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性能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ppt

    • 资源ID:1202419       资源大小:790.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性能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ppt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三、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普遍适应的混凝土体积模型 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 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讨论 例证四、结语高性能混凝土(现代混凝土)及其全计算配合比设计一、前言n高性能混凝土(现代混凝土)n配合比设计n全计算配合比设计n高性能混凝土流行的观点(1)美国学者(2)日本学者(3)中国学者:冯乃谦 教授 吴中伟 院士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满足工作性的情况下,用水量要小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细掺量多掺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掺加新型高效减水剂,改善与提高混凝土的多种性能HPC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作者认识):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PLCFLCHSC混凝土配合比组成图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n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科研,生产及应用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n配合比设计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强度 工作性 耐久性经济性 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n两个基本方法:绝对体积法;假定容重法n共同点: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都遵从波罗米公式 fcu,p=Afcu,km(c)/m(w)Bn不同点:前者以1m3混凝土绝对体积为基础;后者以假定混凝土容重为一定值(正常2400m3)为基础.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比较著名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n美国Metha和Aitcin教授推荐的方法n法国路桥试验中心(LCPC)建议的方法n日本阿部道彦方法n基于最大密实度理论的方法 Domone.P.L.J的方法 Carbouari.B.T的方法 清华大学陈肇元,王怀德的方法 -颗粒堆积密度计算线形模型的修正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机化n法国路桥中心 LCPC软件nDunstan.M.R.H方法nDay.K.W的Couad配合比设计系统n陈肇元-王怀德设计系统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对国内外多种设计方法的评述n经验性,半定量设计方法n通常体系较庞杂,包括CAD设计n核心参数用水量和砂率仍多为经验取值n根源:未掌握和揭示混凝土材料内在组分关系n其中以美国Mehta和Atitcin教授的方法有较多的可取性.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本文对水泥混凝土领域的重大贡献n从理论上推导确定了用水量VW和砂率SP的计算公式:用水量通式:砂率通式:该两式加上著名的波罗米公式:就使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成为可能.三、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本工作的特点:n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n数学推导确定了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n建立了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新方法。三、全计算配合比设计四、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作者的基本观点是:(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包括固、液、气三相)具有体积加和性。(2)石子的空隙由干砂浆来填充。(3)干砂浆的体积由水来填充。(4)干砂浆由水泥、细掺料、砂和空气隙所组成。其中干砂浆、干砂浆体积的概念以及基本观点(2)(3)(4)均为本文作者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四、普遍适应的混凝土体积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即可很容易地用数学方法推导出用水量和砂率计算公式,特点是很严密砂率通式:S=g 则对HPC,Ve=350L,Ves=430L则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用水量通式:令 C=3.15kg/L,f=2.51kg/L Ve=350L,Va=20L则或 碎石混凝土 A=0.48 B=0.52HPC砂率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图3-3 配 制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607080901001101201301400.180.20.220.240.260.280.30.320.340.360.380.4水胶比配制强度(MPa)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图3-4 配制强度与用水量的关系60708090100110120130140120130140150160170180用水量(k g/m3)配制强度(M P a)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图3-8 用水量与砂率的关系33343536373839404142122127132137142147152157162167172用水量(k g/m3)砂率(%)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图3-5 配 制强度与砂率的关系6070809010011012013014033343536373839404142砂率(%)配制强度(M P a)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图3-6 配 制强度与C S P 掺量的关 系60708090100110120130140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CSP掺量(%)配制强度(M P a)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图 3-7 配制强度与容重的关系6070809010011012013014023782393240824232438245324682483容重(kg/m3)配制强度(MPa)五、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的表述HPC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步骤:三公式+现行规范n配制强度n水胶比n用水量六、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讨论n胶材组成与用量n砂率n超塑化剂掺量n试配与配合比调整六、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讨论表1 HPC配合比计算结果(单方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配制强度(MPa)材料用量(kg/m3)WCFA(BFS)CFSSG60175 346115-729101370166 366122-705103780156 390130-678106490147 408136-6551088100141 423113286391104110134 437105416201123120127 45491606021142130122 46481745881156七、例证表2 HPC配合比计算结果(单方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配制强度(MPa)M(w)/m(b)SP(%)CSP掺量(%)容重(kg/m3)600.3841.80.832378700.3440.50.982396800.3038.91.152418900.2737.61.3124341000.2536.71.4124481100.2335.61.5324601200.2134.51.6524761300.19733.71.732486七、例证表3 HPC计算配合比与美国HPC配合比对比配制强度(MPa)材料用量(kg/m3)WCFA(BFS)CFSSG80(A)160400106-690105074*161397106-692105075(B)150423113-670107087*150424112-663108090(C)140477119-6501090106*141481120-5391104105(D)13047175426301110115*13147676436121131120(E)12049579446201120131*12149981445861158七、例证表4 HPC计算配合比与美国HPC配合比对比配制强度(MPa)M(w)/m(b)SP(%)CSP掺量(%)容重(kg/m3)60(A)0.3239.7-240674*0.3239.71.14240675(B)0.2838.5-242687*0.2838.01.33242990(C)0.23537.4-2476106*0.23536.71.482485105(D)0.2236.2-2458115*0.2235.11.652469120(E)0.19435.5-2478131*0.19433.61.822489七、例证n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以此为基础推导求得了两个重要的基本关系式,即用水量和砂率公式。这两个公式揭示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内在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联系,成为HPC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基础。它使得HPC配合比设计从半定量走向定量、从经验走向科学,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一较大的改进。八、结语n由于模型的普遍适用性,这两个基本关系式及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也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及其它混凝土。n用本方法设计的HPC配合比与美国资料中的HPC配合比总体上完全一致。本技术在北京、厦门、珠海等全国各地应用,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试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受到质检站、混凝土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八、结语

    注意事项

    本文(高性能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