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办公室工作总结三篇.docx
(篇一)XX年,县新闻中心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新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县新闻中心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始终坚持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正确引导,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认真开展重大主题教育宣传。大张旗鼓地进行学习十七大精神宣传。根据县委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统一部署,开辟专栏“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常思忧患创业创新”,推出我县民生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春风劲吹洒人间科学发展开新天等相关报道。深化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重点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实践活动、改善民生问题,认真谋划“创业创新结对联系”、送服务活动等,在一版开辟专栏“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推出国税局提出树立“三个理念五种意识”、我县458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等多篇报道。2、深入开展对社会热点的报道。精心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一版开设30年30事栏目,从宏观以及百姓生活变化等方面来宣传三十年来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五版开设30年30人栏目,通过人物的变迁见证三十年来老百姓经济生活的变化;在副刊版面开展和谐新一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活动”,同时在网站开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向社会各界征集能反映变化的老照片、老档案系列报道。积极做好北京宣传报道。针对实际情况,我们提前准备,精心策划,相继推出场馆矗立造旗杆、攻克火炬工艺瓶颈、灯具点亮工程、“鸟巢”配套设备职高毕业生制造等系列报道,力求能为中国助威,为喝彩。此外,及时转载国内各大媒体的信息,翔实准确地为受众提供一个了解的平台。3、突出做好重大活动宣传。创新开展“两会”工作的宣传报道。我们在对两会进行常规性、程序性报道的基础上,每天推出2-3个版面的“两会”特刊,开设“代表委员专访”、“市民热议两会”、“记者手记”等栏目,并且选取教育、医疗、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开设市民寄语两会栏目,通过版面与新闻网论坛互动,市民可以发帖表达自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使两会的宣传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全力做好“两城联创”活动的系列宣传。为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示范文明县城的深入开展,新闻中心精心策划,开设乡风文明栏目和与文明同行栏目,报道各地各部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开设“监督岗”栏目,以舆论监督为主,用文、图结合的报道形式,曝光创建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同时对读者提供的有关“两城联创”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采访报道,使“两城联创”的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我县成功创建全市第一家国家卫生县城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县新闻中心因此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先进集体。4、着力做深专题报道。围绕“创业创新”这一主题,主动介入和调查研究,进行理性分析、思考和透视,策划推出创新引擎成为发展助推器、我县高起点创建企业创新平台、人才成为我县创新生力军等重点策划报道11篇。同时,推出创新促提升创业求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评论创业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相关动态报道60多篇,并刊发领导创业创新建议书,如县委书记王剑侯的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等。由于这一新闻专题宣传,策划起点高,选题准,针对性强,效果好;县委书记王剑侯为此专门在今日版面上批示肯定,并寄予厚望。其中破解世界性难题的人获省新闻奖二等奖、市新闻奖一等奖,北京火炬咱人参与制造获市县市报作品二等奖。跟踪“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开辟专栏“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突出以“六大百亿”工程和十大重点项目为重大建设宣传工作重点,推出县”重大项目推进年”新闻策划会举行、评论全力以赴打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重大项目建设要体现精神等相关报道50多篇,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营造浓郁的舆论宣传氛围。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战胜困难、迎接挑战,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信心,积极有为,努力在打破困境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为此,我们开设了“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专栏,着力做好树立企业信心的宣传报道。陆续推出明后两年启动60亿政府投资凸显民生促发展、志清实业有限公司外拓内升促发展等报道,为增强我县广大企业发展经济的信心,积极应对当前困境,克难奋进,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5、及时有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积极做好抗御雨雪冰冻灾害新闻宣传。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积极抗御雨雪冰冻灾害的宣传,推出恶劣天气持续造成部分山村供电受阻电力部门积极组织力量抢修、雪天里,300多名干部群众在清扫积雪等相关稿件、图片50多篇(幅)。其中供电工人抢修忙获市新闻奖摄影作品三等奖。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策划推出“爱心涌动情系灾区”专栏,全面报道我县各界捐款捐物、关爱川籍员工、关注为灾区生产帐篷企业,如瞅乡大地涌动爱心潮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报道100余篇。推出连线地震灾区系列报道,如克服一个困难就是一场胜利、特警灾区日记等新闻17篇(幅),以及长篇通讯情系汶川心手相连一一人民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纪实,及时报道他们帮助灾区的情况,宣扬了爱心,体现了人乐于助人的博大胸襟和无私情怀。二、关注民情,服务百姓,大力培育精品栏目。在紧密配合中心工作,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的同时,通过关注民生,反映与百姓生活生计息息相关的内容,树立主题新闻民生化,转变新闻报道视角,充分发挥媒体引导、推动、监督作用,用民生报道架起市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1、创新制度,规范“百姓事马上办”运作机制。在“百姓事马上办”热线栏目的基础上,由县效能办、县新闻中心联合组建“县百姓事马上办热线服务中心。制定了“百姓事马上办"热线XX年工作意见和县”96178”效能监督投诉和“百姓事马上办“考核办法,在制度上规范操作,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扩大“百姓事马上办”成员单位范围、受理地域和受理范围,探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增强沟通,增进各成员单位交流,为办好“百姓事马上办"热线建言献策。2、加强合作,拓展“百姓事马上办"热线。积极开展与职能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县长电话、96178效能监督投诉电话的联动,拓展“百姓事马上办”的服务平台。“百姓事马上办”已成为党委政府“通民意、察民情、解民困、帮民富、联民心”的“连心桥”。我们在报道中注意反映着力解决真正关系群众利益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将报道的关注点从个体上升到社会。“百姓事马上办”栏目连续两年举办了“夏令民生热线”,邀请职能部门的领导现场接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难题;在两会前夕举办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百姓热线”活动,使栏目能更多地关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百名领导接百题”热线接听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省市领导的关注。3、注册商标,提升“百姓事马上办"品牌。“百姓事马上办”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省、市新闻名专栏,百姓事马上办,热线被评为县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新闻名栏目的地位与影响力,得到提升与巩固。4月底,在今日、新闻网上向全社会征集“百姓事马上办"热线服务商标,收到了来自全国广大热心人士应征的上百件商标设计稿。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评议、领导审定,最终确定了“百姓事马上办”设计稿,并注册成为一个服务类商标,是市首家平面媒体栏目商标获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单位。4、延伸服务,做强民生资讯。在精心策划实施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满足基层读者的需要体现在办报的全过程,较多地增加和基层、老百姓生活密切联系的专版和专栏,进一步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要闻部“新闻聚焦”、“关注”专栏,及时关注县内外经济社会生活中广大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社教部在版面上加大民生新闻报道的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情系百姓、为民办实事、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生命关怀”、“婚情报告”、“热点追踪”、“百业星座”、“瞅乡平调”等栏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读者的好评;专副刊的民生资讯、生活广场、情感故事、文化旅游和今日?周末周刊等版面栏目在关注民生方面作了较大力度的创新,缩短刊出周期,扩大外延,充实内容,切实增强了服务性和可读性。情感故事版面,采编人员重视挖掘题材,从情爱的小圈子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关注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体现时代风貌,打破了倾诉类题材一贯的旧模式,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作品小城大爱还分别荣获省市新闻奖二、三等奖。三、报网互动,注重导向,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新闻网作为我县的门户网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新闻立网意识,整合多种宣传资源,以报网互动为基点,注重导向性,积极适应网络新闻发展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1、及时发布新闻信息,突出专题报道策划°今年以来,新闻网共发布各类信息7万余条,其中转载今日刊发的本地新闻信息6000余条。与此同时,网站主动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地方发展服务,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先后策划制作与XX北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县委书记作客新闻网与网友交流、创业创新工业翻番、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等30余个新闻专题。专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深度,有效地推动新闻通过网络的传播。2、搞好论坛管理,汇聚网络人气。办好论坛,提高网民的互动参与,有助于提高新闻网的点击率和今日的阅读率,增强新闻中心的社会影响力。新闻网坚持舆情管理、网络人气两手抓,已累计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宣传提示等360余条,清理删除各类不良信息400余条。特别是期间,我们接收了大量管理信息和要求,并每天上报网上舆情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强化舆论引导,确保舆情稳定,为北京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健康稳定的网上舆论环境。在汇聚网络人气方面,积极组织公益活动,丰富网民生活。策划组织爬山、爱心募捐、纪念七三0特大洪灾二十周年、摄影讲座等各类活动30余次,制作了人民心系四川地震灾区、“七?三O”特大洪灾二十周年纪念、群侠传、关爱橘农关注柑橘销售等网友活动专题10余个。这些活动和专题内容主题健康,富有时代气息,有效地促进了的网络文明建设。为更好地丰富活跃网上氛围,为网民搭建作品发布、交流平台,加强网民之间的沟通。新闻网还大胆创新尝试,增设了“爱车一族”、“摄影贴图”等版块,推出了“土话”说故事、说新闻等音频文件,这些举措受到了网友热捧。9月份,对论坛系统进行了升级,版本由version8.0.Ospl升级为version8.2.0,此次升级后论坛系统执行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截至12月底,论坛注册会员达到7700余人,累计帖子总数18万多篇,论坛每月流量近60万人次。3、促进报网融合,搞好百姓热线。报网互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有利于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新闻网借助今日报纸传媒的优势,加强报网互动,积极采撷网上亮点,及时加以整理提炼,大力进行宣传报道,成效显著。至今已刊发“土话栏目成亮点”、“群侠闹江湖”、“影像记录生活快乐源自创造”等100多篇文章和图片。这些报道,通过今日亮相,使广大网友在现实中找到自己,又从现实的世界吸取智慧和灵感,回归到网络世界中自由发挥,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网友的积极性。目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