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docx
推荐单位 课程学校 课程名 称 课程类型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填报日期2024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西安建筑科技高校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工程热力学口公共基础课J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口其他工学土木类赵蕾2024年10月10日陕西省教化厅制2024年9月填写要求1 .以Word文档格式照实填写各项。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运用缩写。3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行作为申报内容填写。4 .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5 .“8.承诺与责任”须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1,课程负责人状况基本情况课程负责人赵蕾最终学历探讨生学 位 工学博士所在院系通信地址(邮编)探讨方向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诞生年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1971.03教授副处长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号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国际沟通合作处暖通空调,建筑节能曾获省级精品 课程称号年份原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状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担当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试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探讨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著名人在国内教学情况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 总学时周学时专业年级学生 总人数工程热力学本科生 专业基础课564环境学院 建环10、11及12级309高等工程热力学探讨生 专业基础课604暖通专业硕士 10. 11及 12级45暖通测试技术探讨生 专业课404暖通专业硕士 10、11、 及12级112暖通动态测试技术博士探讨生 专业课404暖通专业博士09、11及12级122.担当的实践教学由E务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探探讨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痛奖(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实践环节名称届数学生总人数指导本科生创业设计大赛2103.担当的教学探讨课题课题名称课题来源立项时间角色热工与流体力学课程群教学新模式 探究与建设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改 立项2024-2025负责人工程热力学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国家教项目子课题2024-2025负责人工程热力学双语版教材建设校级重点规划教材建设 项目2024-2025负责人工程热力学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2024-2025负责人4.获得的教学表彰/嘉奖主编的工程热力学双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2)获得西安建筑科技高校 2024年优秀教材建设三等奖。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担当的学术探讨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十获得的学术探讨表彰/嘉奖(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担当的学术探讨课题:学术研究论文题目刊物名称级别时间署名次序Dynamic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water chiller refrigeration systemAppliedThermal Engineering国际期刊SCI/EI收录2024.101/2Dynamic simulation of a water chiller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suction-line heat exchangerProc, ofthe 3rd ACRA国际会议SCI/ISTP 收录2024.51/2Numerical Study on Thermal Indoor Environment of an Office with System of Chilled Ceiling Panel and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Proc, of 4th ACRA国际会议ISTP 2024 收录2024.51/3基于专家规则的空调系统在 线故障检测与诊断建筑科学核心期刊2024.41/2关于西安地铁风亭建设和后 期管理的几点建议城市轨道交通 探讨核心期刊2024.41/33.获得的学术表彰与嘉奖: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探讨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42024子项负责人基于北方地域气候适应的被动设计基础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4-2024主要参与人适合西安气候特点的地铁环控方案选择及通效果探讨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2024负责人基于与地面建筑协调统一的地铁风亭方案选择及通风效果优化探讨人事部留学回国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242024负责人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教化部留学回国人员年启动基金20242024负责人2.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项目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通空调气流组织模拟与设计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厅2024年3/8Dynamicsimulationofawaterchillerrefrigerationsystemwithasuction-linehealexchanger优秀论文奖西安建筑科技高校2024年1/2Steadystateperformanceandoperaionoptimizationofvariablefrequencywaterchiller优秀论文奖西安建筑科技高校2024年1/22 .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结构姓名性别诞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担当的工作签字赵蕾女1971.03教授暖通空调主讲老师朱常琳女1969.09副教授车辆工程主讲老师崔海航男1975.06副教授流体机械后备主讲老师周宇女1977.04讲师热能工程后备主讲老师严双志男1959.03工程师暖通空调试验指导老I程队体养青教培常课团整素及年师弟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化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学问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状况、近五年培育青年老师的措施与成效:工程热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课程,参与本课程教学、试验和课程建设工作的老师共5人。学问结构、学缘构成合理: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工程师1人。本课程教学团队中有校骨干老师3人。这些老师在担当工程热力学课程讲授的同时,也是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担当者,教学内容涵盖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水力学等,探讨领域涉及建环、给水排水工程和环境学科。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2人(均从事过博士后探讨工作),有硕士学位者3人。其中1人获中科院力学探讨所博士学位,1人获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博士学位,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6名老师分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高校、中国科学院、兰州交通高校、西安交通高校、西北工业高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中青年老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团队中的老师均为活跃在本科和硕士探讨生教学岗位上的中坚力气,主讲老师有10年以上的本科教学工作阅历,教学阅历丰富、擅长理论联系实际;青年老师思想活跃、精力充足、计算机技能强,主动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具有好的英语功底和沟通实力。留意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实践环节强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主讲老师(含辅导老师和试验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20。主要成员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效果朱常琳,女,副教授,硕士。近5年来主讲华清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5轮次,以及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专业的传热学和热工基础等课程,主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硕士生的计算传热学课程3轮次。参与生产实习的指导。主持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传热学双语教材的建设(2024.1-2025.12),参编双语教材工程热力学1部,主持陕西省教化厅专项科研项目1项。崔海航,男,副教授,博士。2024年9月2024年9月新加坡国立高校SingaPore-MrrAnianCe访问探讨员,其中,2024年6月2024年12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esearchlabofElectronics做博士后,09年12月至今,西安建筑科技高校讲师、副教授。主讲本科生的流体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河流淌力学以及热工基础等多门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试验室开放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新老师探讨基金项目1项及陕西省教化厅专项科研项目1项,参编双语教材工程热力学1部。周宇,女,讲师,硕士,在读博士生。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高校能动学院热能工程专业,硕士探讨生阶段就读于西安交通高校能动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2024年起先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高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热工流力教研室。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学阅历较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曾荣获校青年老师讲课竞赛二等奖,被评为最受学生宠爱的青年老师。严双志,男,工程师。从事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课程的本科生试验教学,工作长达20余年,在试验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阅历,2024年曾荣获先进试验室个人。曾依据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制作了压缩机耐久性试验装置研制、水压图水力工况、制冷装置优化改造等试验设备,这些设备在本科生的试验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极其良好的作用,多次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青年老师培育:1 .培育青年老师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加强对青年老师的熬炼和考核。青年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必需进行试讲,其工程热力学教案要求由教学阅历丰富的资深老师评阅。常常性开展的教学法研讨活动,邀请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具有丰富教学阅历的老老师介绍阅历,以形成良好传、帮、带传统,并督促其熟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关系,以便更高质量地完成备课。2 .加强青年老师教化科研工作,促进他们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工程热力学省级精品课程等建设为抓手,以梯队形式带动青年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热工流力教研室全部青年老师均参与相应的学术梯队,作为主持或主要参与人主动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探讨,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3 .创建良好氛围,支持青年老师在职进修,参与国际沟通,激励他们向更高的学问层次攀登提倡青年老师进行再学习,取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工程热力学任课老师中共有两位老师已获得博士学位,一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大力支持青年老师出国进行学术沟通和课程进修,以开阔视野,使其本科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以将工程热力学的双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具特色。4 .激励青年老师努力驾驭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