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倡议”与新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docx
“三大倡议”与新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内容摘要】自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性倡议。“三大倡议”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而且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中亚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中国应以全球赞展倡议为引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安全;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进而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走上更加稳定和友好的发展轨道,并保障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取得更多切实成效。【关键词】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中亚外交当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习近平主席从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分别聚焦发展、安全和文明三大议题,强调共同发展、普遍安全和文明互鉴,是中国新时代全球治理观的体现,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与重要组成部分。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双边关系不断加强。中亚国家也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坚定支持者,曾多次在不同官方文件中表示欢迎并认同“三大倡议”。2022年1月,中亚国家表示“支持并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同年6月,中亚国家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5月,在中国一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中亚国家高度评价并愿积极践行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事实上,“三大倡议”不仅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方案,更能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引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三大倡议”与新时期中国中亚外交之间的关联及其启示。一、中国中亚外交的巨大成就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三十多年来,中国中亚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经历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共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在双方均具有强烈合作意愿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迄今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的合作成果,这突出表现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安全互动和人文交流四个方面。第一,政治互信。在中亚五国独立后不久,中国便于1992年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自此双边关系稳步提升。截至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已全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均建立了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2012年11月到2023年12月,习近平共访问中亚国家12次,其中哈萨克斯坦4次、吉尔吉斯斯坦2次、塔吉克斯坦2次、土库曼斯坦1次、乌兹别克斯坦3次。中国重视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中亚国家同样珍视发展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自2019年6月托卡耶夫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以来,已访问中国3次;自2016年12月米尔济约耶夫担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来,已访问中国6次。元首外交作为重要的外交形式,使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牢固的政治互信基础。高层交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高水平运行。第二,经济合作。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中国与中亚国家进入了经贸合作的新时期,双边贸易逐渐开展,但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处于较低水平。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为4.64亿美元,贸易规模不大;其中,中哈贸易额为3.68亿美元,中乌贸易额为0.53亿美元,中土贸易额为0.04亿美元,中吉贸易额为0.36亿美元,中塔贸易额为0.03亿美元。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中亚国家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首次超过500亿美元,达到502.74亿美元,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近40%,而相较于1992年的贸易额增长近152倍。由此可见,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并逐渐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此外,中国还是中亚国家重要的投资国,双方投资合作持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累计约400亿美元;其中,对哈萨克斯坦投资214亿美元,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46亿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100多亿美元,对塔吉克斯坦投资30多亿美元。第三,安全互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亚地区趋于活跃的“三股势力”严重危害区域内各国的安全与稳定,促使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大安全合作的力度。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并与相关国家的内务、安全、边防和国防等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实施了多项打击“三股势力”的联合行动,通过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有效应对了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还与中亚国家共同采取措施,打击贩毒、武器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多次开展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2002年10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2003年8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举行首次多边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其后,联合军演逐渐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机制化、常态化的军事安全交流活动。此外,中国还与中亚国家积极开展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第四,人文交流。自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双方在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民心相通的基础相较以往更为坚实。自2004年以来,中国在中亚陆续开设了13所孔子学院;其中,哈萨克斯坦5所、吉尔吉斯斯坦4所、塔吉克斯坦2所、乌兹别克斯坦2所,并下设24个孔子课堂,目前在院学员数量超过1.8万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深受中亚国家民筮欢迎,中亚国家内部逐渐兴起“中文热”“中国热”。中国在土库曼斯坦虽未开设孔子学院,但土库曼斯坦国际关系学院、国立马赫图姆库里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开设了汉语课程。此外,2022年11月,中国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设中亚首家鲁班工坊,旨在帮助中亚国家培养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鲁班工坊也在其他中亚四国加快建设。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人数也日益增长,从2010年的11930人增加至2018年的29885人,年均增长率12.33%。此外,中国还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人文交流。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多年来,双方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关系,主要集中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安全互动和人文交流四个方面。中国与中亚五国外交关系的显著进展不仅在地区范围内树立了友好典范,也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段合作历程充分反映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国际合作中的可行性和实效。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发展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议题,强调共同发展。全球发展倡议与中国中亚外交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全球发展倡议与中国中亚政策的目标一致;另一方面,全球发展倡议与中亚国家的发展关切高度契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促进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即发展理念具有相通性,且地理上的邻近也便利了双方的合作。结合双方的现实基础与优势,中国与中亚国家可重点选择以下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一是以产能合作为核心,二是以民生项目为基础,三是以绿色经济为重点。(一)全球发展倡议与中国中亚外交的内在关联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与中国中亚外交具有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前者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各方面合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后者也充分彰显了全球发展倡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全球发展倡议与中国中亚政策的目标一致。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于为缓解甚至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方案,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下,发展不再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事务,而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中亚政策强调建设“繁荣的中亚”和“联通的中亚”,强调通过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加强全球发展合作、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中国中亚政策对中亚国家发展的关注,完全契合全球发展倡议中的共同发展理念。同时,全球发展倡议将互联互通视为重点领域之一,强调加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中亚政策对互联互通的强调,呼应了全球发展倡议对互联互通的重视。另一方面,全球发展倡议与中亚国家的关切高度契合。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提升民生福祉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努力目标。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发展思想与中亚国家关切的发展问题高度契合。自中亚五国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的GDP总量均实现了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中亚国家的人均GDP仍相对较低,2022年为4691.4美元,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仍较为落后。同时,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22年哈、土、乌、吉、塔五国的人均GDP分别为11243.7美元、7297.2美元、2255.2美元、1606.7美元、1054.2美元。其中,哈、土两国的人均GDP相对较高,而塔吉克斯坦的人均GDP最低,不到土库曼斯坦的十分之一。此外,中亚国家的失业率也较高。2022年,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失业率均为5%,乌兹别克斯坦的失业率为6%,吉尔吉斯斯坦的失业率为4.6%,塔吉克斯坦的失业率为7.8%o由此可见,中亚国家在发展问题上仍面临很多挑战。而全球发展倡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该倡议将助力中亚地区实现“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整个中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二)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实现共同发展方面存在现实基础,这为双方加强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发展理念具有相通性。中国始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发展理念较为相近,并对中国的新发展理念表示认可和支持。2021年3月,哈萨克斯坦通过2025年前国家发展规划和2025年前国家优先事项,将“公民福祉、体制质量和建设强有力的经济”确定为国家发展的三大优先事项。2019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提出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将绿色经济原则纳入经济结构性改革目标之中,力图实现经济绿色发展。2022年7月,该国又通过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创新发展战略,将创新视为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出要不断提高该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力争在2030年前进入前50名。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近年来也相继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将创新、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纳入国家发展目标。第二,地理上的邻近便利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与中国接壤,中国与这三国的边界线合计有3Ooo多公里。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天然优势。此外,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枢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与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共建“一带一路”,这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同时也使中亚国家能够依托中国市场,增加出口,从而有力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积极对接。2023年5月,中国与中亚国家发表了中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