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精编探究50题.docx
决胜期末:八年级下科学精编探究50题温馨提示:分化学、生物、物理三局部,每局部题目根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化学探究(21题)1、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窕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璘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到达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表达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2、如以下图是初中科学中的几个实验图,请答复以下问题:A硫在氧气中燃烧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探究燃烧的条件(I)B实验通过量筒中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2)写出C实验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4) D实验烧杯中开水的作用是。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纯度,然后关闭开关C,翻开开关B,点燃氢气并迅速插入乙装置中,直至火焰刚好熄灭时关闭B,冷却至室温后,下一步操作是,在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假设将上图中的甲装置撤去,用CO气体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实验能否到达同样目的?假设能,说明理由;假设不能,应如何改良?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那么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良: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答复以下问题:a'myf'",r1(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o(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里是。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5、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小值,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取56只集气瓶,用量筒分别测出它们的容积并标记;(2)向集气瓶中分别装入其总容积的10%,20%.30乐40%、50%的水,并用毛玻璃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0(3)在反响容器中参加一定量的Mn0?和FLO?使其反响,分别用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出。(4)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表:集气瓶号12345木条火星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写出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假定空气的成分只体积比为4:1的氮气和氧气,那么用排水法得到氧气后,2号瓶中氧气的体种分数约为:假设要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你认为下一步应如何操作?实验结果说明用“使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的方法来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否可靠?O6、“化学反响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答复以下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参加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参加少许MnO2粉末(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以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项选择,错选不给分ABCD(3)取a、b两支试管参加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参加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C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昨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比照第(3)题a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7、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响,测定反响后生成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以下图(I)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响的反响装置,图(II)用于测量COz的体积。(1)写出图(I)中仪器的名称:,;检查图(I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3)图(H)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2)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5)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响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曰双孔单孔橡皮管(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CO?,应选用上图中的(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3)假设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镭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应选用上面图中的(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9、某同学做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锦制氧气实验后,展开了以下思考与探究:(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响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d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Onl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678910MnOz粉末用量(克)0.10.20.30.40.50.60.70.80.91.0所用时间(秒)17875432222请分析表中数据答复:MnO2的用量对反响速率有怎样影响呢?。(2)HQ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响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G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678压。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20%25%30%MnO2粉末用量(克)0.20.20.20.20.20.20.20.2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6602202058025943反响后液体温度()2434395665676970请分析表中数据答复:Hqi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响速率有怎样影响呢?。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响是个反响(填“放热”或“吸热”)。(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响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测:10、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响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进制测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反响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响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翻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响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小张猜测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11、测定硫酸铜晶体(CUS(V5H2)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研磨称量空用烟和装有试样的堪烟的质量加热冷却称量重复至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请答夏以下问题:(1)现有生烟、生烟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枯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2)该实验中哪一步骤需要使用枯燥器?使用枯燥器的目的是什么?(3)实验步骤的目的是(4)假设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填入选项的编号)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实验前被测样品己有局部失水D.加热前所用的林烟未完全枯燥.12、如右图所示,小明将两根含硫火柴点燃后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烧杯A ,观察到高锌酸钾溶液褪色。小明认为 是火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高锦酸钾溶液褪色。小红认为这个实验还 缺乏以说明褪色原因,应补做一个实验。(1)你认为小明应该补做的实验是什么?13、(2)补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的.以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答复以下问题:溶液1)小飞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药品是,写出实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12)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o (写出2种即可)13)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 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4)小飞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 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 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温度未到达着火点14、由实验测知:取3. 5gKMn4晶体加热到220t,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 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 354g,2KMnOl * K2MnO1 + MnO2 + O21 (溶于水呈紫红色)(溶于水呈绿色)(黑色,不溶)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 308 mL (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ml, mLo试答复: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气为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1分解 的?(要求用KMnOI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下图)« 3检看 K,MnO分解产生氧气的实吩LIll 二 EllEulE-l=-h 三三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别离出MnO2?15、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答复有关问题:A BC DEF(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镒起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