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作用_效应与机制.docx

    • 资源ID:1221149       资源大小:69.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作用_效应与机制.docx

    第40卷第4期2023年7月经济经纬EConOmiCSUrVeyVol.40No.4Jul.2023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作用:效应与机制罗明忠12,魏滨辉1(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乡村振兴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摘要:选取2003-2019年中国2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促进农业碳减排,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毁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东部和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作用更为明显;结合"规模一结构一技术"逻辑框架,促进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以及推动技术进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降低农业碳排放水平的主要作用途径;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促进周边地区的农业碳减排,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实现服务规模经营与土地规模经营的优势互补,并加强区域间农业经济联系,形成区域协同农业碳减排的良好态势.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碳排放;规模经营;技术进步;种植结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GLO2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2A1515110614)作者简介:罗明忠(1969),男,江西永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劳动经济研究;魏滨辉(1995),男,广东梅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环境经济研究。魏滨辉为本文通信作者。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23)04-0058-11收稿日期:2022-11-20引言低效的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是导致农业高碳排放的直接原因(程秋旺等,2022)。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小农户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其生产行为能否"绿色化”将直接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小农经营与生俱来的弱质性,使其受制于经营目标与要素禀赋,难以融入农业绿色发展(张露等,2022)。其基本逻辑在于,降低农业碳排放所塑造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再加上存在交易费用、人力资本、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局限,单个小农户采取低破经营方式不仅面临较高的成本约束,还难以获取直接经济利益(Arriagadaetal,2010)°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小农(Schultz,1964),往往以生存安全为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Scott,1976),他们更倾向于保持传统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如耕地过度开垦、密集的化肥投入、焚烧秸秆等)来规避减产减收的风险,因而难以独立承担碳减排的重要责任(张俊飕等,2022)。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生态都已发生显著变化,农业要素配置方式的成本差异诱致了生产性服务市场的形成(芦干文,2019)可见,中国的小农经济蕴含着可观的组织优势与分工潜力,尤其是伴随农业生产环节可分性的增强,育秧、施肥、防治、烘干等各生产环节均可外包给专门的服务供应商组织完成,实现小农户由自主经营到委托服务经营生产方式的转变,继而激发出农业绿色低破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小农户面临的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约束,降低其采用绿色低碳经营方式的门槛与成本,从而将农业低碳经营的实现方式由自我执行转变为迂回执行,有助于维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效益;另一方面,相较于小农户,受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和声誉资本的驱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供应商在提供专门化服务时往往具有低碳经营的自发性特征,容易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长效激励机制,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化发展(张露等,2022).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新时代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破化转型的重要选择,为促进小农户与绿色生产相衔接提供了新的思路。早期的文献主要关注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经济效应探讨(Benin,2015;TakeShima,2017;罗明忠等,2021)。部分文献关注到农业生产性服务在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如Lewis等(2009)、Emmanuel等(2016)、Verkaart等(2017)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依赖技术改进效应,以资本替代劳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产量提高和生产效率改善,还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刘浩等(2022)认为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化肥施用量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综合施肥服务的减量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机械施肥服务;杨高第等(2022)则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还能显著促进农户采取修整农田水渠等四类典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0上述文献肯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带动作用,但鲜有研究在可比的统一分析框架中揭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具备知识技术密集和流动性的特征,容易产生空间外溢效应(Wuetal,2019;张恒等,2021),既往研究对此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可见,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还有深化空间,尤其是在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基于建设农业强国愿景,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效应更具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鉴于此,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农业碳减排视角评估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绿色赋能作用,以期为加快农业生产低破转型步伐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提供新的政策思路o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有:首次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碳排放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并从规模化、"趋粮化”以及技术化等视角,就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逻辑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效应,丰富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可以识别出更具针对性的农业碳减排驱动机制及优化策略;同时,本文结合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空间互动特性和农业碳排放空间集聚的特点,充分考察农业生产性服务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探寻农业区域协同碳减排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O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机理农业生产性服务将家庭经营带入分工经济,能够提高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弱化单一农户分散化经营格局的不利影响,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优化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农业生产性服务还能有效促进农户从自主经营到委托服务经营的生产方式转变,改变农户在农用化学品施用上的经验惯性方式,形成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并进一步降低农业碳排放水平。一般而言,环境污染的影响可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AntWeiIeretal,2001)0为此,下文将沿着"规模一结构一技术”的逻辑线索,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路径。1 .规模效应: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通过分工优势促进农地转入决策,引导农户“联耕联种",促使农业投入要素达到最优组合,实现生产环节的规模经营(顾天竹等,2017).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还能有效替代家庭农业劳动力投入,缓解因大量农业劳动力涌入非农行业而导致的人地要素配置结构性矛盾,为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供有效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农业碳排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其基本逻辑在于,土地规模或地块规模的有限性,导致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使用成本极高,可能诱致农户偏好通过密集的化学品投入来提高土地产出水平,降低农户对要素科学配比的敏感性(纪龙等,2018)。推进农地流转与集中、实现农地规模经营能够使化肥和农药等污染性投入要素配比更加科学,避免因土地的有限性和要素的不可分性而密集地投入化学品。此外,土地规模经营能够降低单位低碳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激励农户采纳测土配方、秸秆还田等新技术,缓解农户对传统化学品的刚性依赖,有助于实现减量增效目标,进而减少农业碳排放(占辉斌等,2017).2 .结构效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一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59.种植往往需要人工亲手操作,容易导致机械化应用成本增加,而粮食作物的种植拥有更成熟的机械化技术和社会化服务技术,从事粮食生产作业具有明显的"配置优势"(罗必良等,2018).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显然更愿意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易于机械作业的粮食作物品种并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Zhangetal,2017)可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普及将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参与积极性,进而促进农地“趋粮化”的发展(赵晓峰等,2021)。另一方面,粮食作物相较于经济作物,对化肥、农药等污染性要素投入量的需求更低,因此,随着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在生产实践中,农业经营者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总量将明显降低,这有助于从源头上降低农业碳排放总量(Qinetal,2013;Chaietal,2014)同时,种植业的“趋粮化”也可以增强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中化管理,减少机械柴油和灌溉用电的消耗,凸显农药等化学品施用的规模效应,保障土地和土壤的科学治理,并最终促进农业碳减排。3.技术效应: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有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AlStonetal,2011)。农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还存在周期长、风险大等问题,仅依靠小农户难以有效推进,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帮助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跨越技术发明的信息和资金障碍,提高农业研发技术的有效性。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力资源流动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效应,能够将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植保机等先进的技术与知识通过多样化服务的形式导入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缓解农业生产的技术约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恒等,2021)。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碳减排作用。农业技术进步能够通过在农户生产过程中嵌入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资料,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改变原本粗放、高碳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而减少农业碳排放(田云等,2021).同时,农业技术进步会诱发周边地区通过学习相邻地区先进的减排技术和政策,进一步促进自身碳减排效率的提升,实现区域之间农业碳排放水平同步降低(何艳秋等,2022)。据此,提出研究假说1: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通过促进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以及推动技术进步来间接降低农业碳排放水平。(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发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在促进当地农业碳减排基础上,还能依靠其强大的辐射力,进一步使当地优质的资源、技术、经验等向其他地区扩散,对周边传统农业生产者产生赋能作用。同时,不同的农业生产服务经营者,还能通过相互交流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素养提升,不仅有助于创新农业管理方式、优化生产经营模式,还能借助跨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平台,推动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朝着绿色低碳生产方向转型,更好地促使邻近区域之间的农业碳排放水平同步降低。据此,提出本文研究假说2: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二、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本文通过构建2003-2019年中国21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数据主要来自地方统计年报和地级市统计局,该指标于2003年开始统计;其余城市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缺失数据用线性插值法补齐。此外,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作用_效应与机制.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