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方案设计书.docx
X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技术设计书XXXXX二。一四年X月X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长春伟业测绘有限公司网址:总经理:XX总工程师:编写者:王彪审查者:编写日期:二O一四年X月目录一、概述77(一)项目区概况77()1.lIA)6*77二、作业依据88(一)政策及法律法规依据88(二)技术依据99三、主要技术要求Illl(一)数学基础Illl(二)主要精度要求mi四、设计方案1212()1*1212(二)前期工作准备及人员准备1313(三)调查底图与调查表的制作1414(四)外业入户权属调查15151. 调查内容15152. 实地权属调查19193. 调查成果确认19194. 调查成果移交2020(五)内业矢量化及属性信息上图20201 .图形矢量化及调查属性上图20202 .外业权属调查表录入20203 .调查图、表排错20204 .入库前的准备2020(六)成果审核公示21211. 初步调查成果审核21212. 制作公示成果22223. j,'>¾22224. .TE22225. 第二次公示2222(七)制作宗地图并颁证22221 .完善土地承包合同22222 .申请23233 .制作承包地宗地图23234 .建立登记薄,制作经营权证书23235 .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323(八)建立数据库及面积汇总23231 .与周边各标段数据的接边23232 .再入库25253 .检查JTTS善数据库25254,量算面积及面积汇总2525(九)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2525(十)验收2626(H-一)资料归档2626五、质量管理2727()目j'»2727(二)质量保证措施2727六、人员设备配置及工作计划3030(一)建立项目部3131(>)人贝配置及职能31313232(三)设备配置.(四)分阶段工作安排及工期3232七、安全措施3333八、成果资料3434(一)土地确权登记成果3434(二)文字成果3434(三)其他图件成果(纸质、电子数据)3535(四)数据成果3535(五)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3636九、主要问题及要求处理办法3636(一)特殊人群的处理3636(二)国土方面3636(三)林业方面3737(四)水务方面3838(五)特殊地块3838(六)农户及共有人应提供的资料方面3939(七)承包农户签字捺印确认方面4040(八)确权登记过程和成果的公示方面4040(九)具体作业方面问题处理4040十、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附录A发包方编码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附录B承包地块编码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概述(一)项目区概况XXX地处XXX(二)主要工作内容我公司负责对39个乡镇进行确权登记,国土二调面积XXXX万亩。1 .收集整理资料;2 .开展技术培训;3 .入户调查并上图,并对初步成果进行公示;4 .制作承包地地籍图、农户承包土地示意图等;5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6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二、作业依据(一)政策及法律法规依据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节选);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l号)(节选);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0 .土地登记办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12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15 .XXX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二)技术依据1 .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技术规程(农业部丹东会议研讨稿);4 .省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规范;5 .XXX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试行);6 .地籍调查规程(TDT1OO12012);7 .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8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0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1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1992);1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4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2-2010);1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15968-1995);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编码规则(农业部丹东会议研讨稿);17 .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库数据库规范(农业部丹东会议研讨稿);18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9005-2009);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20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21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22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23 .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规范(试用);24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试用);25 .国土资源信息专用标准规则(试用);26 .土地管理档案目录数据库标准(试用);27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28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29 .X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三、主要技术要求(一)数学基础1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高斯-克吕格的3。分带。XXX在3。带第XX带和第XX带内,中央子午线分别为XX。和XX。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 .成图比例尺农村承包土地调查底图全县采用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二)主要精度要求地籍图上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界址点类别比例尺点位中误差(m)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m)明显界址点1:10000.300.301:20000.600.60隐蔽界址点1:10000.450.45界址点类别比例尺点位中误差(m)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m)1:20000.900.90四、设计方案(一)工艺流程(二)前期工作准备及人员准备1 .成果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I)收集背景资料,如XXX等,用于了解项目区自然和人文等背景情况;(2)收集各级政府关于承包地确权的政策文件、要求等;用于了解总体政策要求和地方的具体政策要求;(3)收集二调数据库及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用于图件制作和承包地面积量算与汇总的对比的依据;(4)收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资料,用于确定承包地块是否为基本农田;(5)收集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用于确定承包地块肥力等级的情况;(6)收集二轮土地承包资料,包含以村、组为单位,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台账、登记簿、调整变更情况、土地流转情况、其他方式承包情况等相关信息和资料,以便形成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7)收集户籍信息资料;以便掌握户主和共有权人姓名、性别、年龄及相互关系等基本情况;(8)收集其他方面资料,如各类行政范围界、申请书、委托书等。用于确定项目区工作范围及此次承包地确权所需的相关资料。2 .技术人员技术培训针对XXX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相关技术要求,培训技术人员,对作业流程,作业方式,工作态度等进行统一培训。(三)调查底图与调查表的制作1 .制作调查底图外业调绘调查底图采用XXX省测绘院提供的分辨率为0.08米、比例尺为1:1000的数字正射影像(DOM)。在DOM上套合最新确定的行政界线,并将村组名称等套合到DOM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根据村民小组面积大小情况,按1:10001:2000比例尺分幅打印出图,形成外业调查工作底图。2 .制作权属调查表根据收集的承包合同、土地台帐、登记簿、农户信息等资料,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制作如下表格。(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调查表(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归户表(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调查表(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公示表(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户主声明书(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户主委托书8 8)XXX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承包地块互换协议书(9)集体机动地(四荒地)承包经营协议书(10)数据汇总表(到乡镇、村、组)(四)外业入户权属调查9 .调查内容(I)发包方调查发包方的调查以收集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和其它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发包方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的名称和负责人姓名等信息。发包方按以下情形确定: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