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191361
资源大小:42.62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十四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6月一、产业发展情况与形势-1-(一)产业发展成绩-1-(二)产业发展问题-4-(三)产业发展形势-5-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发展原则-8-(三)发展目标-9-三、发展重点领域与方向-11-(一)重点技术方向-H-(二)重点产业环节-12-(三)重点融合领域-14-四、空间布局-15-(一)一园区:打造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专业园-16-(二)全示范:建设虚拟现实智能示范标杆城区-16-五、重点工程-16-(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6-(二)产业平台打造工程-18-(三)产业集聚发展工程-20-(四)融合应用推进工程-21-(五)专业人才培养工程-24-(六)产业环境完善工程-25-(七)特色品牌升级工程-27-六、保障措施-28-(一)组织保障-28-(二)政策保障-28-(三)资金保障-28-(四)项目保障-28-虚拟现实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前瞻领域,拓展了人类感知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具备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特点,该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我国面临同步参与国际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得机遇,为进一步抢占我市新一轮科技浪潮制高点,依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和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部署,制定本规划,助力石景山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期限为2021年2025年。一、产业发展情况与形势(一)产业发展成绩2016年以来,石景山区紧抓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机遇,联合中关村管委会谋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产业基础、前沿技术优势和石景山区数字创意产业先发优势,2017年联合建设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经过几年发展,区域虚拟现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提升,技术、人才和资本等高端要素持续聚集,现已吸引与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和核心人才,产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优质企业集聚。全产业链企业布局落地,石景山区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已集聚VR/AR企业百余家,业务涉及终端器件、应用服务、分发平台、内容生产系统等行业全产业环节。终端器件方面,代表企业包括VR/AR头显厂商爱奇艺智能、耐德佳,感知交互外设企业凌宇科技等;分发平台方面,代表企业包括互联网VR平台爱奇艺、线下体验厂商当红齐天等;内容生产系统方面,代表企业包括动作捕捉厂商虚拟动点、全景相机厂商疯景科技等;在应用服务方面,代表企业包括医学全息影像企业触幻科技、文化教育企业红色地标、VR内容培训平台达瓦未来等,园区虚拟现实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技术+资本”双引擎驱动企业集聚,我区获得风险投资的虚拟现实团队10余家,投资总额超20亿元人民币,打扮家科技、凌宇智控、耐德佳、当红齐天等团队获得A轮超亿元融资,光年无限B轮融资4亿元,航空航天模拟技术领先企业航宇荣康新三板挂牌,全息AR广告与娱乐服务商微美云息纽约上市。孵化一批高成长性团队,通过创业辅导与培训,成功培育出基因互动、盈嘉互联、光和数字、微瑞集智等一批具有高发展潜力的金种子企业,逐步成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新生力量。产业创新活跃。创新平台有力搭建,中关村石景山园运用“内引外联”手段打好创新资源“整合牌”,推动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三维仿真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国家级、市级创新基地建设,集聚包括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北京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为行业技术成果创新与转化提供广阔承载空间。创新人才有力支撑,石景山充分发挥园区人才政策,培育和吸引光学显示、动作捕捉、智能硬件等行业核心领域9位国家级与市级高端人才团队入驻。创新能力有力增强,研发效能显著提升,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耐得佳、疯景科技、光年无限等代表企业围绕光学模组、虚拟人、感知交互、全景相机等方面布局专利近200件,园区企业“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部分优势企业积极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好知识产权储备。成果转化加快。石景山区培育构建高精尖产业项目储备库,拥有一批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项目引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加速了虚拟现实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园区先期已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项目在终端器件领域实现成果转化,并在以文娱、工业、商贸为代表的内容应用方面持续落地推广。在文娱应用方面,爱奇艺智能助力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珠峰登顶测量等重大活动VR直播,促进了一系列以5G+VR为代表的创新应用;在工业挛生方面,达瓦科技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仿真系统建设”中担任多项虚拟现实重大技术保障工作;在智慧医疗方面,触幻科技研发的医疗影像全息显示操作系统以及混合现实(MR)手术定位引导一体机,已与301、306医院、首钢医院等30余家医院深度合作;在商贸应用方面,打扮家与京东合作推出“家装BIM+VR系统”提供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系统化的一体化数字解决方案。领军作用提升。强强联合高端引领,2016年10月,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出台北京市首个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关于促进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17年4月揭牌建设首家市级特色园区“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树立标杆品牌、孵化应用场景,引育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生态,积极推进和引导虚拟现实及相关产业高端创新创业发展。品牌号召力日益增强,主办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赛等重大专业赛事,引入青亭网全球AR/VR产业者创新者峰会、新浪VR系列沙龙等行业商业活动,受邀参与AnA开发者大会、中国科幻大会、北京国际电竞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产业论坛,并积极组织重点创新企业参与中国服贸会等重大交流展示活动,策划重点企业“走进石景山”和设立”虚拟现实专题线上展区”,不断提升我区虚拟现实产业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二)产业发展问题行业发展问题:一是虚拟现实产品供给与用户预期存在一定落差,存在“用贵笨晕视传知”等产业瓶颈,即高品质爆款内容缺乏、高性能终端价格门槛高、外观形态吸引力不足、画面视觉质量有限、时延引发眩晕感、缺少云网优化和大众认知程度有限等问题;二是企业对前瞻重点技术融合创新方向敏感性不强,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相对薄弱,对与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间的融合创新与技术断点投入不够;三是缺少富于影响力的优质内容生产平台,业内缺少常态化的内容制作基地,从业者对虚拟现实内容设计编排与开发制作经验尚在摸索积累阶段,内容制作成本较高,鲜见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体验;四是专业人才培育滞后,虚拟现实对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极高,当前仅部分高校开设虚拟现实相关课程,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五是行业标准体系尚待完善,难以有效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地区发展问题:一是产业总量和实力较弱,石景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经济总量与企业规模偏小,截止2019年末全区仅有2-3家虚拟现实企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水平,绝大比重为中小微企业团队,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带动作用;二是政策指引有待完善,一方面全国产业政策竞争加剧,本地政策环境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一方面5G新基建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呈现交汇融合趋势,政策着力点有待调整提高;三是产业主体间合作不足,“单兵作战”现象普遍,产业上下游要素资源尚需统筹完善;四是服务平台缺乏,从实验研发向产业落地迁移过程中公共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加强建设。(三)产业发展形势政府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自2016年虚拟现实被列入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互联网+等多项国家政策文件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2018年工信部出台国家层面首个虚拟现实专项政策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标准构建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在指导意见发布后,北京、南昌、青岛、成都等地相继出台适配本地扶持政策,纳入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2020年北京市和中关村分别将虚拟现实产业纳入市高精尖产业细分名录和中关村示范区统筹发展规划主导产业细分名录,按照市级工作部署,明确将石景山区作为我市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承载区、中关村主导产业引擎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组团。石景山区紧紧抓住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沉浸感、想象力和交互性等特点可有效契合石景山大众信息消费与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冬奥会与工业遗存地标相关的体育直播、电竞娱乐、沉浸会展等带来新模式与新体验;一方面石景山区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街区、楼宇、景区等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以创新、创业、生活、社交为一体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吸引优质创新资源聚集。石景山区紧抓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机遇,将虚拟现实及关联产业列入地区主导产业。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步入高速增长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该产业已完成从实验研发向产业化阶段的迁移,在产业软硬件成本门槛降低、产业资本集聚以及大众不断进阶的视听需求和后疫情时代对生活生产方式数字化的“刚性”需求等背景动因影响下,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加速成熟。同时随着互动视频、无界办公、智慧教育、沉浸会展、工业互联网等多样化新兴应用场景的带动下,虚拟现实产业将步入高速增长期。目前以应用服务、终端器件、分发平台和内容生产为重点领域的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初具规模,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千亿元,终端出货量超六百万台,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可保持50%以上。依托云控网联技术路径虚拟现实将实现规模化应用。随着5G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以大带宽和低时延为特点的虚拟现实业务将成为5G时代典型应用场景,并有望打破单机版虚拟现实小众化的产业发展瓶颈。有别于当前多数企业基于单体智能的发展轨道,通过5G、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赋能,将在云、网、端、用等融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下重构虚拟现实系统架构,触发产业跃迁,进而优化迭代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新市场与新业态。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工作要求,聚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提升虚拟现实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促进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按照石景山区“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和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依托中关村石景山园、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坚持“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全国领先的虚拟现实融合创新引领区。(二)发展原则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把握虚拟现实发展趋势特点,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重点,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广泛合力,统筹开展本地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突出政策导向作用,切实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市场主导。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