳金光比着利剑)(4)生读”草地上盛开着”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花儿正在比美)。三、讲读第4-5自然段师过渡: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葱茏茏,秋天和冬天也各具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下面的自然段,划出描写秋天和冬天特点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1)师:这里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呢?(“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则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生动形象)。师:落叶飞舞让你联想到什么?(彩蝶纷飞)(2)师:你知道吗,同一个“飞舞”在课文中还出现了呢?请读:“冬天师:从这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雪花飞舞厚雪没膝)四、总结全课,留下悬念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小兴安岭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欣赏了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那里的树木、积雪、小溪、小鹿,那里的白雾、太阳、草地、野花,以及那落叶、雪花飞舞的样子,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人们会说这是(指课题,生齐读一美丽的小兴安岭)那么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到小兴安岭中寻宝,在寻宝中领略小兴安岭的另一种美丽。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搜集小兴安岭的资料。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篇3: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黄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篇4: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室的生物角有盆蟹爪兰,非常美丽。远远望去,蟹爪兰的茎一顺儿朝下,就像一顶撑开的小绿伞,下面还绣着红色的花边。我走近去看,只见下面长着一段仙人掌,原来蟹爪兰是嫁接在仙人掌上的。蟹爪兰长着许多翠绿色的茎。每节茎都是椭圆形的,扁平的,非常光滑。茎的边上像锯齿似的。茎一节一节连起来就像螃蟹的脚。在茎头和节与节之间开着桃红色的花。有的花盛开着,花瓣有三四层,有的含苞未放,好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通红通红的。八、谈收获体会教师:这节课我们学完了,你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收获。【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整体感知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Q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根据学习需要和速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息”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并在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先带着学生学习“春天”一段,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三段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在学习前一段的基础上,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下一步自学做了尝试。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自学做准备。带着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这种板书式的图表,便于让学生看清文章的结构。为概括段落大意做好了准备。做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用重点句概括段意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篇5: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使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表达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前面我们已经欣赏T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想去吗?2、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看地图,感知方位。出发之前,我们得做些准备:小兴安岭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地图找找方向吧!(课件出示地图,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生说,师讲解: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北部,与大兴安岭、长白山都是我国重要的林区。2、观看录像,感知美丽。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师播放录像)3、生谈感受Q刚才老师看到大家看的那么专心,完全陶醉在其中。把你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生说师评价)4、生读课文,找中心句。小兴安岭的景色真让人陶醉。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找一找。挑生读中心句,师板书(花园宝库)5、理清顺序。在描写景色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生说师板书(春夏秋冬)三、品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同学们,在你的脑海中,你觉得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最多呢?(生说师出示课件欣赏)这里真是树木的海洋啊!你也感受到了吗?请大家认真的读第一段,从哪些词感受到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