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红壤改良利用的指导意见.docx

    • 资源ID:1255048       资源大小:10.8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红壤改良利用的指导意见.docx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红壤改良利用的指导意见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厅机关有关部门,厅属有关单位:我省红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达70%,是全国面积比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红壤地区。红壤因其自然特性“酸、瘦、板、蚀、旱等症状频发,成为制约我省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加强红壤改良利用,提升红壤区综合产能,对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意义重大。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聚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强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科学开展红壤改良利用,助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二)基本原则一一突出重点、聚焦产能。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的理念,立足江西实际,以红壤区为重点,加强培肥改良,促进地力提升,持续提高耕地综合产能。一一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立足不同区域红壤区现状,区分主要障碍因子,综合采取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红壤改良治理,持续改善红壤区农业生产条件。科技赋能、节本增效。加强基础科技研究,推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相结合,集成创新红壤改良利用技术模式,推动研究成果落地推广应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红壤区持续推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千方百计调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积极性,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目标要求到2025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61以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以上,酸化耕地治理区土壤PH值平均提高0.2个单位以上,红壤改良技术模式研究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51以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以上,酸化耕地治理区土壤PH值平均提高0.5个单位以上,红壤改良技术模式研究应用取得显著进展。二、重点任务(四)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对全省耕园林草地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全面摸清红壤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红壤质量及其障碍因子,研究分析红壤变化趋势及原因,开展红壤改良利用专题评价,指导红壤区农业生产因土施肥、因土种植、因土改土,为分区分级分类推进红壤改良利用提供支撑,推动红壤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五)强化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进国家土壤质量进贤观测实验站等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落实建设运行维护资金,加密布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市、县耕地质量监测点,推进建设省级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推进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升红壤质量监测评价水平。完善耕地质量调查和变更评价机制,扎实组织开展耕地质量年度调查和等级变更评价,更新县域耕地质量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定期发布全省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对照国家下达新一轮规划建设任务,聚焦“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目标,一体推进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确保到2025年、2030年全省分别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79万亩、3330万亩,分别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5万亩、793万亩,进一步提升农田灌排条件和宜机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内容,严格保护耕作层,在项目建设资金中安排不超过200元/亩的土壤改良资金,采取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结合深松、旋耕等机械化措施,全力提升建成项目区耕地质量。落实江西省高标准农田(旱地)建设指导意见(赣农字(2022)66号),积极挖掘旱地建设潜力,支持旱作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七)加强酸化改良治理。结合红壤自然特性,聚焦pH<>(八)提升土壤有机质。因地制宜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有机肥还田和异地覆盖还田,并结合种养业特色,推广“秸-菌-肥“秸-饲-肥“秸+养殖粪污-沼-肥等秸秆循环回田技术模式。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在12个县(市、区)整县开展分类就地消纳、就近还出补奖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模式,促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集成配套技术,多元替代减少部分化肥投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因地制宜推广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建立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三、保障措施(九)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加强红壤改良利用摆在耕地质量建设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认真实施。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推动落实红壤改良利用财政经费。(十)强化资源整合。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酸化耕地治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和资金,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施策,优先选择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推进实施,发挥项目叠加效应,打造一批红壤改良利用样板区。(十一)强化科技支撑。依托农技推广及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突出红壤改良利用相关机理性、应用型技术,围绕农艺、微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技术模式定量化、标准化,指导分区分类开展红壤改良利用。加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推动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同步改善红壤耕地内在质量、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探索形成一批红壤改良利用典型模式。(十二)强化队伍建设。充分挖掘省内外现有人才资源,探索建立我省红壤改良利用联盟专家委员会,强化专业支撑,为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支持。建强农技专家队伍,健全专家包片指导服务机制,指导帮助基层科学开展红壤改良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红壤改良利用的指导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