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麻栽培技术.docx

    • 资源ID:1274933       资源大小:27.9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麻栽培技术.docx

    天麻栽培技术天麻GastrodiaelataBl.,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一、生物学习性天麻为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体不含叶绿素,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长约10厘米,直径34.5厘米,有不甚明显的环节。茎直立,圆柱形,黄赤色。叶呈鳞片状,膜质,长12厘米,具细脉,下部短鞘状。花序为穗状的总状花序,长10-30厘米,花黄赤色;花梗短,长23毫米;苞片膜质,狭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花被管歪壶状,口部斜形,长78毫米,基部下侧稍膨大,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于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较大,其基部在花管内呈短柄状;子房下位,长56毫米,光滑,上有数条棱。静果长圆形至长圆倒卵形,长约15毫米,具短梗。种子多而细小,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野生天麻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中贵州西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区林下。二、天麻种子萌发菌生物学特性天麻种子萌发菌属小菇属的4种真菌是紫箕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兰小菇(M.orchicola)、石斛小菇(M.dendrobii)、开唇兰小菇(M.anoectochila)。紫箕小菇用于天麻生产较早,石斛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最将。(一)形态特征1 .紫箕小菇菌丝半透明,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子实体散生或丛生。菌盖发育前期呈半球形,后平展,灰褐色。菌褶白色,离生,放射状排列。菌柄长0.33.1厘米,粗0.6厘米。抱子无色光滑椭圆形。2 .石斛小菇菌丝白色,担子果高522毫米,单生。菌盖直径36毫米,帽状或伞状。菌褶近直生、光滑、白色。菌柄中生、细长、中空,319×0.51毫米。担子棒状17.522X57.5微米,4抱,无色。泡子椭圆形。(二)生长发育特性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将感染了紫箕小菇的菌叶,置培养皿中保湿在海绵上,在25。C恒温培养40天左右,在白色菌丝丛中分化菌蕾,23天后发育成菌蕾,36天后菌盖平展,菌柄伸长,子实体发育成熟。小菇属的几种萌发菌的菌落、菌丝形态特征相似,菌落规则,菌丝白、气生菌丝发达,索状联合明显,菌丝生长旺盛,以石斛小菇生长最快。2 .腐生这类真菌多腐生在高山林间落叶上,对纤维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地面上的枯枝朽叶,感染这类真菌而被分解。天麻种子落在林地染此菌的树叶上,可侵入天麻种子使其萌发,故小菇属萌发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兼性寄生。3 .好气萌发菌好气,主要分布在林间透气性较好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层土壤中。4 .其他萌发菌对天麻块茎无侵染能力,只侵染天麻种胚基部细胞。(三)生长习性1 .温度萌发菌在15。C30。C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25。C菌丝生长最快,低于20。C或高于25。C菌丝生长速度减慢。2 .基物含水量一般适宜含水量为基物重量的100%200%,含水量过高萌发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3 .PH值最适宜的PH值为5.05.5,碱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4 .营养条件木屑与麦戴皮体积比为3:1的培养基适合萌发菌生长。基础培养基配比:磷酸氢二钾0.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2.5克、葡萄糖20克、麦获30克、维生素Bl10毫克,蒸锵水100o毫升。三、蜜环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一)蜜环菌形态特征蜜环菌菌丝体是由菌丝分枝交错形成,是此菌的基本结构。菌丝体又分菌丝和菌索。初生菌丝乳白色,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菌索是由无数菌丝结合在一起的根状物、幼嫩时为棕红色,有白色生长点,衰老时为黑褐色至黑色,无再生力。子实体丛生,菌盖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311厘米,蜜黄色;菌柄圆柱形:长412厘米,直径0.51.5厘米;菌环上位;抱子椭圆形,无色透明。(二)生长发育特性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子实体成熟后释放抱子于地面,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萌发出初生菌丝,进而转为次生菌丝和菌索。菌索表面有鞘包着,是蜜环菌适应不良环境的特殊结构,菌索有很多分枝,向周围蔓延生长,寻找营养,故它在林间分布广泛,在11月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可长出子实体,又释放出担抱子。2 .腐生,兼性寄生多腐生在林间的枯枝落叶上,又可寄生在活树上。3 .好气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生长旺盛。4 .其他发光蜜环菌菌丝和幼嫩的菌索在黑暗处会发出荧光。(三)生长习性1 .温度蜜环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0,最适生温度为25C,超过30。C菌丝停止生长。2 .湿度蜜环菌适宜多雨湿润的土壤,大气相对湿度为80%90%o3 .光线蜜环菌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照对蜜环菌生长有抑制作用。4 .酸碱度适宜的酸碱度为PH506005 .适宜的树种多种阔叶树适宜蜜环菌生长,但以壳斗科的茅栗、白栋、榔株等,与蜜环菌有很好的亲和力,最适宜蜜环菌生长。四、栽培方法天麻的繁殖方法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种子播种需要与小菇属萌发菌和蜜环菌两种菌共生获取营养;无性繁殖用初生快茎做种,只需与蜜环菌共生而获得营养。故需培养生产萌发菌种和蜜环菌种。(一)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需要有接种室、接种箱或超静工作台、接种工具;菌种培养室、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架;高压蒸气灭菌锅、电热干燥箱,紫外灭菌灯;菌种保藏用电冰箱;化学药品,试管、天平等。萌发菌和蜜环菌的生长发育都需从基质中摄取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生活。所用的培养基和段木将满足其营养需要。1 .萌发菌、蜜环菌一级菌种(母种)培养(1)分离材料的选择与收集:蜜环菌分离材料:菌索:可在林间树桩和枯树根等处采集棕红色的菌索,用靠近白色生长点生活力强的幼嫩部位为分离材料子实体;可在晚秋多雨季节,蜜环菌子实体出土时,采收新鲜、形态完整、健壮、无病虫为害、将要成熟的字实体。天麻块茎:可于46月份采集着生蜜环菌较多的天麻块茎。萌发菌分离材料:采收天麻种子发芽后的原球茎、兰科植物中的根部、诱导培养萌发菌子实体。用以上材料分离培养菌种,可用于萌发菌和蜜环菌复壮。(2)分离技术PDA培养基制备: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自来水100O毫升、pH56。将马铃薯切片,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100O毫升并放入琼脂加热,使之全部深化,最后加入葡萄糖,溶解后调节PH为56o然后将培养基趁热分装于试管内,经高压灭菌(1.5千克/平方厘米)30分钟。取出后按25度斜度放置冷却后接种。消毒灭菌:接种室灭菌,按每平方米用量计算:40%的甲醛溶液8毫升,高镒酸钾5克进行熏蒸。先关闭窗户,取甲醛溶液装入容器中,再放入高镒酸钾,人随之离开接种室,关闭房门,熏蒸1小时即可。熏蒸后应隔1天使用。接种时,先将各种器具放入接种室内,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即可工作。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分离方法组织分离:将蜜环菌索或天麻块茎,天麻原球茎,兰科植物的根分别用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切取需要的部份组织,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0.1%升汞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置于无菌培养皿内。将菌索等材料分别剪成1厘米长的小段或小块,在青霉素液(20微克/毫升)中浸片刻,用灭菌滤纸吸去表面附着水液,然后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25。C恒温培养,37天左右,开始分别长出白色菌丝和菌索。分离子实体时,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残存药液后,用灭菌滤纸吸净水珠,再用解剖刀从菌盖中纵向剖开了实体,在菌柄及菌盖交界处取其0.5厘米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培养。抱子分离:将开伞的子实体截去菌柄的下半部,用70%的酒精在菌盖表面及菌柄部分进行揩擦消毒,然后菌褶向下插在抱子收集装置的支架上。将支架放于无菌培养皿中,用钟罩或大烧杯罩住以收集抱子。抱子落于皿内后,用接种针挑取少许,接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3)菌种纯化培养:在培养基上最初分离出的菌种,再进行提纯培养以得到优良菌种,称作纯化。萌发菌选用菌落生长速度较为一致的菌丝体,用消毒的接种铲连同培养基一起切取菌丝,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培养,重复转接可获纯菌种。蜜环菌在培养基上接种点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选择其中生长旺盛而幼嫩的菌索,用接种铲截取长23毫米移入斜面培养基上,在25。C恒温下培养,菌索长满培养基后即为纯化的一级菌种。2 .萌发菌、蜜环菌二级菌种(原种)培养(1)萌发菌二级菌种培养:培养基成分:青桐、桦木等阔叶树的木屑70%、秋皮或米糠26%、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0.5%,加水适量。将以上成分充分拌匀,用手捏培养基可滴水为度,然后装瓶,在瓶中心打直径1厘米的圆孔,深达培养基2/3处。盖好瓶盖,高压蒸气灭菌(1.5千克/平方厘米)1小时,冷却后接种。在接种室内,将菌丝连同约蚕豆大小的母种,接于培养基的圆孔中,一支母种可接原中5瓶左右,盖好瓶盖后置25。C培养室培养。(2)蜜环菌二级菌种培养:培养基成分为阔叶树锯木屑3份,麦萩1份及小树枝段,水适量。制作时,先将手指粗的树枝截成长1.5厘米的小段,在水中浸泡12小时充分吸水,然后与锯木屑、麦熬拌匀、加水湿透,装入500毫升广口瓶中,每瓶装入树枝段5060段,以瓶容量的4/5为宜,再加水少量,盖瓶盖后高压灭菌(1.5千克/平方厘米)1小时,冷却后,接入母种,置于25。C恒温培养,30天45天蜜环菌丝和菌索可长满全瓶。3 .萌发菌、蜜环菌三级菌种(栽培种)培养(1)萌发菌三级菌种培养:取壳斗科植物落叶70%、木屑10%.麦萩15%、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1.5%、尿素1%、蔗糖1%、石膏1%,水适量。经拌匀后装瓶,高压蒸气灭菌(1.5千克/平方厘米)1小时,冷却后接入二级菌种,盖好瓶盖,移入培养室培养。(2)蜜环菌三级种培养:培养料和培养方法与二级菌种培养相同。在高压灭菌冷却后,每瓶接入二级树枝菌种1-2段,在25。C恒温培养30天45天,蜜环菌丝和菌索可长满全瓶,可用于培养菌枝和菌材。4 .菌种保藏(1) 一级菌种保藏:利用低温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的原理,当一级菌种长满试管后,用牛皮纸包扎好,放入0。C-4。C的冰箱中,每隔46个月转管培养1次。使用时,应从冰箱中取出先经适应常温后再转管培养,否则转管不易成活。(2)二级菌体和三级菌种保藏:二、三级菌种可在冷凉、干燥、清洁的室内保藏,室温宜制在06t,因蜜环菌在7。C8。C可缓慢生长,保藏期23个月。5 .蜜环菌枝培养菌枝皮薄、木质嫩、蜜环菌易浸染,生长快,菌枝是培养菌床和菌材的优质菌种。(1)菌种准备:应选用人工培养的三级菌种,野生蜜环菌索,蜜环菌优质菌材做菌种。(2)树种选择:多种阔叶树种的树枝可用于培养菌枝,但以壳斗科树种及桦树等的树枝最好。(3)培养时间:应根据需要,一般应在菌材培养期之前2个月进行。(4)培养方法:选择直径-2厘米的树枝,斜砍成长34厘米的小段。其次,挖长2米,宽1米,深30厘米的坑;坑底先铺1厘米厚湿润树叶,然后摆一层树枝,再放入菌种,在菌种上再摆一层树枝,盖一薄层沙土,以覆盖填满树枝间空隙为度。可依次堆放810层,盖10厘米厚沙土,再盖一层树叶保温保湿。一般2个月可培养好菌种。6 .蜜环菌材培养(1)菌种准备:菌枝是培养菌材最好的菌种。选择菌枝表面附着棕红色、幼嫩、有白色生长点、无杂菌污染的做菌种。也可用培养好的优质菌材作菌种。(2)树种选择:蜜环菌与壳斗科树种

    注意事项

    本文(天麻栽培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