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

    • 资源ID:1198277       资源大小:3.03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

    2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目录人体测量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人体测量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环境生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环境生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环境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环境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 3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一、一、人体测量学的概念、由来和发展人体测量学的概念、由来和发展1 概念概念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公元前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维特鲁威: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一个站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一个站立的男人,双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立的男人,双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就是其身高,双足趾和双手指尖恰好就是其身高,双足趾和双手指尖恰好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2 人体测量学的由来和发展人体测量学的由来和发展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1 人体比例图人体比例图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芬奇: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19世纪,建筑师勒世纪,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柯布西耶:创立了模数制。创立了模数制。图图2.2 柯布西耶创立的模数制柯布西耶创立的模数制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或数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或数据资料),我国也于据资料),我国也于1988年发布了相应年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GB/T 100001988中国成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年人人体尺寸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人体静态尺寸人体静态尺寸主要指人体的构造尺主要指人体的构造尺寸寸(即人体结构尺寸即人体结构尺寸),它包括头、躯干、,它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1 人体静态尺寸人体静态尺寸二、二、人体测量的基础数据人体测量的基础数据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3 我国成年人体平均尺寸我国成年人体平均尺寸 据统计,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据统计,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为1.67m,女子为,女子为1.56m,各地区人体高,各地区人体高度有差异。度有差异。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人体动态尺寸人体动态尺寸是指人体的功能尺是指人体的功能尺寸,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寸,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2 人体动态尺寸人体动态尺寸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4 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由于行为目的不同,人体活动状态由于行为目的不同,人体活动状态也不同也不同,故测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故测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5 人体动作尺度(比例法绘制)人体动作尺度(比例法绘制)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1)在阶梯教室、影院、剧场的阶梯座)在阶梯教室、影院、剧场的阶梯座位设计中的应用位设计中的应用三、人体测量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筑三、人体测量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设计中的应用图图2.6 阶梯座位阶梯座位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2)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的)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卧室的尺寸设计,首要考虑床的大小及灵 卫生间面积小,而需满足的功能较多,活布置,故卧室开间不宜小于3600mm。设计中应保证人活动时所需的基本尺寸。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3)对门和走道等交通联系空间最小宽度)对门和走道等交通联系空间最小宽度确定的影响确定的影响图图2.11 门的最小宽度门的最小宽度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12 走道的最小宽度走道的最小宽度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图图2.13 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4)建筑中诸如栏杆、扶手、踏步等一)建筑中诸如栏杆、扶手、踏步等一些要素,为适应功能要求,基本上保些要素,为适应功能要求,基本上保持恒定不变的大小和高度,这些常数持恒定不变的大小和高度,这些常数的确定往往也受人体测量学的直接影的确定往往也受人体测量学的直接影响。响。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u 数据应用注意事项:数据应用注意事项:设计中采用的身高应视具体情况设计中采用的身高应视具体情况在一定幅度内取值,并注意尺寸修正量在一定幅度内取值,并注意尺寸修正量(图图2.14)。)。图图2.14 尺寸修正量的构成尺寸修正量的构成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2.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 在使用原有资料数据时应与现状在使用原有资料数据时应与现状调查结合起来。调查结合起来。针对特殊使用对象(运动员、残针对特殊使用对象(运动员、残疾人等),人体尺度的选择也应作调疾人等),人体尺度的选择也应作调整。整。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环境因素的适宜性:环境因素的适宜性:不能忍受的不能忍受的 不舒适的不舒适的 舒适的舒适的 最舒适的最舒适的一、环境生理学基础一、环境生理学基础1 室内环境要素参数室内环境要素参数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图图2.15 环境因素舒适性分级的参考界限环境因素舒适性分级的参考界限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1)视角、视距与视野、视区)视角、视距与视野、视区视角视角是人眼能够区别开来的两个最近的是人眼能够区别开来的两个最近的刺激物与人眼形成的夹角。具体设计可刺激物与人眼形成的夹角。具体设计可参考参考6视角进行设计。视角进行设计。视距视距是眼睛到被视对象之间的距离。实是眼睛到被视对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两眼相距约际上,两眼相距约60 mm,可看清物体,可看清物体时,最佳距离在时,最佳距离在34.4m以内,这是歌剧以内,这是歌剧院的最大视距。院的最大视距。2 视觉机能与环境视觉机能与环境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视野视野:脑袋和眼睛固定时,人眼所能:脑袋和眼睛固定时,人眼所能察觉的空间范围。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察觉的空间范围。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向重合向重合120,其中,其中60较为清晰,中较为清晰,中心点心点1.5左右最为清晰。左右最为清晰。视区视区:眼睛能觉察出的空间范围。通:眼睛能觉察出的空间范围。通常按对物体的辨认效果,即辨认的清常按对物体的辨认效果,即辨认的清晰程度和辨认速度,分为以下四个视晰程度和辨认速度,分为以下四个视区:区:中心视区、最佳视区、有效视区中心视区、最佳视区、有效视区和最大视区和最大视区。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图图2.16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正常人的视野范围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图图2.17 正常人的色视野正常人的色视野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2)目光巡视特性(视觉运动特性)目光巡视特性(视觉运动特性)目光巡视的习惯方向:从左到右,目光巡视的习惯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旋转巡视时习惯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旋转巡视时习惯顺时针方向。视线水平方向的运动快于铅垂方向,视线水平方向的运动快于铅垂方向,且不易感到疲劳;对水平方向上尺寸与且不易感到疲劳;对水平方向上尺寸与比例的估测比对铅垂方向上的准确。比例的估测比对铅垂方向上的准确。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跳跃。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跳跃。两眼总是协调地同时注视一处。两眼总是协调地同时注视一处。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3)明暗适应)明暗适应 眼睛向亮处的适应叫明适应、光适眼睛向亮处的适应叫明适应、光适应,向暗处的适应叫应,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暗适应。(4)眩光)眩光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称为现象称为眩光眩光。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图图2.18 发光体角度与眩光的关系发光体角度与眩光的关系 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1)听觉适应)听觉适应 人对环境噪声的适应能力。人对环境噪声的适应能力。3 听觉机能与环境听觉机能与环境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2)听觉方向)听觉方向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声音的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声音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3)听觉与时差)听觉与时差 从听觉实验得出,如果两个声音从听觉实验得出,如果两个声音的间隔时间(即时差)小于的间隔时间(即时差)小于50ms,那,那就无法区别它们,而是重叠在一起了。就无法区别它们,而是重叠在一起了。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4)单耳听闻与双耳听闻效应)单耳听闻与双耳听闻效应人的双耳可以同时收听声音信号并判人的双耳可以同时收听声音信号并判断声源的距离和方向。断声源的距离和方向。单耳听闻单耳听闻是指用一只耳朵收听的情况。是指用一只耳朵收听的情况。这时,方位感消失,这时,方位感消失,“滤波效应滤波效应”降低,降低,噪声干扰增大。噪声干扰增大。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5)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声的掩蔽声的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影是指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影响了人们对另一个声音的听闻。响了人们对另一个声音的听闻。声掩蔽的特点是:声掩蔽的特点是:同频率的声音相同频率的声音相互掩蔽性最强;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互掩蔽性最强;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高频声则很难完全掩蔽低频声;掩蔽声高频声则很难完全掩蔽低频声;掩蔽声越强,对频率较高的声音的掩蔽作用就越强,对频率较高的声音的掩蔽作用就越大。越大。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1.提高环境舒适度:提高环境舒适度:合理地选择建筑设备合理地选择建筑设备 确定房屋的构造做法确定房屋的构造做法二、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二、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 2.2环境生理学环境生理学 2.提高光环境的舒适性:提高光环境的舒适性:减少大面积开窗减少大面积开窗 采用特殊的玻璃,或玻璃镀膜,或采用特殊的玻璃,或玻璃镀膜,或采用多层窗帘采用多层窗帘 减弱或消除眩光的危害减弱或消除眩光的危害 避免东晒或西晒,特别是夕阳直射避免东晒或西晒,特别是夕阳直射室内的情况室内的情况 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以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