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4年).docx
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4年).学校状况1.l学校概况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8年,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长石村24号,占地面积15.6亩,前身为重庆市建工技工学校,主管部门为重庆市建筑管理局(现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市建筑业教化中心、重庆电大建筑工程学院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管理模式。学校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据“稳增长、夯基础、抓管理、重质量、树形象”的十五字办学方针,立足企业面对社会,深化职业教化、远程教化、岗位培训三教统筹的办学模式,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育实力,构筑以建筑为特色的终身教化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供应坚毅的技能人才保障。学校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化优秀示范点、全国教化改革创新示范校、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西部地区建设教化协会先进单位、建设行业接着教化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1. 2学生状况在校注册人数16级162人,15级279人,14级461人。现在在校生:16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102人;工程造价58人;15级建筑工程施工163人;建筑设备安装11人;工程造价81人;14级建筑工程施工285人;工程造价124人;建筑设备安装21人。1. 3老师队伍学校专任老师53人(在校生827人),生师比15.6:1,“双师型”老师147人,人,占比32.1%,兼职老师11人,占比20.8%。专任老师本科及以上学历47人,占比88.7%,专任老师硕士及以上学历5人,占比9.4%,专任老师高级讲师及以上8人,占比以.1%。1 .4设施设备学校教学设备总值1099万元,同比增加9.0%,生均设备1.33万元。实训实习工位数3105,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3.7。纸质图书1314册,同比增加21.2%,生均纸质图书L6册。2 .学生发展2.1 学生素养学生思想政治、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均达到100%,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79.2%。针对中职学生年龄层次和心理特点,学校的德育课程从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动身,设置一系列课程,包括:了解学校、了解班级、了解自己的专业、团结的力气、弟子规的学习、信任友爱、感恩系列。课程内容主要以故事或嬉戏为主,重在学生参与,自行管理课堂,将每个班级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制定队徽、队名、口号,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分组评分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2. 2在校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足度95.1%,专业学习满足度92.3%,实习实训满足度93.0%,校内文化与社团活动满足度90.2%,生活满足度93.4%,校内平安满足度100%,毕业生对学校满足度93.4%。学生满足度调查主要采纳访谈、探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等形式进行,选取2024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设备与安装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1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1份,获得原始数据后进行统计计算,得到学生的总体评价,折算成百分制评分表,另外就不满足的详细方面以及改进建议,调查结果记录在学生满足调查统计表中。2. 3资助状况16秋学期全校免学费人数共计793人。(14级:395人、15级、245人、16级:153人)免学费金额共计793000元;享受助学金人数56人,共计享受金额59800元。(15级:42人、16级:14人);享受住宿费资助人数为52人,共计享受金额13000元。(15级:38人、16级:14人);16秋学期享受免学费、助学金级住宿费资助共865800元。2.4就业质量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是重庆市最早专注于做建筑专业的技工学校,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8%IO0%左右。2024年年学校毕业574人,干脆就业率达到100%,详细状况如下:专业毕业人数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建筑工程施工380100%78%100%75%工程造价165建筑设备安装29100%100%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起薪在1500元左右,参与成人高考升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总共189人。与去年相比,专业就业率和对口率基本持平,升入高校学校的学生削减46人。2.5职业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实力、岗位适应实力和岗位迁移实力,学校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沟通沟通和就业指导四门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在第1学期,提高新生对自身的相识和职业方向;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提前对实习学生进行入职前教化;第2学期和第3学期开设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实力对学生开展非专业实力技能训练。为了帮助学生增加对建筑专业相对应职业素养要求的了解,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组织学生1个月时间学习专业理论,1个月进建筑公司工地实习,这种交替式、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最干脆的方式感受建筑行业和将会从事的相关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职业发展要求的实力和素养,作好职业打算。3.质量保障措施3.1 专业动态调整学校常年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设备安装三个专业,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状况如下:专业名称本年度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备注建筑工程施工 Ill412工程造价67216建筑设备安装617学校科学制定人才培育方案,通过开展行业调研,获得行业企业人才须要状况、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等信息,撰写行业企业人才须要调研报告;召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实力分析会,得到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实力分析报告;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工作领域,将工作领域对应到学习领域,确定专业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等为依据,将职业实力所对应的课程或者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其余的作为方向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3. 2教化教学改革构建“双主体、交替式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老师深化22家企业、行业、15所市内中高职院校、与6家建筑企业不同岗位职工反复探讨,结合近5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理论成果的探讨分析结果,打磨出“双主体、交替式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并形成了人才培育实施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校老师参编了重庆市土木水利类专业3门核心课程教材,自主编制了16门课程实训手册。工程造价专业完成了2门课程教材初稿,自主编制了14门课程实训手册。改革评价模式。已制订“双主体、交替式”工学结合人才培育的学生学业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法。编制了在校学习实操测试指导手册,选取试点班级55名学生,试运行了2学期,测评结果得到学校和企业的一样认可。专业实训环境进一步改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新增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74台套,总值90.97万元;新增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实训基地1个、校内实训室3个),实训工位73个;校企合作逐步深化,新增合作企业6家。行业培训基地辐射效应凸显。学校兼职老师资源库不断丰富,聘请了企业专家48名,包括技师1名、高级技师4名、高级工程师15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课程资源库不断完善,我校老师参与了国家住建部组织的建设领域专业人员考核评价试题库材料员部分建设,承接了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架子工、建筑焊接与热切割技术两本教材的开发。强化师资培训。选派13名老师分批到企业挂职熬炼,5名老师参与国家骨干老师培训,9名参与重庆市骨干老师培训,开展双师型老师培训115人次,其他培训突破800人天。技能竞赛成果显著。获得文明风采大赛国家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77个;获得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9个。老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市级奖项1个。3. 3老师培育培训状况强化师资培训。选派13名老师分批到企业挂职熬炼,5名老师参与国家骨干老师培训,9名参与重庆市骨干老师培训,开展双师型老师培训115人次,其他培训突破800人天。兼职老师资源库不断丰富,聘请了企业专家48名,包括技师1名、高级技师4名、高级工程师15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技能竞赛成果显著。获得文明风采大赛国家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77个;获得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9个。老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市级奖项1个。老师深化22家企业、行业、15所市内中高职院校开展调研。老师深化施工现场和建筑企业,对企业员工、建筑工人等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3181人次,参与重庆建工集团设计院BIM协同中心共建,参与BIM技术的培训、推广和研发。3. 4规范管理状况依据市人社局“规范建设年”的相关要求,坚持强化宣扬,主动营造推行规范办学行为的舆论氛围。坚持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详细负责,自觉把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规范办学的自我约束机制、教学活动支配公示制度、家校联动制度,形成社会、学校、老师、学生相一样的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接着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务管理,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用人需求实现深度对接。学校与企业联手制定第三方考核方案,考核采纳教考分别方式进行,学校依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教学,企业依据岗位技能须要出题考试,学生在学校老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主持下进行考试。该测评方式目前为重庆市职业院校首创,客观真实的反映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间差异。制定出台了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老师及双师素养老师选拔培育考核方法,先后组织高级工培训、BIM培训、骨干老师培训等,增加老师团队专业水平及素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广阔老师的教学实力和水平。坚持班主任工作“六个不遗忘”,通过学生评议班主任、班主任说课竞赛等活动,充分沟通管理阅历,去粗取精弥补“短板”促进管理实力提升。结合学校育人特色,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教化视频职业大能手大国工匠,激发学生的职业激情和志向。依据重庆市教委关于开展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活动的通知(渝教职成发(2024)50号)要求,组织全校学生参与了公约签署践行仪式等系列教化活动,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平安信息员及保卫人员层层签订“平安责任书”,学生工作部与年级组、年级组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均签订了平安承诺书,进一步降低了潜在的平安责任风险,确保全年校内和谐稳定。以全市技工院校“规范建设年”、内部限制建设工作和建工集团审计整改为契机,深化内部机构改革,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将学校原有的13个部门调整合并为10个,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避开了工作的交叉重复和权责不清。启动了制度的“废改立”和流程再造,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管理体系。精简优化了会议制度,依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行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行政办公会、专题会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全面实行季度和年度预算制度,严控支出厉行节约,财务支出较上年下降13.4%o调整了物资选购领导小组和内审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物资选购流程。3. 5德育工作状况坚持班级管理“八个不动摇”,注意以活动育人,开展了“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以及“弘扬雷锋精神,引领青年风尚”的主题黑板报设计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主动参与第十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报送作品149件,获奖77件,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28件,三等奖46件;在全国决赛中获三等奖1件,优秀奖1件。切合学校特色,开展学生趣味运动会、篮球竞赛、拔河竞赛、校内歌手大赛、学生评优选先、演讲竞赛、新年晚会、文明风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德育素养。3. 6党建状况校党委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