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运专线铁路站台及站房雨棚工程电气施工方案(电缆敷设、附安装示意图).doc
-
资源ID:1206186
资源大小:3.19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客运专线铁路站台及站房雨棚工程电气施工方案(电缆敷设、附安装示意图).doc
电气施工方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站站房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41.1 图纸41.2 主要图集41.3 主要规范标准51.4 主要规程51.5 主要法规、文件5第二章 工程概况6第三章 工程内容7第四章 施工准备104.1 施工准备流程图104.2 技术准备104.3物质准备114.4 劳动组织准备124.5 管理制度准备124.6 施工现场准备12第五章 组织机构13第六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146.1管路敷设156.2电缆进、出户保护管安装:226.3 金属桥架(线槽)安装246.4 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316.5 配电箱(柜)安装及配线356.6 封闭式插接母线安装416.7 管内穿线446.8 开关、插座、灯具安装476.9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安装546.10系统调试60第七章 材料、劳动力计划627.1 工程投入的材料及进场时间627.2电气安装主要机具表657.3 劳动力计划表66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66第九章 主要管理措施669.1 技术管理措施669.2 质量管理措施679.3 材料管理措施679.4 成本管理措施689.5 施工人员管理68第十章 电气安装成品保护措施6810.1 配管、配线成品保护6810.2 防雷及接地安装成品保护6910.3 电气器具及配电箱、盘安装成品保护6910.4 材料、设备成品保护69第十一章 质量通病与防治7011.1 电气设备及材质证明7011.2 配管工程7011.3 配线工程7111.4 配电箱安装工程7111.5 灯具安装工程7111.6 开关、插座安装工程7211.7 防雷接地工程7211.8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及试运行7311.9 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安装73第十二章 管理与协调措施7312.1 总则7412.2 工程管理7412.3 工期进度管理:7412.4 质量管理7412.5 现场管理7412.6 安全管理7512.7 资料管理75第十三章 施工现场临电布置75第十四章 施工资料76第十五章 文明施工和安全保障措施76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77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图纸序号图纸名称编号备注1××西站房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平面图××西站房施电02-01082××西站站房动力配电设计图××西施-电03-1643××西站房照明设计图××西施-电04-11264××西站站房火灾自动报警设计图××西施-电05-1245××西站站房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图××西施-电06-1241.2 主要图集序号图 集 名 称编 号备 注1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4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5线槽配线安装96D3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6钢导管配线安装03D301-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7常用灯具安装96D702-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8建筑电气常用数据O4DX1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9封闭式母线及桥架安装D701-1-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0电气设备在压型钢板、夹芯板上安装06SD702-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1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05SDX00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2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04X50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3用户终端箱05D702-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4集中型电源应急照明系统04D202-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5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1-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6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9DX00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05SDX00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8电缆敷设D101-1-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9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D501-1-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室内管线安装D301-1-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1.3 主要规范标准序号规 范 名 称编 号备注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国标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国标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国标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国标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国标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国标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国标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90国标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国标1.4 主要规程序号名 称编 号备 注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6-2003国家标准2建设工程技术文件整理标准DB22/407-2005J10637-2005吉林省地方标准1.5 主要法规、文件序号名 称文 件 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法规文件汇编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国家规范、图集、标准更改,本施工方案则随之相应更改,按照新标准执行。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客运专线××西站站房及站台雨棚工程建设地点:××市绿园区西新镇双丰村××西站坐落于××市绿园区境内,站区南北宽约为320m,东西长约为3100m。站中心里程D3K689+000。工程概况如下表: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功能地下部分地下一层为站房出站层。地上部分首层为站台层,二层为高架候车层,其中包含一层设备夹层,一层商业夹层和一层办公夹层。总建筑面积112074.86其中站房建筑面积61456.85站台雨棚建筑面积42771.6商业夹层建筑面积7846.412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带夹层)3结构标高地下部分地下一层(-11.900m)地下设备夹层(-6.600m)地上部分一层(站台-0.250m)首层设备夹层(4.950m)高架候车层(9.750m)商业夹层(17.850m)办公夹层(23.000m)4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灌注桩承台+基础梁筏板主体结构形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5抗震等级工程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加速度值为0.1g6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久性设计满足100年的要求。第三章 工程内容本工程电气安装设计包含站房变配电系统、站房动力配电系统、站房及雨棚照明系统、站房及雨棚防雷、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站房火灾自动报警(FAS)系统、站房机电设备监控(BAS)系统、站房信息系统等。其中,站房变配电系统及站房信息系统由相应专业公司进行施工。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描述如下:序号系统名称系统描述1变配电系统××西站共设1号、2号、3号三个10/0.4kV变电所、一座10/0.4kV通信、信号专用变电所和一座柴油发电机房。10/0.4kV变电所(1号、2号)及柴油发电机布置于-11.5m标高出站层,10/0.4kV变电所(3号)布置于-6.4m标高广场层,10/0.4kV通信、信号专用变电所变电所布置于0m标高站台层。其中10/0.4kV变电所(1号、2号)主要为出站层、站台层、高架层照明、空调、商业、扶梯等负荷供电;10/0.4kV变电所(3号)主要为冷水机组、冷却泵等负荷供电。柴油发电机组负责在两路电源同时停电情况下向消防设备、通信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售检票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系统等负荷及应急照明等特别重要一级负荷供电。此外本工程设有UPS电源和EPS应急电源系统,分别保证铁路专业的通信、信号、信息化等系统和应急照明中的疏散照明不间断时间供电要求。2动力××西站动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如下。一级负荷包括应急照明EPS、通信设备、信号设备、信息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电源屏、消防用电设备等。其中通信、信号设备由两路来自通信信号变电所不同低压母线的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其余一级负荷设备由两路来自2#变电所不同低压母线的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二级负荷包括信息显示设备、自动扶梯、电梯、电动伸缩门等,由2#变电所供电。三级负荷包括空调机组、热风幕、商业动力负荷等。其中冷冻机房设备由一路来自3#号变电所的电源供电,其余三级负荷由一路来自1号变电所的电源供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TN-S接地型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由变电所低压屏引接的配电干线采用电缆,其中与消防有关的动力配电箱、控制箱配出的回路采用WDZN-BYJ无卤低烟阻燃耐火交联聚乙烯电缆,其余配电回路采用WDZ-YJY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乙烯电缆。由变电所至各动力配电箱、控制箱的干线电缆沿电缆沟及电缆桥架敷设,出电缆桥架穿钢管敷设。由动力配电箱、控制箱引至用电设备的配线采用穿钢管沿墙、地暗敷设。3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由10/0.4kV变电所(2号)低压配电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向各照明配电箱供电;由站房2#10/0.4kV变电所向各EPS屏提供两路电源,各EPS屏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向各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当两路电源同时失电时,由蓄电池向应急照明负荷供电。本项目人工照明设计充分利用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各自的特点,采用混合照明的方式,两种照明分别控制,以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灯具,候车厅、入口大厅、站台雨棚等高大空间(6米以上)采用金卤灯光源。候车室、售票厅、出站厅、通信、信号、信息机房、变配电所、配电间、消防水泵房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应急照明电源采用应急电源屏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