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76-2020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docx
-
资源ID:1217920
资源大小:4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B∕T2976-2020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docx
ICS 77.040.10CCS H 23中华人民共和家标准侬GB/T29762020代替GB/T29762004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WireWrappingtest(ISO7802:2013,MOD)2021-07-01 实施2020-12-14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rr2976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Iooo45)网址:服务热线:400-168-00102020年12月第一版英书号:1550661-66691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库七七www.kqqw.(提供下载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9762004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与GB/T2976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的表述(见第1章,2004年版的第1章);一修改了试验原理表述(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2章);一增加了试验设备转动速度、转动方式、施加张力装置等要求(见5.2、5.3、5.4);增加了试样的截取、矫直和有效性等要求(见第6章);增加了镀层附养性能试验的转动速度、芯棒直径、缠绕圈数要求(见7.2、7.4);一增加了对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结果的观察要求。明确了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结果的观察方式和观察内容(见8.2);在试验报告中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见第9章)o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802:2013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本文件与IS07802:2013相比结构上增加了第2章、第3章、第6章、第8章和附录A。本文件与ISo7802:201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具体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根据我国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补充完善了适用范围,增加了有镀层金属线材试样及其表面镀层附着性能的试验(见第1章);一增加了对试验设备转动速度、转动方式、施加张力装置的要求,以增加试验的可操作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见5.2、5.3、5.4);增加了试样的截取、矫直和有效性等要求,以适应我国国情(见第6章);增加了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的转动速度的要求和选择芯棒直径、缠绕圈数的参考,以适应我国国情(见7.2、7.4);一增加了对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结果的观察要求,明确了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结果的观察方式和观察内容,以适应我国国情(见8.2);一试验报告中新增了试验方法要求,与试验程序统一(见第9章)。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测定线材镀层附着性能的缠绕圈数和芯棒直径”(见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钢丝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岩、杜瑞青、陈建豪、侯慧宁、张彷、吴益文。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9761988.GB/T29762004<5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的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测定直径或特征尺寸为01mm10mm的金属线材在缠绕试验过程中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也适用于测定有镀层金属线材表面镀层的附着性能。经相关方协商,其他规格的金属线材缠绕试验也可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原理缠绕试验是将线材试样在规定直径的芯棒上按照一定转动速度紧密缠绕至规定螺旋圈数,或试样断裂。本试验也可包括缠绕、解圈,或再缠绕的特殊程序(规定序列)。5试验设备5.1 应能满足线材绕芯棒缠绕,并使相邻线圈紧密排列呈螺旋线圈。5.2 转动速度可调节,以符合规定。5.3 转动方式可为双向,以满足解圈或再缠绕的要求。5.4 应有对试样自由端施加张力的装置。5.5 芯棒直径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且芯棒应具有足够的硬度。用作试验的线材,只要直径符合规定,且具有足够的硬度,也可用作芯棒。6试样6.1 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线材上截取,截取部位、长度、数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6.2 必要时可对试样进行矫直。当试样不能用手矫直时,应以木锤或橡皮锤在硬度低于试样的台面上对试样矫直。矫直时试样表面不应有损伤。6.3 有效长度内存在局部硬弯的试样不应用于试验。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7.1试验一般在10°C35C的室温下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C±5C.7.2试样应在没有任何扭转的情况下,以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转动速度沿螺旋线方向紧密缠绕在芯棒上。若无具体规定,宜选择不超过60r/min的恒定转动速度;对于镀层附着性能试验,宜选择不超过15r/min的恒定转动速度。必要时,可减慢转动速度,以避免产生的热影响试验结果。7.3 如果要求解圈,或解圈后再缠绕,其解圈和再缠绕的转动速度应尽可能慢,以避免产生的热影响试验结果。解圈时试样末端应至少保留一个缠绕圈。7.4 芯棒直径和缠绕圈数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进行选择。对于镀层附着性能试验,若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宜参考附录A进行选择。7.5 自由端张力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进行选择。若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为确保缠绕紧密,缠绕时可在试样自由端施加不超过该线材公称抗拉强度相应力值5%的张力。8试验结果8.1 金属线材缠绕试验结果观察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进行。若无具体规定,宜在不用放大工具的情况下检查试样表面,对直径或特征尺寸小于0.5三的线材应在放大约10倍的情况下进行检查,若无可见裂纹,则该试样判为合格。8.2 镀层附着性能试验结果观察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进行。若无具体规定,宜在不用放大工具的情况下检查试样表面,对直径或特征尺寸小于0.5mm的线材应在放大约10倍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镀层是否开裂、脱落或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若无开裂、脱落和起层到用裸手指能够擦掉的程度,则该试样判为合格。8.3 试验过程中若试样发生断裂,贝怪止试验,试样判为不合格。9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本文件编号;b)试样类型(如材质、镀层类别等);c)试样尺寸(如直径或特征尺寸等);d)芯棒直径;e)蟠方法(如缠绕、解圈,或再缠绕等);f)试验条件(如缠绕圈数、缠绕转动速度等);g)试验结果。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附录A(资料性)漠)定线材镀层附着性能的缠绕圈数和芯棒直径对于镀层附着性能试验,若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芯棒直径和缠绕圈数选择宜参考表A.1和表A.2进行。表A.1低碳钢丝镀层附着性能测定的缠绕圈数和芯棒直径线材直径或特征尺寸Dmm缠绕圈数芯棒直径mm1.6062.5D83.5D>1.60-3.5063.5D84D>3.50-7.OO64.5D85D>7.OO685D表A.2高碳钢丝镀层附着性能测定的缠绕圈数和芯棒直径线材直径或特征尺寸Dmm缠绕圈数芯棒直径mm0.504D62D84D62D>0.50-1.2583D>1.252.2542D63D83.5D>2.253.50463.5D84D>3.507.OO464.5D85D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GB,29762020表A2(续)线材直径或特征尺寸Dmm缠绕圈数芯棒直径nun>7.004685DOZoT9Z.6CXIJy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GB/T 2976-2020:15066I-OWl库七七www.kqqw.C提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