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
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工程招标文件根据招标标书及相关文件的内容要求。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安全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4、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5、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9、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电器装置安装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17392)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建标200192号)15、通风管理技术规程(JGJ1412004)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1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2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3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3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183)3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8、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39、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1)40、煤矿测量规程41、煤矿安全规程 如上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如标准、规范修改或更新的,则以修改或更新后的内容为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则承包人应采用新的标准或规范进行施工。三、国家及煤炭行业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政策及法规四、招标图纸和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某某煤业有限公司属于被某某高平市兼并重组整合批复矿井,关于某某市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44号),生产能力90万吨/年,开采煤层为315,井田面积为10.589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为8368.17万吨。它位于高平市某某境内,距高平市15公里,距南陈铺车站15公里,距南陈铺康营集煤专用线11公里,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根据某某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2日为该矿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061220029143),井田范围由下列15个拐点依次连线圈定:井田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点号北京54坐标系(6度带)西安80坐标系(6度带)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纵坐标1.00.00.05.312.00.00.02.313.00.00.02.294.00.00.02.295.00.00.02.256.00.00.02.257.34.61.36.848.00.00.03.219.00.00.04.2110.00.00.05.2311.00.00.04.2312.00.00.05.2813.00.00.05.2814.00.00.05.2815.00.00.04.28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质特点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沿倾向方向有幅度不大的波状起伏,中东部以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为主,两翼地层平缓基本对称,倾角3°8°.井田内有一个环形陷落柱,3号煤层陷落直径约60m。井田内发现1条逆断层F1,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45°,断距10m左右,井田内延伸500m左右,两边尖灭。无岩浆侵入,地层平缓。井田内总体构造属简单类型。二、水文地质类型井田3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第四系孔隙、某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80.0246L/sm补给条件差,补给水源少。15号煤层充水含水层为骑上不到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层。该矿现正准备进行0.9Mt/a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原开采3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360m3/d。井田西部3、11、15号煤层均位于奥灰水位之上,不存在带压开采,3号煤层开采未发现突水。井田内3号煤层采空区存在积水,开采15号煤层时最大导水裂隙带已接近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存在导水裂隙带沟通3号煤层老空积水区的可能。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条文,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三、煤层特征3号煤层:位于某某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组底砂岩(K8)约33m左右,下距太原组K6灰岩618m,煤层厚度2.726.30m,平均厚度5.36m,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煤层顶板为中粒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但目前区内中、东部地段3号煤层已大部分采空。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K4灰岩之下,上距9号煤层平均10.54m,下距15号煤层平均32.55m,厚度02.24m,平均0.72m。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其顶板为泥岩,底板为泥岩或泥质灰岩。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0.050.50m,上距11号煤层平均32.55m,下距K1砂岩平均7.93m,煤层厚度1.853.25m,平均2.55m,煤层厚度变化大,一般含夹矸01层,个别含23层,结构简单。顶板多为K2灰岩,局部为黑色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岩。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四、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1、 3号煤层伪顶紧接煤层的顶板。在井田内一般为黑色薄层状泥岩,水平层理十分发育,含植物化石,随着煤层开采而向下冒落。平均厚0.20m,当伪顶不发育时,煤层直接与老顶接触。直接顶在井田内一般为泥岩、砂质泥岩,最大厚度为10.5m,最小厚度为0.2m,平均厚度为4.25m。局部相变为粉砂岩,水平层理较发育,含有大量完整的植物化石,厚度约为45.3m。据本次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9.613.1,抗压强度为0.340.53MPa,视密度为26512715Kg/m³,属软弱岩石,交易管理。老顶:为灰、灰白色中厚层之中、细粒砂岩,钙硅质胶结,分选良好,含有泥岩包裹体。斜层理明显,裂隙不太发育,最大厚度17m,最小厚度1.2m,平均厚度11.24.据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34.8 MPa,抗拉强度为2.27 MPa,视密度为2669 Kg/m³,属中硬岩石,交易管理。底板: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含有植物根、茎化石及炭质碎屑,最大厚度7.84m,最小厚度5.58m。据本次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7.6 MPa,抗拉强度为0.36 MPa,视密度为2687 Kg/m³,属软弱岩石。2、15号煤层伪顶: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相变为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属于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平均厚度0.40m。老顶:为K2石灰岩。最大厚度为12.29m,最小厚度10.60m。据本次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43.2 MPa,抗拉强度为1.17 MPa,视密度为2706 Kg/m³,属半坚硬岩石。直接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等。据本次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6.2 MPa,视密度为2677 Kg/m³,属软岩。老底: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最大厚度为13.2m,最小厚度为5.50m,平均厚度为7.93m,据本次YC-13号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抗压强度为28.8 MPa,抗拉强度为0.26 MPa,视密度为2625 Kg/m³,属硬岩石,较易管理。五、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2009年某某高平柳树底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等级鉴定结果:3号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5.3m³/t,绝对涌出量为7.93m³/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3.98m³/t,绝对涌出量1.25 m³/min,属高瓦斯矿井。矿井生产能力为150kt/a。根据某某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于2010年8月编制的某某高平某某煤矿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3号煤层为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生产区域盘区日产量(t/d)瓦斯涌出量生产采区(m³/t)已采采区系数合计(m³/t)(m³/min)3号煤层一采区272710.571.212.7124.07二采区272710.641.2012.7724.18三采区27278.221.2010.1519.22(二) 煤尘据某某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8年所做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柳树底煤矿3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根据地质报告,对3、11、15号煤层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其火焰长度为0mm,扑灭火焰的岩粉量为0,井田3、11、15号煤层之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三) 煤的自燃据某某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8年所做的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柳树底煤矿3号煤层煤的吸氧量为0.94cm³/g,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类。3号煤层属不易燃煤层。根据地质报告,对3、11、15号煤层样作煤的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3号煤层吸氧量为0.96 cm³/g,自燃倾向等级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11号煤层吸氧量为1.00 cm³/g,自燃倾向等级为类,属不易燃煤层。15号煤层吸氧量为0.880.89 cm³/g,自燃倾向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四)地温、地压据本矿及相邻矿井多年开采的实际情况,未发现有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本井田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第三节 井筒工程技术特征一、 井筒特征据初步设计前期开拓布置3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各井筒特征如下:1、 主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