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1248046
资源大小:14.4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深入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docx
关于深入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全方位深入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遏制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因未佩戴安全头盔致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力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深入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县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按照“党政主导、部门参与、依法公正、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全面规范摩托车、电动车通行秩序;严厉打击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载人骑乘多人违法行为,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80%以上的工作目标,确保全县2023年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起数双下降10%,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载人骑乘多人交通违法发生率明显下降。二、工作措施(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1.统一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把“佩戴安全头盔”守护行动作为2023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作为平安建设和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载体,作为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盯紧盯牢盯实“佩戴安全头盔”守护行动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地,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及驻县有关单位)2强化守法意识。各乡镇、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干部职工自觉执行和遵守相关规定。公职人员严禁购买、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摩托车、电动车,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应规范佩戴安全头盔,严禁逆向行驶、闯红灯、违法载人载货、加装雨篷(伞),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带头规范、文明、有序停放车辆,不占用消防通道。(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及驻县有关单位)3 .密切协作配合。县道专委要充分发挥牵头统筹作用,与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各乡镇、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保持密切配合,高频联勤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实效。(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及驻县有关单位)(二)加强宣传引导,筑牢安全意识。4 .加大宣传声势。结合“七进”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面对面”宣传作用。坚持传统式和现代化相结合,加强横幅、标语、海报、展板、宣传单等传统实物和“播、报、视、网、端、微”全媒体应用,线上线下多平台多途径宣传。积极采用“视频巡查+扩音器”远程喊话等形式开展路面宣传劝导,持续营造宣传声势。(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5,拓宽宣传阵地。发挥车管所、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窗口、执勤执法站点等交管宣传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村(居)委会、社区要用好社区宣传橱窗、农村宣传墙、大喇叭等手段,将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生活。用好道路交叉口、道路沿线等醒目宣传位置,加强路面诱导屏等宣传设备应用,加强路途中宣传提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6创新宣传形式。注重收集“安全头盔”保护生命的正面典型案例,利用群众身边的案例增强教育效果。以增强作品感染力、提升群众认同感为目标,充分考虑年龄、职业背景等因素,差异化制作宣传标语、口号、推文、海报、短视频、宣传片、纪念品等,形成“字-图-文-频-物”立体宣传素材体系,直白清晰传递安全知识。(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7,丰富宣传内容。在开展“佩戴安全头盔”主题宣传的同时,同步做好摩托车电动车“戴头盔、守信号、靠右行、限两人、有牌证、不逆行、不乱停”等宣传。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地区宣传阵地规范化建设,让宣传队伍“动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提示标牌“立起来”、显示屏幕“亮起来”,把宣传教育、警示提醒送到田间地头、村前屋后,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三)加强执法劝导,促进习惯养成。8 .加强违法查纠。要以城乡环境整治和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推动全面整治和精准打击相结合,坚持显性用警威慑,严查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切实形成高压严管态势。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入路面一线,采取常态固定守点和日常动态巡逻相结合方式,加大国省道、县乡道及城市主次干道等重点路段管控力度,严格把好出门、出村、出镇、出城“四关”,营造严管重处的整治氛围,督促驾乘人员自觉遵法守规,文明出行。(责任单位: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9 .开展统一行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每月逢10日、20日为集中统一行动日,市县同步、联勤联动,以摩托车、电动车未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为主,同步严查摩托车酒驾醉驾、无证驾驶、涉牌涉证,电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等重点违法,并邀请新闻媒体记者随警报道,全力营造严管严控、严查严处的强力声势。交管部门要加大摩托车、电动车未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的电子警察抓拍及曝光力度,利用“两微一抖”持续曝光非现场发现的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10 .强化源头监管。住建、城管等部门要督促管辖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务工人员文明交通安全教育,将务工人员上下班交通安全纳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范畴,要求施工单位对在建工地务工人员自有摩托车、电动车上牌和头盔配备情况进行摸底,在工地醒目位置张贴“佩戴安全头盔”交通安全宣传海报,要求每位务工人员签订承诺书,督促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头盔,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各乡镇和交管等部门要安排专人走访辖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督促制定未佩戴头盔禁止出入厂区规定,严格落实门岗检查;设立专项资金,采购安全头盔等作为劳保用品发放给有需要的职工。市监部门要推动摩托车、电动车经营户,积极推行“买摩托车、电动车送头盔”模式。交管部门要购置一批头盔,面对60岁以上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免费发放。(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市监局、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四)推动协同共治,强化示范引领。I1.重点单位示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广泛开展“佩戴安全头盔”文明倡议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党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公务摩托车、电动车使用管理规定,严禁公职人员、执法队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严防因此引发负面舆情。以学校、单位、小区、厂区等为重点,分类测评通报安全头盔佩戴率,表扬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将安全头盔佩戴工作纳入县级绩效考核和督查内容,交管部门要定期将涉及公职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等显性违法抄送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将公职人员违法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压实行政企事业单位监管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12 .重点行业示范。商务、交通、公安等行业主管部门要以快递、外卖、代驾等运营企业为重点,督促其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行业记分管理制度,确保骑手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督促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随车提供安全头盔,并及时检查完善;未随车配备安全头盔的,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事故和违法多发的骑手,一律纳入“黑名单”,抄告即时配送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企业,实行全行业禁入。(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13 .校园安全监管。依托“小手拉大手”,教育部门要向全县学生及家长发出“佩戴安全头盔”倡议。交管部门定期向教育部门通报学校师生及家长安全头盔佩戴情况,明确范围、划定区域,对学校头盔佩戴率进行排名通报,将责任压实到学校、班级。(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14 .深化联合惩戒。交管部门要加大对共享电动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的劝导力度,及时将未佩戴安全头盔情况抄送城管部门,联合推动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采取联合惩戒措施,限制驾驶人骑行。(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公安交管大队,镇人民政府)15 .加强劝导引导。各村(居)委会、社区要推动停车场经营单位、小区物业发挥劝导作用,把好出门关。要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内部人员管理,把好入厂关、出厂关;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要督促驾校加强“佩戴安全头盔”教育,把好新驾驶人源头关;县委宣传部等部门要发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共同加强路面劝导;针对交通违法行为偶然性、随意性的特点,农村派出所、“两站两员”“路长”“一村一辅警”等人员要加大劝导力度,及时劝阻显性违法,切实有力提升安全守护行动工作质效,有力稳定全县交通安全形势。(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16 .加强研判分析。县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每月开展一次测评,表扬整治力度大、头盔佩戴率高、安全防护效果好的先进单位,视情挂牌督办活动力度小、头盔佩戴率低、安全防范效果差的落后单位。公安交管部门要视频巡查、实地测评安全头盔佩戴率,及时汇总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亡人事故情况,每月分析研判、通报规律特点,督促加强重点时段、路段管理。(责任单位:县公安交管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三、工作要求(一)精心组织部署。开展全县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遏制伤亡事故多发势头、稳定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具体举措。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全县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县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扎实做好“佩戴安全头盔”守护行动,切实发挥头盔防护作用,减少交通事故伤亡。(二)细化工作举措。各乡镇、各部门要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责任,统一思想,认真研究部署,加强组织推动,采取超常措施、超常手段、超常力度,挂图作战,清单化、项目化、专班化推进整改工作,确保形成声势、取得实效。要借助平安建设、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等载体活动,推动将“佩戴安全头盔”守护行动整治纳入专项整治考评体系,推进工作开展,取得实际成效。(三)强化督查通报。县道专委要定期研判分析各地头盔佩戴率情况,及时调度、通报各乡镇、各部门整治工作情况。要适时组建检查组督导推进,对工作不力、进展滞后、成效缓慢的乡镇和部门将进行挂牌督办,约谈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