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docx
-
资源ID:1224642
资源大小:127.27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docx
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二O一六年九月2003年实施绿色江苏建设工程以来,我省林木覆盖率从11.4%提高到去年底的22.5%,较好地完成了绿色江苏建设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但与此同时,我省国土绿化建设仍存在林分结构单一、质量效益不高、生态景观不美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发展,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工作新的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国土绿化工作高度重视,李强书记针对我省国土绿化现状提出城乡绿化要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相结合的明确要求;石泰峰省长要求全省上下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推进科技兴林,优化森林、树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自身“免疫力”;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岳在调研林业工作时指出,各地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加强科学规划,加快结构调整,不断提升现代林业建设水平,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我省国土绿化现实需求,我局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委托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总体规划翼以下简称规划),2016年9月1日我局组织各市及重点县进行讨论修改,并与9月12日召开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省绿化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专家参加的咨询会,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以20162025年为规划期,明确了我省珍贵用材树种发展和绿化彩色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程、树种选择、造林技术以及保障措施等,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和“四个着力”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开展珍贵树种培育和实施绿化彩色化工作的基本纲领,我们将坚持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结合,实现改善生态、美化景观与“蓄宝于林,藏富于民”的有机统一,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林业建设的应有支撑。江苏省林业局二。一六年十一月第一章发展条件和意义1一、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1二、发展条件分析4三、发展意义8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四、主要任务12五、发展布局13第三章重点建设工程15一、绿美乡村与城市森林彩化工程15二、丘陵及林业综合治理区森林珍贵彩化建设工程.17三、生态廊道与绿色通道珍贵彩化提升工程20四、杨树林分珍贵彩化更新工程23五、珍贵树种材果兼用林培育工程24六、珍贵与彩色树种种苗繁育工程27第四章树种选择与造林技术30一、树种选择原则30二、推荐树种31三、树种应用33四、造林技术33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37一、投资概算37二、效益分析40第六章保障措施42一、加强组织领导42二、完善扶持政策42三、强化科技支撑43四、保障资金投入43附表1优先推荐珍贵与彩色树种生物学特性与适宜应用地44附表2优先推荐珍贵与彩色树种在不同区域的应用48附表3重点建设工程区域分解表53附表4各市珍贵用材树种培育任务分解表54附表5工程投资估算表55第一章发展条件和意义一、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从北向南跨越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林木物种资源较为丰富。江苏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据江苏森林(1998)记载,构成各类森林乔木层、灌木层和层间木本植物约有86科、213属、568种(包括部分变种),其中裸子植物有5科、8属、10种,其余为被子植物。江苏珍贵及彩色树种资源丰富,被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有黄檀、香椿、榔榆等70余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有宝华玉兰、秤锤树、银镂梅等30多种。江苏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截止2015年底,全省现有森林面积2340万亩,居全国第27位,省级以上公益林576万亩,全省活立木蓄积量9609.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2.5%。(一)珍贵树种资源及利用现状本规划中珍贵树种主要指珍贵用材树种,对照2006年国家林业局出版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全省自然分布或有引种栽培的珍贵树种有70余种,约占总数208种的33.7%,其中,红木类1种;常绿阔叶硬木类24种;落叶阔叶硬木类35种;针叶类10种。江苏在历史上有丰富的珍贵木材树种资源。全省古树名木中,银杏、樟树、樟树、麻株、鸡爪械、三角械、黄杨、榔榆、柏木等珍贵树种占了很大比例,其中,古银杏数量最多,有6000多株、古黄杨212株,古樟树204株,古樟树90余株。江苏应用珍贵树种木材历史悠久。据吴县志等史料记载,苏州穹窿山盛产“栋梁之材”,楠木、棒木参天蔽日,吴王大兴土木为西施建馆,“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在运木水道中“积木成渎”,古镇木渎而得名。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民间选用当地盛产的樟木大量制造樟木家具,做工精细,有“无棒不成具”之说,是苏制家具的典型代表。建国后至上世纪70年代,江苏曾大量利用檀木类等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株树主要用于全省丘陵山区造林,柏树主要用于苏北石质山地造林。据2000年出版的江苏林业志记载,1987年时全省标树和柏类面积分别达135.75万亩和31.95万亩。目前栋树和柏树仍然是苏南丘陵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苏北石灰岩山地常绿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成分。1980年以来,由于银杏果、叶的经济效益好,银杏在全省平原地区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邳州、泰兴等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目前,邳州银杏成片林面积26万亩,总数超过K)OO万株;泰兴银杏成片林近10万亩,总数达530万株。但全省银杏的栽培不少是以嫁接矮化的果用、叶用林以及景观绿化利用为主,材用林木有待发展。近二十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的快速发展,樟树和樟树作为优良景观绿化树种在城乡绿化中得到大量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樟树和香樟的苗圃存量苗木都超过2000万株。(二)彩色树种资源及利用现状本规划中彩色树种主要指在一年中的某一阶段,其叶、花、果、枝等植物器官呈现出明显的季相色彩变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乔木树种。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彩色树种尤其是秋季色叶树种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乡土观叶树种有樟树、枫香、红枫、乌相、黄连木、械树、银杏、无患子、野鸭椿、老鸦柿、丝棉木和重阳木等;主要观花、观果树种有栾树、七叶树、玉兰、鹅掌楸、榛木、梅花、海棠、樱花、桃花、梨花、含笑、合欢、丁香、茶梅、桂花、巨紫荆、豆梨和冬青等;主要珍稀彩色树种有银缕梅、宝华玉兰、秤锤树、香果树和金钱松等。近年来引进的外来树种如北美红栋、北美海棠、日本樱花和红叶石楠等乔木观赏树种在江苏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江苏是苗木产业大省,在彩色树种资源收集、苗木培育、绿化配置应用等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人工栽培应用的彩色树种种类较为丰富、育苗规模较大,仅在武进、江都和沐阳等苗木主要生产区现有彩色树种育苗面积超过30万亩,但繁育品种以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紫叶李、紫薇、樱花等小乔木或花灌木居多,主要应用于城市园林或道路景观绿化。近年来一些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林相改造也开始重视应用彩色树种丰富景观多样性,其中苏南较苏北地区彩色树种应用种类更加丰富,其林分季相彩色效果更加明显。二、发展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1、市场需求潜力大随着全省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上升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木质家具、装饰装潢、包装及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全省以杨木为主的木制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需从外地调入大量珍贵用材及其制品。在国际上逐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和限制珍贵用材出口的形势下,珍贵木材价格快速上升。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发展珍贵用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木材加工基础好江苏以占全国0.7%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居全国第6位),木材加工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人造板产量586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木地板产量2.8亿平方米,居全国第1位。但江苏木材加工产品主要为杨木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附加值较低,急需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并丰富品种结构,提高木材加工特色和附加值。3、珍贵树种资源丰富江苏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珍贵与彩色树种资源。全省各种主要立地类型均有地带性特色珍贵与彩色树种分布,在宜源山地北麓分布有麻栋、栓皮标、白栋、黄连木、黄檀等落叶树种,中部和南麓则分布壳斗科、樟科、紫楠、紫楠、华东楠、红楠等常绿阔叶树种;在宁镇低山丘陵分布苦棉、青冈栋、紫楠、冬青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在连徐丘陵山地分布有麻栋、栓皮标、元宝械等树种,在石灰岩山地则分布榔榆、青檀、黄檀、黄连木等树种。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珍贵与彩色树种资源培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4、科技支撑能力强江苏省拥有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全国知名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院所。近年来,在银杏、薄壳山核桃、鹅掌楸、落羽杉、樟树、枫香、楸树、搬树、皂荚、乌柏和植树等珍贵与彩色树种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储备林木种质资源近7000份,选育良种50多个,研究总结出相关造林技术模式,辐射应用到全国许多省市。全省市县(区)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较为健全,特别是通过绿色江苏行动计划、林业三新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林业科技推广人才,为今后一段时期研发和推广珍贵与彩色树种造林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不利条件1、造林空间受限江苏国土资源特点是“一山二水七分田”,人均土地资源少,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2.5%,可用于成片造林的土地更加紧缺。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随着全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挤压”潜在的宜林地资源,甚至“挤占”林地;由于林业种植比较效益下降,农户造林积极性不高,拓展新造林地极为困难,限制了造林绿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作业的不断发展也对农田林网和农林复合经营产生“挤出”影响。种种不利条件下全省仅剩盐碱滩地和荒山石山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供造林拓展,而这些地区造林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投资多。近十年来,全省各地在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中不得不租地造林,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培育珍贵与彩色树种资源需要在加大省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充分用好现有林地和新增林地,拓展珍贵树种造林空间。2、技术储备不足由于珍贵树种生长缓慢、造林成本高、收效慢,我省以前对珍贵与彩色树种的长期社会生态效益重视不够。生产上主要采用速生树种营建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建设力度不大,未能形成规模示范效应。科研上对珍贵用材树种应用研究不够重视,一些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珍贵树种的育苗技术尚不成熟,尤其是楠木类、檀木类、麻株类珍贵用材树种的种质资源和高效培育技术等缺乏系统研究,影响珍贵树种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到2015年底全省现有林地面积2340万亩,全省林木覆盖率22.5%,活立木总蓄积量9609.6万立方米(居全国第26位),但全省珍贵树种造林仅约1亿株,且不少又都用于园林绿化造林,规模化商品林少,集约化程度不高,木材储备价值较低。3、珍贵树种优质种苗缺乏我省虽然是林苗生产大省,全省苗木生产面积超过200万亩,在圃苗木超过20亿株。但培育的珍贵树种苗木很少,能够批量化供应苗木的仅有樟树、樟树和银杏等有限几个树种,且相当部分为景观绿化用苗,用材林造林专用苗木缺乏。在育苗技术上,目前江苏仍然以地栽苗为主,育苗密度大,壮苗率低,成品苗比例小,目标规格大小不等,苗木出圃时需要带土并捆扎土球,破坏表土层。优质用材林苗木生产以有利于快速生长木材为目的,需要采用标准化、容器苗育苗技术,苗木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较少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