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213956       资源大小:301.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doc

    目 录第一章 工程综述3第一节、编制依据3第二节、土建工程引用规范、规程3第三节、工程概况5第二章 施工部署6第一节、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力量的配备6第二节、施工管理组织机构7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7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方法8第一节、结构层施工程序8第二节、施工测量8第三节、钢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12第四节 模板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15第五节、砼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18第六节、砖砌体工程21第六节 砌体工程21第七节、脚手架工程28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28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28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29第八章 施工平面布置29第一章 工程综述第一节、编制依据1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及国家有关验收规范、施工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建筑安装安全操作规程。3国家、省、市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4工程现场踏勘及工程现场具备的因素及条件等状况。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第二节、土建工程引用规范、规程²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²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²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²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²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²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G27-2001)²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²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8-2003)²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²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²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²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²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12)²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²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²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²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95)²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2010)²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² 建筑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8-2003)² 带肋钢筋套骨挤压连接技术(JGJ108-96)² 钢筋锥螺纹及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²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²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²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²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²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²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² 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0:90)²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²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技术规范(CECS289:2011)²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²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²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0G409);² 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G/T15-22-2008);²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²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²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DGJ 08-218-2003)²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²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²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²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²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3²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²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²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²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²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三节、工程概况二本工程特点1、设计结构较为规则,主楼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2、施工工期很紧,且遇到雨季施工。3、本工程专业分包单位较多,如何协调好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管理好分包单位是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目标的关键。第二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力量的配备本工程由4栋高层建筑和裙楼组成,其主体施工阶段在划分施工流水段时,充分考虑拟投入的施工力量(包括施工班组、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将本工程在周转材料方面每栋独立配置(模板及顶架按三层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方面,每两栋配置一套,施工班组方面每二/三栋配置一套。具体配置分别详见下表。施工人员用量表序号班组名称工人数量施工栋号1木工班1607#、8#楼2木工班2609#、10#楼3钢筋班1407#、8#楼4钢筋班2409#、10#楼5砼班1137#、8#、9#、10#楼6瓦工班1607#、8#楼7瓦工班2609#、10#楼8架工班20全部9杂工班20全部10安装班20全部周转材料用量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模板M2150002方木M315003环扣顶架T5004钢管T20005扣件T3006脚手板片50007顶托个100008步步紧条100009底座个10000机械设备用量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塔吊台22施工电梯台43钢筋加工机械套4每班组2套4模板加工机械套4每班组2套5砼振动棒台126平板震动器台47砼输送泵台48布料机台49砂浆搅拌机台810套丝机台2第二节、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本主体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技术、工程、质检、安全、机械、后勤、预算等职能部门及专门管理人员。具体详见下图。项目经理执行经理后勤部质安部预算部技术部工程部技术部各作业班组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在主体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其施工道路利用现场已有的(用于地下室部分施工的)主干道,分支道路则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各种加工棚、材料堆场、塔吊及施工电梯、砂浆搅拌机等机械设备的布置等详见已报批的“主体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方法第一节、结构层施工程序 弹墙、柱中心线及外边线、测水平标高,并做好标志 焊接墙、柱模板限位撑筋 搭设扎墙、柱钢筋脚手架 绑扎暗柱钢筋 绑扎墙、柱钢筋 钢筋预埋件等隐蔽工程验收 安装管线及隐蔽工程验收 墙、柱支模 搭设顶板排架 测排架水平 支梁底板及侧模板、顶板、底模板(搁栅) 绑扎连梁钢筋和顶板钢筋 敷设管理线 隐蔽工程验收 浇筑墙、梁、板整体砼 养护 拆模 楼梯后浇支模 绑扎钢筋 验收 浇筑 养护。每个楼层均按此顺序循环施工,工序不得颠倒。第二节、施工测量本主题工程涉及到的施工测量主要是高程测设、轴线测设、墙柱位测设、砖墙及门窗洞口位置的测设等。 1、高程测设 在现场场地地质比较稳定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三个基准点即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S2级水准仪,在建设方制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小于±5n mm(n为测站数)。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见下图),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的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基准样校核。 a2 2 b2 H2 待测楼层 50m钢尺 a1 1 b1 H1 结构首层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H2H1+b1+a2-a1 -b2其中: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2持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3、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5、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2、轴线测设垂直测量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外廊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须与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这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测量允许偏差屋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而且不应大于:30m<H60m ±10mm60m<H90m ±15mm90m<H120m ±20mm120m <H150m ±25mm150m<

    注意事项

    本文(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