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住宅强夯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215252       资源大小:377.8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住宅强夯施工方案.doc

    某某山旅游及综合开发项目首开区某某小镇一期别墅强夯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某某工程建设总局编制日期:某某年12月31日目 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22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2.2工程地点2.3工程规模及设计概况2.4施工条件2.4.1道路、场地2.4.2周边环境2.4.3水、电··························22.5自然条件2.5.1气象2.5.2地质3施工准备································43.1技术准备3.2生产准备4. 施工组织机构···················45. 施工部署6. 施工方法7. 施工进度计划8.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 编制依据1.1某某山旅游及综合开发项目首开区某某小镇一期别墅工程设计文件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范(CECS279-2010)1.4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 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某某山旅游及综合开发项目首开区某某小镇一期别墅强夯工程。2.2工程地点:2.3工程规模及设计概述:本工程强夯区域为15栋别墅地基,分为北区和东区两个区域。北区包括97#、99#、102#、107#、108#、121#、122#、123#等8栋别墅;东区包括72#、73#、75#、76#、77#、105#、106#等7栋别墅(见附图)。强夯范围为每栋建筑物外沿轴线外扩5.0m,总强夯面积约10000。强夯完成后的场地拟建23层单体别墅,拟建建筑物长17.6m20.3m、宽14.3m18.7m,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0m。设计地坪标高按场地标高设计为47.80m69.80m。设计要求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80kpa,为达此目标地基处理采用强夯加固处理。建筑物范围采用点夯,点夯完成后,经整平连同建筑物间场地进行满夯一遍。点夯分两遍进行,第一遍点夯夯点为正方形布置,夯点间、排距为5.00m。第二遍点夯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夯点间距为5.00m,如下图所示:2000KN.m2000KN.m,选用锤重18t。点夯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为标准确定。满夯选用冲技能为1000KN.m搭接排夯,夯击搭接重叠d/4,设计每点夯击3击。2.4施工条件2.4.1道路、场地。施工区域场地及道路为前期爆破、回填场地,进出场道路基本满足强夯施工要求。场地较为平整。2.4.2周边环境。强夯北区西侧有在建建筑物,距强夯区西边线最近处约2.0m,强夯施工对在建建筑物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北侧临近山体,无建(构)筑物影响。东侧及强夯东区的东侧为回填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由锚索与岩体拉结。挡土墙外为现状道路,对强夯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飞石有安全隐患。强夯区域周围没有居民居住,社会环境较好,对夜间施工和施工噪音要求不高。2.4.3水、电。2.5自然条件2.5.1气象2.5.2地质。从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其特征简述如下:、素填土(Q4ml):黄褐色,稍湿湿饱和,松散,主要为砂状、碎块状花岗岩风化物、粘性土、粉土、建筑垃圾等为主。建筑垃圾主要分布在场区东西两侧及中部。该层在勘探范围内大部分勘探点有揭露,厚0.1510.60m,层底标高42.9271.00m,层底埋深0.1510.60m。、粉质粘土(Q4al+pl):黄褐色浅黄色,可塑硬塑,韧性高,干强度高,刀切面稍光滑,见少量铁质渲染及砂粒。在勘探范围内仅14个勘探点有揭露,厚0.704.50m,层底标高40.6253.35m,层底埋深1.305.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中粗砂(Q4al+pl):黄褐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以中砂、粗砂为主,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含少量粘性土,砂粒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在勘探范围内仅7个勘探点有揭露,厚0.802.50m,层底标高42.8449.50m,层底埋深1.306.3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强风化花岗岩(53):黄褐肉红色,稍湿饱和,密实,岩芯呈砂状、碎石状。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干钻难以钻进。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在勘探范围内大部分勘探点有揭露,最大揭露厚度4.1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强风化煌斑岩:黄褐, 稍湿湿,岩芯呈土状,煌斑结构,块状构造,干钻不宜钻进,长石矿物已完全高岭土化。在勘探范围内仅18#、B14#2个勘探点有揭露,最大揭露厚度3.3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中风化花岗岩(53):肉红色,稍湿湿,岩芯呈碎石状短柱状,锤击可碎、声较脆。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成矿物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结构面结合一般,外斜结构面倾角500700,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在勘探范围内大部分勘探点有揭露,最大揭露厚度8.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0kPa本次强夯区域主要为回填区。回填料主要为开山石,粒径不大于0.2m,并分层碾压回填。强夯北区回填深度约为15m16m;强夯东区回填深度约为3m6m。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根据本施工方案编制质量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文件,并组织参与施工人员学习。3.1.2项目部测量工程师与甲方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现场交验工程控制桩及BM点。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桩及BM点资料进行复核,布设现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及控制网测量结果书面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3.1.3根据批准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放建筑物及强夯范围定位线,并将放线记录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3.2生产准备3.2.1施工力量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总体部署落实施工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从人力组织上保证进度计划的落实。劳力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机械维修工4电焊工1起重工2辅助工4每台夯机4名3.2.2物资材料准备。本工程施工的物资材料主要是夯填料,在强夯过程中如出现局部夯沉量过大时,应补充夯填料。因此,应落实夯填料的来源、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确保工程按计划连续进行。3.2.3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本方案确定施工机械,落实好机械设备的数量和目前所在位置,并对拟进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保证机械设备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设备配置计划: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备注履带式吊车50吨1台拖车60吨1台设备进场使用汽车吊25吨1台设备进场使用圆锤18T1个强夯使用半挂车15吨一辆设备进场使用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钢盘尺50米1个塔尺5米1个3.2.4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由公司有关部门协助项目经理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制订一套适合于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中来,要求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有: 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项目现场保卫管理制度;4. 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孟昭玉技术负责人-李宗贞技术员-庄立质检员牛路 安全员于振中资料员牛克军材料员孙吉东5. 施工部署:根据强夯场地平面布置情况和施工能力,总体施工部署为采用两组强夯设备,4班作业人员,以单体建筑物为作业单元分区进行,先进行第一遍点夯,整个区域第一遍点夯完成后,再进行第二遍点夯。由于本工程地基为开山石碾压回填而成,所以可以不考虑两遍点夯之间的间隔时间。第二遍点夯完成一个至两个作业单元后,场地平整随后同步开始,保证强夯设备在点夯完成后的工作面。满夯完成2个至3个作业单元的满夯面积后,开始场地整平、碾压。地基全部处理完成,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6. 施工方法6.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整平测量放线设备进场第一遍点夯第二遍点夯试夯确定夯击击数场地整平满夯密实转入二区检测、验收6.2主要施工方法6.2.1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分区进行。依据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现场高程和平面控制网,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测设高程控制桩,利用挖掘机(或推土机)由高向低进行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时应留有一定的沉降预留量,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类似工程的经验,预留沉降量应不小于30cm。 考虑强夯过程可能造成飞石,场地不应有碎石过于集中的情况。如有碎石过于集中的情况,应采用砂性土覆盖,覆盖厚度不应小于10cm。 强夯区域边线与相邻已有或在建建筑物距离小于20.0m时,应采取隔振沟方式防震。当强夯区域回填厚度小于2.0m时,隔振沟沟深应挖至下卧层;当强夯区域回填厚度大于2.0m时,隔振沟沟深不小于2.5m。隔振沟设置于已有建筑物基础的外侧。6.2.2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完成一个强夯区域后,依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高程和平面控制网测放强夯单元控制线,布设夯点点位见下图(一)所示。夯点定位宜采用木桩定位,其允许偏差为±500mm。第一遍点夯完成后,对场地进行粗略整平,测放第二遍点夯夯点定位。6.2.3强夯设备驻位、试夯。强夯设备选用50t履带式起重机,锤重18t,锤重误差不大于±100kg。起重机开始驻位应为试夯位置。由于本工程两个区域回填厚度不一,因此,试夯应在两区分别进行。试夯区域的选择应是该区域回填厚度较为典型的地方,试夯的面积不应小于40m2,即相当于一个拟建建筑物的面积。通过试夯取得夯击次数和夯沉量数据,并做好逐点每击夯沉量记录,经地基承载力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依据此数据确定夯击击数和夯沉量。试夯要求最后两击夯沉量的平均值不应大于设计值;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应因夯坑过深发生提锤困难。6.2.4点夯施工。 按照试夯确定的夯击击数分区顺序进行点夯施工。 强夯应由邻近已有建筑或在建建筑物开始。由于本工程建筑物基础大都坐落在基岩上,强夯振动波对已有建筑物的地基影响较小,但应注意观测波对建筑物主体的影响,必要时应对已有建筑物设置震动观测,以及时调整夯击能。 当强夯进行至邻近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时,除遵照设计要求的5.0m范围内不得进行强夯外,应对挡土墙墙顶进行位移观测,如发现挡土墙发生位移变化时,应立即停止进行强夯。经设计分析、确定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一遍点夯完成后,应对场地进行粗略整平,然后测放第二遍点

    注意事项

    本文(住宅强夯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