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背诵知识点汇总.docx
-
资源ID:1227785
资源大小:79.70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背诵知识点汇总.docx
目录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背诵知识点汇总(一)1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第i课运动与力1第二课小球的运动1第三课运动的形式2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2第四课声音的产生2第五课声音的传播3第六课声音的变化5第七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5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6第八课探索地球6第九课认识太阳7第十课登上月球8第十一课月相的变化9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11第十二课种辣椒11第十三课不同环境下的植物12十四课调查家乡植物13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14十五课养蚕14十六课动物的“家”14第十七课生物和非生物15第六单元电的本领16十八课灯泡亮了16十九课导体和绝缘体17第二十课安全用电19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20第二十一课设计小台灯20第二十二课制作小台灯20第二十三课太阳能小台灯21实验汇总21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背诵知识点汇总(二)29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29第1课运动和力29第2课小球的运动29第3课运动的形式30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30第4课声音的产生30第5课声音的传播31第6课声音的变化32第7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32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33第8课探索地球33第9课认识太阳34第10课登上月球35第11课月相的变化37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37第12课种辣椒38第13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38第14课调查家乡植物39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40第15课养蚕40第16课动物的“家”41第17课生物和非生物41第六单元电的本领42第18课灯泡亮了42第19课导体和绝缘体43第20课安全用电45第七单元设计制作小台灯46第21课设计小台灯46第22课制作小台灯47第23课太阳能小台灯47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背诵知识点汇总(一)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2 .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物体或参照物而言的。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4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5 .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6 .简答题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1)小球击倒矿泉水瓶(2)用锤子砸核桃(3)用石子击穿纸(4)用橡皮把沙堆砸出个坑第二课小球的运动1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运动轨迹幅度指运动动作范围大小,用角度来衡量。3 .运动轨迹形式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是身体特定的一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曲线运动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4 .物体的直线运动类型有:(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3)往返直线运动物体的曲线运动类型有:(1)平抛运动(2)斜抛运动(3)匀速圆周运动(4)变速圆周运动(5)螺旋运动第三课运动的形式1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摆动、滚动等。2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运动形式。3 .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4 .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5 .自然界中,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平动、转动、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6 .平动的运动快慢和方向都相同。7 .电风扇叶片,门,窗,钟表表针的运动都是转动;琴弦,音叉,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刨床上刨刀的运动都是振动(摆动)。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第四课声音的产生1 .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美妙的声音世界。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3 .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4 .把几粒绿豆放在鼓面上,敲鼓。停止敲鼓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看到绿豆粒在跳动,因为停止敲鼓后,鼓面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再次敲响鼓,体会鼓停止振动前后声音的变化)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停止。三、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鼓的旁边,用力敲击鼓,鼓旁边蜡烛的火焰会发声什么变化?现象:蜡烛火焰会随着敲鼓的节奏而晃动。结论:敲击鼓面,发出的鼓声会使周围的空气发声振动,进而振动了蜡烛火焰,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利用声能的现象:1 .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2 .利用超声波钻孔。3 .利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4 .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第五课声音的传播1 .通过动手操作,我知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效果由好到差: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方传播。3 .上课时,即使老师背对着你讲课,你也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4 .制作“土电话”时,用铜丝、铁丝传播声音的比棉线、毛线更好些,棉线绷紧时听到的声音比放松时声音更大。5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能力和速度不同。气体最快6 .夏天,为什么我们往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轰隆隆的雷声?答: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但由于闪电是光,它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要比是声音的雷的速度(每秒340米)快得多,所以我们平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7.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答: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而形成。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大山里面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秒。当反射面的尺寸远大于入射声波长时,听到的回声最清楚,即相隔17米时。当原声与回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能被人耳分辨出,叫做回声;当小于0.1秒,则为混响,混响使音量增大,音箱的原理就是混响。8 .声呐的工作原理是回声探测法。声呐除了探测潜艇外,还能探测水雷、鱼雷等小目标:除此之外,声呐还可以探测海洋里的沉船和暗礁,执行海底警戒等任务。第六课声音的变化1 .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鼓面时,因为振幅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2 .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也就是跟物体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等因素有关。第七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1 .噪声、污水、废气与垃圾被称为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3 .噪音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1)损害听力。(2)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4)影响休息,影响睡眠,造成疲倦。4 .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比如:给汽车安装消音器;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时候,要尽量降低声音;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消除噪声源。(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比如: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植树造林;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取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土严。(3)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比如:有噪声时,把耳朵捂住;戴防噪声耳罩。5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控制噪声的最新技术: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降低噪音、使用隔音材料、研制电子反噪音装置等。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第八课探索地球1.对地球的认识:历史人物与事件结论中国古人“天似穹庐,地似棋盘”:地球是平的。(天圆地方,盖天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圆弧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的。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行。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而且海洋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而非相互隔离的。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波兰的哥白尼著有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英国的牛顿用万有引力的原理解释了行星的运行,给地球的绕太阳公转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2.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地半径约为6357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3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 .生活中,有许多事实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吗?答:(1)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4)晚上看北极星,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九课认识太阳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他天体绕它公转。2 .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3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C,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C。它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距离我们地球有(1.5亿)千米,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巨大的(天然)能源。4 .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5 .日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答: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在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第十课登上月球1 .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人们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脚印。2 .玉兔号是中国首次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3 .撞击球越大,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大;撞击球越小,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小。撞击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越深,撞击速度越慢,形成的环形山越浅。4 .月球,俗称月亮,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5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被称为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地陷地带,被称为月海。6 .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牡、钾、氧、硅、镁、铁、钛、钙、铝和氢。7 .地球上常见的(17)种元素,在地球上比比皆是。8 .1959年9月14日第一个撞向月面的登陆器是月球2号。9.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周围三角形排列的为织女、河鼓、天津。着陆点所在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