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实施意见.docx
-
资源ID:1261273
资源大小:18.7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实施意见.docx
为进一步深化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按照纪委工作部署和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落实XX党委部署要求,聚焦“四风”和作风纪律突出问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抓落实,进一步营造橹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浓厚工作氛围,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重点纠治问题(一)集中整治政治意识不强、缺乏政治担当。着力解决实干意识不强、执行落实不力,理想信念不坚定,“两个确立”“四个意识”不牢固,对党不忠诚,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口无遮拦、妄议中央;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队伍整合改革和上级工作安排贯彻执行不力等问题。(二)集中整治责任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着力解决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尽其责,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缩,及队伍中“松、散、懒、推、拖”不良现象等问题。(三)集中整治服务意识不强、群众观念弱化。着力解决宗旨意识淡漠,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对待基层和群众态度生硬、简单粗暴、推倭扯皮,难办事、不办事;“放管服”改革力度不够、监督执法“一刀切”,损害营商环境和群众利益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四)集中整治进取意识不足、思想不够解放。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固化、思维方式僵化、精神状态懈怠、缺乏奋斗精神,与“全灾种、大应急”不相适应,思想理念转变跟不上打造职业化、专业化队伍的需求等问题。(五)集中整治创新意识不强、竞争意识不足。着力解决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刻、行动不到位,争先进位劲头不足、用力不够,定目标缺乏信心、抓工作缺少韧劲等问题。(六)集中整治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着力解决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工作不讲原则,办事不讲程序,法纪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严,玩忽职守、任性用权,随意变通、恶意规避和罔顾无视制度,谋取自身利益等问题。(七)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以会议落实会议,文山会海问题突出,习惯开会讲话、重“痕”不重“绩”、搞“形象工程”,赴基层调查研究不深入、官气十足、不接地气、虚报浮夸、脱离实际向基层发号施令、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三、整治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要持续深学细悟,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党课必学内容、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全年,通过组织书记讲党课、二十大代表宣讲、抄学二十大精神、依托党校组织轮训班等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二)认真自查自纠。对照七个方面重点整治问题深入查摆自身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形成整改清单,并将相关问题整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所有问题真改实改。()强化政治监督。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纪委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专项监督以及巡察整改“回头看”等工作,完成监督全覆盖,发现并处理一批对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坚决清除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中的“中梗阻”、“绊脚石”。(四)深化日常监督。纪委将与信访举报、财务检查、常态化督察、执法质量考评等职能部门建立联查联审机制,规范线索收集、移交、查办、整治流程,切实形成工作闭环,督促各级党组织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五)开展明察暗访。纪委将结合近年单位存在“四风”苗头隐患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内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紧盯领导干部“身边人”、办公场所、个人生活作风、“八小时外”等问题易发多发的地方和纠治“四风”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开展重点抽查;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明察暗访,对信访举报、检查发现、舆论关注的“四风”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六)推进制度建设。结合巡察审计以及近年来信访举报情况,对一些经常发生、基层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进一步织密扎紧制度笼子,补齐制度短板,解决制度空白、制度滞后、制度违规等问题。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弃而不用、束之高阁或凭感觉抓工作等问题。(七)整治突出问题。纪委将结合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XX等重点问题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各单位要开展1次专项自查,制定实用、管用、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堵塞管理漏洞;要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严格考核事项,杜绝非必要报送表格和材料。(八)强化警示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培训同部署、同落实,强化全体人员纪律规矩意识;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固化“廉政教育大讲堂”机制,队伍各级要通过邀请党校、纪监委等专家学者授课辅导,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丰富廉政教育手段,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九)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四风”问题盯住不放,采取挂牌督办、直查直办等方式一查到底,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加强对下指导,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准确定性、恰当处理,防止问责扩大泛化,处理畸轻畸重,坚决查处发生违纪违法问题不报、谎报、拖报或者不依纪依法处理问题。(十)深化结果运用。结合干部考察、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工作,了解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情况,并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以及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提醒,对问题线索依规依纪处置,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工作由纪委书记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把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立足本单位不同岗位职责分工,找准工作切入点,建立工作台账,高质量推进工作落实。要加强上级、本级和下级的衔接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精准监督执纪。要全面准确掌握“四风”问题新形势、新动向,从具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抓起,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要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问题多发频发,发现问题纠正和处理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精准处置,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又注意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健全长效机制。要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深入剖析典型案件,查找出现问题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制度漏洞,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研究制定治本管用的制度措施,形成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长效机制,在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上取得新进展。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加强和创新法院工作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要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到法院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就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真理的旗帜引领下,将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源泉动力,形成新时代服务保障法院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发展。一、树立公仆意识,深刻领悟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审判、司法政策、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必须始终保有和自觉坚持的底色。“人民至上”要求不唯书、不唯洋、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毛泽东同志认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强调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人民至上的高度理解,案件是否公正,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判断、社会公众的感受,而不能单纯以法官在司法审判中认为自己依法办案为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问题。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人民法院的政绩,必须由人民来评价。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人民法院工作的“尺子”“晴雨表”,要切实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让人民满意作为人民法院工作最大的政绩。要努力通过依法能动履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审判的公平正义。要深入分析哪些案件司法人员认为体现了公正、案件程序了结当事人却上诉不止,深入分析在文书说理、释法答疑、监督公正司法方面还有哪些不足。这是我们面临的突出实践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人民至上”不是口号,在每个时代、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内涵。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内涵更丰富、更高水平的需求,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内涵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反思司法审判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有没有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必须思考怎样努力跟上,适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做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实处,在司法理念、司法政策、司法实务中,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我们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着力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转变工作作风,做优服务暖民心,以“案件比”指标为牵引,减轻群众诉累。在立案环节让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在庭审环节尊重当事人发表意见的权利,让当事人、律师充分发表意见;在裁判环节增强文书说理,注重回应双方诉求,把采信证据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写清楚,力促胜败皆服;在执行环节穷尽执行措施,让申请人全程参与,增强对执行工作的认同;在信访环节树立“办信就是办案理念”,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当事人到中基层法院反映问题是对我们的信任”,把领导接访、释法答疑等工作做扎实,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二、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力量自信自立,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有的底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天翻地覆变化、取得举世嘱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续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适合中国国情。理论上认同、情感上认同、实践上认同,才能理直气壮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理有据讲清伟大变革、伟大成就得来的道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各有其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渊源,因此各异于他。我国作为五千年历史连绵不绝的东方大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法院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本质要求所在。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留下的宝贵经验,自信自立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貌。我们要从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法治史中汲取经验,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并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严守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用好,才能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做到精神上不缺钙,真正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