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
资源ID:1191900
资源大小:71.1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提纲精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8.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识记几个重要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P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P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P4)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党自身角度P4)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4.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法律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识记几个重要知识点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注: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我国的宪法原则(p7倒数第二行)(简答题材料如果出现“脱贫、精准扶贫”“国家控制疫情保护人民生命“”之类的材料,经常会间体现我国哪一宪法原则?要答“尊重和保障人权”。PIl拓展空间以下划线句子: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5.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P4-P6)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选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蝇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最大的人权?p7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7.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8)(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7总体要求+p9-10具体要求)(1)总体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主权利,法律明确公民享有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执法:行政机关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便成为现实。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如何设置的?(P13)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知识点拨】我国的国家机关: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5、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2、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P14)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P15)民主集中制原则 4、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P15)()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5、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P16-P18)()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1坚持依宪治国1、宪法的构成?(P20)构成: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宪法的本质、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1)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P2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提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P24-P2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2加强宪法监督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P26)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的原因)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及内容是什么?(P26-P27)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内容:(P27相关链接)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P27)(识记划线部分)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27)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增强宪法意识国家开展的活动:(P28阅读感悟)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公民可开展的方式: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活动、手抄报比赛;宪法知识讲座活动;开展宪法朗诵活动等5、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P29)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6、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29-P31)(1)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2)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3)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补充笔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补P32)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3.1 公民基本权利1、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2)(3)(4)(P35-38三个目题+p41最后一段)(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P35-P36)选举权和被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