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方案.docx
-
资源ID:1240971
资源大小:75.29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新时代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方案.docx
关于新时代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步伐,现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按照“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区为目标,以特色农业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为抓手,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建成一批特色明显、链条完善、融合度高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全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作出更大贡献。二、目标任务(一)建设一批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到2025年共建成县青梅产业示范区、县皇鸽产业示范区、县雷平镇中禾恒瑞生态养牛示范区等3个以上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县青梅产业示范区:青梅产业示范区规划青梅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其中以榄坪乡武姜村为核心区规划面积9600亩以上。拓展区青梅种植面积约100OO亩,主要包括先明村、先力村、榄坪社区、那遵村等村屯。辐射区种植面积30000亩,核心区和拓展区北面乡镇青梅宜种区,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青梅产业分布。成功引进溜溜果园集团,推进青梅加工项目,实现年收购本地青梅鲜果1万吨以上,力争到2025年加工青梅6万吨以上,青梅种植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采取“青梅种植一旅游观光一青梅加工一品牌销售”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形成可借鉴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示范区带动各脱贫村和脱困户发展青梅产业,助推产业脱贫。示范区利用青梅林间空间发展“林一药”“林一菜”模式,开展林下草珊瑚与砂仁、林下冬瓜种植,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提高林地综合产出效益。2 .县皇鸽产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种鸽存栏18万对以上,肉鸽年出栏约288万羽以上。皇鸽产业示范区由养利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形成产业闭环,提高皇鸽产业的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示范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合作联结模式,通过产业收益分红、提供就业、合养、技术服务、收购农产品、免费提供肥料等方式,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带动农户发展肉鸽养殖脱贫致富,实现振兴乡村。示范区已整合各类资金,建设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建有下雷、那岭、桃城等3个基地,每个基地都有鸽子养殖大棚、培训中心、管理综合楼、饲料房,购买自投料机、孵化机等先进设备。下一步,增加建设实验室和孵化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养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化屠宰、分割、包装等生产线,建有低温仓储、交易展示、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打造鸽产品品牌,结合我县全域旅游大环境,全面拓展鸽美食、农家乐休闲旅游等附加产品,在各旅游景区开设皇鸽主题餐厅。3 .县雷平镇中禾恒瑞生态养牛示范区:项目位于县雷平镇怀义村,项目占地面积580亩,项目划分为现代生态繁育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综合管理区、文化展示中心等“三区一中心”主要功能区域。项目建设牛舍30栋,其中建设后备舍7栋、带犊母牛舍6栋、空怀妊娠舍15栋、产房2栋。养殖存栏规模100OO头,常年在场养殖繁殖母牛6700头,后备青年母牛3300头,年出栏牛5500头。当前存栏安格斯牛5373头。项目基础设施总投资约9532.07万元,打造从配种、养殖到销售全产业链,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辅助生产区设施包括门卫室、消毒更衣室、机械库、原料库、兽医室。养殖场建成投产达产后,每年可为周边群众提供约50个以上常年务工岗位和50个临时务工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46万元。同时,养殖场每年需要甘蔗尾叶、青贮玉米等青贮饲料约5万吨,因青贮玉米比传统玉米种植方式可提前收获1个月左右,生长期约90天,群众可以自发的考虑如何在闲置土地上多种小季农作物,推动落实“粮改饲”政策,实现种植模式多样化。(一)升级一批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到2025年,对县德天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县明仕田园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县正邦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等3个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提档升级。1 .县德天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涉及恩城社区恩城街、邑隆屯、弄隆屯和陆榜村叫汉屯等2个行政村4个自然屯,结合示范区资源分布、道路交通、功能定位、将示范区分为“一带二园多片区”。一带:以生态乡村和生态绿道为轴,以河道为环,串联示范区的各个区域以及恩城河两岸观风光带。二园:凤凰岭名优水果示范采摘园和小玲珑农耕文化园。多片区:星级农家乐休闲区(岂隆、叫汉、弄隆)、9个优质水果种植区(香蕉种植区400亩、西贡蕉种植区300亩、龙眼种植区300亩、火龙果标准种植区200亩、葡萄种植区460亩、优质火龙果种植区400亩、柑橘种植区150亩、柠檬种植区150亩、优质葡萄种植区150亩)、恩城水上古镇花卉种植区200亩、土司摩崖石刻文物区。规划以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引进公司企业,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葡萄、香蕉和火龙果为主打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成集引进、研发、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德天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2 .县明仕田园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位于堪坪乡芦山村板或屯到谨汤村公路沿线,涉及4个村20个自然屯,面积总共4088亩。结合示范区资源分布、道路交通、功能定位、将示范区分为“一轴一带四区三园一小镇”。一轴:打造芦山检查站至明仕山庄沿线10公里田园风光景观轴;一带:明仕河漂流观光带;四区:综合服务接待区、花映稻香区、山水田园度假区、喀斯特风貌观光区;三园:稻作文化观光体验园、乡村乐园、立体循环种植示范园;一小镇:堪坪风情小镇。根据区域特点着力打造各有特色浑然一体的多个现代农业生产及休闲旅游示范片区。3 .县正邦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核心区位于雷平镇怀阳村,养殖生产规模为年存栏祖代种猪2400头、二元母猪18000头,年出栏断奶仔猪40万头、商品育肥猪20万头。规划面积3000亩,分为“一链四区一中心”:生猪育种自繁自养产业链、现代生态养殖区、环保处理区、综合管理区、饲料加工区、文化展示中心。一是生猪育种自繁自养产业链:按照“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规划,搭建面向东盟的国家标准化生猪育种体系,建设以怀阳村孔隘屯为核心种猪场、怀仁村逐穷繁殖场、怀阳内营育肥场、怀阳村婆定育肥场,不断提高市生猪核心种源自给水平,打造生猪育种全产业链大县。二是现代生态养殖区(2270亩):按照养殖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标准化、养殖环境生态化、养殖饲料微生物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和养殖投入品无害化等“六化”进行建设,示范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生态化养殖,为示范区及周边地区发展生猪养殖提供健康稳定苗源。三是环保处理区(530亩):通过环保设施集中处理养殖场产生的养殖废弃物,培育粪污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统筹种养布局和规模,变废为宝,综合循环利用。四是综合管理区(50亩):主要承载园区的管理服务、科技培训等功能,主要布局生产经营部、中央厨房、防疫隔离部、动物防疫检验实验室、物联网总控室,建设高度智能化的数字生猪养殖。五是饲料加工区(120亩):为推广应用生物饲料,规划在工业园区建设生物饲料加工厂1座,主要生产猪用生物饲料,除满足公司饲料需求外,还供给给其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和农户。六是文化展示中心(30亩):用于展示示范区总体规划、示范区建设主要成就、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等。三、主要工作(一)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及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强化与国家或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高等院校等挂钩联系机制,示范推广全国乃至全球最高端农业技术,加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创新与转化应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先进生产力、最先进生产模式的展示窗口和依托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装备农业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科技设备和生产设施装备水平,努力实现生产工厂化、装备设施化、控制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和全程智能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打造智慧农业,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化、数字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面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县大数据发展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三)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强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地位,培育和引进央企名企大企、国家级龙头企业、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土地托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形成龙头带动、链条完善、集约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群。支持国有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组建农业企业集团领建示范区。(责任单位: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四)建设绿色生态基地。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和国际通行的农业操作规范,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落实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集约化生态种养殖模式和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现代生态种养殖模式,不断提高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市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五)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发挥种业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种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农林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作物、林草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和农林草畜禽优良品种,主推优良品种、优势品种、获奖品种、富集硒元素品种,推广良种良法,力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六)升级主导产业体系。延伸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链,完善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引导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对产业融合度高、投资大、具有良好示范效应并纳入重点发展范围的优势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实现农产品减损增效,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配套建设冷库、烘干房等加工设施设备,力争建成具备低温仓储、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桃城华侨农场等)(七)拓展“现代农业+”融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