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 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1193619
资源大小:514.34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952.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 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 题目: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学 院 经济学院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班 级 社保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目 录毕业论文正文中文题目与摘要 -11英文题目与摘要 -22正文 -323 文献综述 题目与摘要 -11正文 -27外文翻译 外文原稿一 -14中文译文一 -56外文原稿二 -710中文译文二 -1013相关材料 1、任务书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卡4、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6、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语及评分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标准及成绩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和结论9、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10、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汇总表.正 文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摘 要:本文在收集整理了反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教育和出生时预期寿命数据的基础上,利用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法估算了按地区划分的收入指数、教育指数和出生时预期寿命指数,并计算了按地区划分的人类发展指数。基本结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人均GDP上的差距始终是最大的,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呈扩大的趋势;教育发展差距是最小的,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没有明显的变化,教育发展差距的扩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差距呈现出整体缩小的趋势;人类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短时期内没有明显的缩小趋势。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市场化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中国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这几路径着手。关键词:地区差距 发展 人类发展指数Measurement and Narrow Path 0f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yearly date of per GDP、educa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by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this study calculate three basic dimension indices-the per GDP、educa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indices,and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by regional. Our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Since 1990,regional disparity on per GDP is the largest,either the absolute disparity or comparative disparity widens dramatically,but the comparative disparity increases slowly;regional disparity on education is the smallest,the disparity between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 is showed in the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regional disparity o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decreases gradually. Regional disparity on development increases evidently and the extent of enlargement has much greater.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to got the factor for the Human Development of country,for market-oriented、Urbaniz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science、education and medical project,the opening degree and so on. Chinese government to minimi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must establis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s and take the measures in these Paths.Keywords: Regional Disparity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一、引 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本文地区差距是特指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大课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研究地区差距问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深入,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中,主要是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与论证。但是,对地区差距的研究偏重于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指标的度量上侧重于人均收入(发展数量方面),没有将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和卫生健康状况(发展质量方面)等社会指标纳入研究范围。杨永恒、胡鞍钢、张宁(2005)利用人类发展指数法对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作了研究,主要是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技术优势,没有对地区差距的度量作系统的研究。针对学术界在中国地区差距研究和指标度量上存在的局限,本文利用人类发展指数法,量化中国各地区在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三个指标上的差距,对总体的发展差距和变化趋势做了简要的阐述。本文在收集了19902005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黑龙江、吉林等8个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等12个省市自治区。本文的数据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人均GDP、预期寿命和综合毛入学率、成人识字率等数据的基础上,从人均GDP、卫生健康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三方面来测算中国在19902005年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构建了按地区划分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时间序列。本文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阐释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的基本概念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资料来源、数据整理的方法并给出估算结果;第四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各地区差距的现状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对影响地区人类发展差距因素做了主成分分析;第六部分阐述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路径;最后介绍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二、基本概念、主要指标和衡量方法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发展”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衡量发展程度的指标和方法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强调发展的数量问题,即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发展战略是追求GNP的快速增长,但忽视了对社会成员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与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连续的动态增长过程,同时伴随着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变化。此时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焦点转移到普遍的绝对贫困、日益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和严重的失业上,主张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强调权利(entitlements)和增强“人的能力”(Sen.1983),将发展界定为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和真实自由的过程,提倡将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性压迫和提供法治权利、社会保障等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Sen.199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根据森的思想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将人类发展界定为健康长寿的生命、良好的教育和体面的生活水平,还包括政治自由、参与社会生活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为了对各国人类发展的水平进行度量和比较,1990年UNDP 提出了一整套度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扩大人民的选择、健康长寿的生命、知识的获取、获得体面的生活所需的资源、环境保护、人身安全和性别平等方面的指标。根据以上的指标构建了多种人类发展指数,如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贫困指数(HPI)、性别发展指数(GDI)等。其中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发展程度的最基本指标,能综合反映一国的总体发展水平,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统计指标。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衡量人类发展成就的总量指标,综合反映了一国在人类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它由三个指标构成:(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表示。(2)教育或知识的获取,用成人识字率(占2/3权重)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综合毛入学率(占1/3权重)来表示。(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PPP美元)来表示。具体的构建过程如图1。内容 健康长寿的生命 知识的获取 体面的生活指标 出生时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毛入学率(GER) 人均GDP 成人识字率指数+GER指数 指数 预期寿命指数 教育指数 人均GDP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 图1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框架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参考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