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docx

    • 资源ID:1159932       资源大小:36.9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docx

    再谈历代伏湎多少摘要本文对发表于2001年的历代状元知多少一文所提供的历代状元统计数进行了补充修正,历代应有状元总数原为886人,现为914人;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原为674人,现为682人;多少知道一点生平事迹的原为507人,现为531人。关键词历代;状元;状元数笔者2001年曾写过一篇历代状元知多少,发表后被广为转载。也有学者跟笔者讨论过唐代分场考试的榜首以及莫宣卿、施肩吾、朱善等人算不算状元等问题,笔者仍然坚持原来的看法:唐代分场考试的榜首不能算状元,只能称分场榜首;莫宣卿、施肩吾、朱善等人也不是状元。不过,通过近几年的研究,笔者在状元资料方面又有新的发现与思考,原来公布的统计数据有所变更。一、历代应有状元数原来统计的应有状元总数是886人:其中,唐代252人,五代121人,宋代118人,辽代57人,金代74人,西夏1人,伪齐2人,元32人,明89人,清代114人,大西4人,太平天国22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后,笔者对西夏科举资料有新的发现,其状元数需要重新酌定,还有明玉珍的大夏政权也开过进士举,当时忽视了。西夏,据西夏书事、宋史、金史、西夏史稿等,亦有进士举,而且颇受重视,进士出身的人也都能得到重用。其具体考试次数未见记载,但首尾两次开考的时间是有记载的,笔者据同时的宋、金两个政权的科举考试情形推测,西夏大约举行进士考试27次,应约有状元27名。元末明初,还有一个农民起义政权明玉珍在重庆建立的大夏,它也实行过科举。大夏国的创建者明玉珍跟朱元璋是推翻元朝统治的“战友工明太祖实录、明史明玉珍传、明玉珍与大夏国、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四册)等都提到大夏政权在明朝建立前夕曾开科取土,也产生过状元,但目前笔者所能见到的所有书本的、网络的“状元录”、“状元谱”均遗漏了大夏状元。大西举行进士考试2次,产生状元2人。这两个政权共约29名,其中西夏有1名已计入原来统计的886名中,因此历代应有状元数现更正为914名。二、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数原来公布的可考知姓名的状元为671人,仅知其姓的3人,共674人。其中,唐代151人(含1人仅知其姓),五代32人,宋代118人,辽代56人,金代61名(其中1人仅知其姓),西夏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伪齐2人,大西2人,太平天国17人(其中1人仅知其姓)。这些人的具体姓名都分别收在笔者的6部拙著的各代“状元谱”里这6部拙著均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2002)、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2004)、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1999)、辽金元状元奇谈辽金元状元谱(2000)、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2004,2版)、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2004,2版)。1 .新找出唐代状元4人长庆元年杜诗礼*83-184),(P781)、贞观五年贾统(PI5)、贞观七年姬温*7)、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李岑风杜诗礼(790?850年?),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字号、生卒年均未详。出生世代官宦之家。祖父杜孝辅官至大理丞;父杜清官至检校员外郎;兄杜诗仁官至吉州刺史。杜诗礼于长庆元年(821年)夺得进士科第一。该年由礼部侍郎钱徽知贡举,原来取士33人,后由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复试其中14人,黜落10人,实取23人。宾贡进士新罗人金云卿亦于此榜及第。杜诗礼夺魁后,事迹不显,有关情形待考。,(P781)贾统于贞观五年(631年)辛卯科夺魁。登科记考补正卷一第15页引用周绍良藏拓本唐代墓志汇编曰:“显庆元年(656)七月二十七日唐故并州太谷县尉贾君(统)墓志铭云:君讳统,字知人,平阳人也。年甫十八,为大使李靖所举,待诏金马,擢第云台,名冠褒然,策标称首,授文林郎。贾统卒于显庆元年(656)六月。年四十三。则其十八岁时为贞观五年。意墓志所记,其当为进士科之称首。亦见张补(即张忱石)登科记考续补(上、下)(注:载文献1987年第1、2期。)。”笔者赞同其“称首”之说,亦即贾统为贞观五年状元。(P15)姬温贞观七年(633年)癸巳科夺得13名进士之首。登科记考补正卷一,第17页载:“补遗册三,第434页,上元三年(676)正月二十二日大唐故朝散大夫守昭陵令护军姬府君(温)墓志铭并序云:公讳温,字思忠,河南洛阳人也。亲师博喻,敬业研机。文绚词林,学该议圃。贞观七年,明扬仄陋,爰应招弓之礼,方申观国之才。祗问甲科,先登荣秩,蒙授承奉郎。董仲舒之称举首,陈仲躬之处高名。望古而言,实为连类。”笔者认为“先登荣秩”、“称首”等语已表明他就是状元“团。李岑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己卯科进士状元,登科记考补正卷八,第335页已明确标出,而该页进士程谏(程元谏)后的注文引涪田程氏宗谱确有“程元谏开元二十七年侍郎崔翘下擢进士第"、“状头李岑”字样,当属可靠<p335>5-8o2 .新找出五代状元2人郎粲,章文谷。用“飓风搜索通”搜索,可发现介绍、分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的网页有几十个,几乎都提到图中有个穿红衣、戴方巾的年轻人为“状元郎粲”眇划。章文谷也是网上发现的。章氏家族网载有章寿发章氏状元一文,说章文谷是南唐庚午科(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状元,并引南唐著名文臣乔匡舜所撰太傅公传为证。同网功名榜五代十国、章氏世系图谱、一至五世列祖太傅公偕十五子七十一孙,余干同乡会网站余干人所刊风云余干章氏名门望族亦都称章文谷为南唐状元。十国春秋等常见史书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章文谷中状元之事,但我们宁可信其有。原因有三:其一,不仅上述网络资料跟文献资料凡两者皆有的部分都基本吻合,而且与网上介绍章文谷为状元成系列文章所涉及的章得象、章T等该族历史名人的事迹也跟文献资料相合,可见这些网络资料是忠于史实的,可信度较高;其二,章家在南唐颇为显贵,其子孙都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数十个孙子中出一个文才出众的完全可能;其三,五代直至宋初都跟唐代一样,科举考试的录取与名次排列不全靠考卷质量,有时甚至主要靠声誉、影响与后台,正如王士祯所说:“唐人最重进土科,然主司、举子关节交通,不以为怪,乃至宗族子姓,亦不回避。如沈尚书主春闱,其母日:近日崔、李侍郎皆与宗盟及第,汝于诸叶中拟放谁耶?日:莫如沈先、沈擢。母日:二子早有声价,科名不必在汝。沈僧孤寒,鲜有知者。绚不敢违母命,遂放沈僧及第。是以朝廷名器为宗族之私恩也。叩口(P219)章文谷仅明文记载的就有两个在南唐做高官的伯父,章仔钧传中的“多至显官”、练俊传中的“皆跻显贵”等记载表明,章文谷想争第一,朝中还有其他众多援手,这对他夺魁都是极为有利的【啕。3 .新找出西夏状元2人高岳、高智耀。据西夏书事卷42记载:“宝庆二年、夏乾定三年三月,策土,赐高智耀等进士及第。”照惯例,赐某等进士及第,则某人就是该科状元,宝庆二年(夏乾定三年)是公元1226年,这次考试也是西夏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通过查找高智耀的生平,我们又发现他的高祖高岳也是西夏状元。虞集道园类稿龙兴路东湖书院重建高文忠祠记载:“公讳智耀,字显道。曾大父西夏进士第一人。大父,大都督府尹。考讳惠德,中书右丞相。”西夏书事、元史、钦定续通志等多种记载都说当右丞相的名良惠,是智耀的祖父,这里说是“考”,名惠德;宁夏古代历史纪年也说:“西夏人高智耀,其祖高良惠是夏国李德旺时的右丞相。”良惠究竟是智耀祖父还是父亲呢?脱脱(13141355年)于至正三年(1344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时,虞集(1272-1348年)尚在世,是元史高智耀传在前,还是虞集的龙兴路东湖书院重建高文忠祠记在前还难说,当然也不一定在前的就可靠。但是钦定续通志、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西夏书事等都是著名学者编定的,此处他们都沿用元史的说法,笔者觉得还是西夏书事、元史等几部书的说法较为合理,那就是祖父。西夏书事卷37有记载说:“乾道元年、夏天盛十七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使人为武功大夫讹罗世、宣德郎高岳。岳官至枢密直学士,历世通显,至孙良惠为夏国相。”可见高智耀这位曾为“西夏进士第一人”的先人就是高岳。据明实录类纂(文教科技卷)、明玉珍与大夏国、滕新才明玉珍及其大夏国本末(下)可知,大夏政权的两名状元姓名都有记载:董重璧(或作董璧、重璧),庞百里。不少网络“状元谱”都说李安为金代状元。13到编检四库全书只有这样一条记载:“李安,旧志:襄垣人,天圣中三元,翰林学土。天圣共九年,二年省元吴感、状元宋郊,五年省元吴育、状元王尧臣。八年省元欧阳修、状元王拱辰;无李安名。叩5(卷65)另有一条记载说:,襄垣县金学士李安墓在合河村,子元尚书、陇西伯嗣训+辍!1句(卷172)这两个李安时代相去甚远,被硬捏成一人,而定为金代状元,笔者认为颇不妥。另外,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辞赋状元原来笔者认为是阎咏,应该换成武天佑,阎咏并非状元,而是当年经义进士的第28名。具体考证见拙文“陵川七状元”考证【烟。总之,目前历代己知姓名的状元有679人,仅知其姓的3人,共682人。较原来增加8人。这种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三、多少知道一点生平事迹的状元数历代状元生平资料的搜集这些年有较大进展,这里不谈其他进展,只谈历代状元中除了知其姓名与夺魁年,还或多或少可找到一些生平资料(或家世,或生年、卒年,或职任,或著述)的,即实现零的突破的,原来是507人。其中,清代114人(全部),明代87(差2人),辽金元分别只有22人、37人、13人,宋代113人(缺5人),五代仅17人,唐只有92人,西夏1人,大西1人,太平天国10人。现在是531人,增加了24人,各朝代进展情况不一,其中:唐代新增11人:上述唐代新近找到姓名的4人都可算有点生平资料,另外,狄慎思、苑论、杨绒、李亿、崔娉、崔詹、羊袭吉都有零的突破。这些资料待唐代部分再版时笔者都将收进去。李岑历任京兆府兵曹参军、工部员外郎、宋州刺史(注:登科记考补正卷八,总第335页借引文表明:他不可能于天宝中任宋州刺史,说是“升迁似亦不致如此之速”,但认为他任工部员外郎,有贾至制书,“时代均合”。笔者觉得,李岑任宋州刺史是乾元二年(759年)前后的事,离夺魁已20年左右,由员外郎外放州刺史应是顺理成章的。)等职,其它事迹待考。全唐诗保存其诗3首、文苑英华录存其诗2首。狄慎思,我们得知他早年即长于文笔,及第前曾撰唐故朝散大夫太原府太谷县王公(澈)墓志铭并序,署“乡贡进士狄慎思述”,可见其家并非当朝势要,或为地方权豪13>p36%苑论,己知其祖父苑咸早慧,有大志,由张九龄表荐,开元中获制举出身,起家太子校书,官至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父苑籍,大历中,授河南府伊阳县尉,不幸早世。苑论后官至朝议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曾为其祖父去世撰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其弟苑询、苑i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新唐书杨绒传可得知杨绒的家世:祖父杨润官至国子祭酒,封湖城公;父杨侃官至白水令;兄杨缜,弟杨绘、杨绢。杨绢代宗朝官至宰相。闻奇录有记载说:“羊袭吉,状元。之子少时庭中乘凉,忽见天开。其内云霞7合,综合现在得到的资料可为他写出小传:李合(798843年),延唐(今湖南宁远县)人,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曾祖李怀让官至御史中丞,赠兵部侍郎;祖李揖官至户部侍郎、同州刺史、山南西道采访使,赠户部尚书;父李严官至乐平县尉;岳父裴漆官至大理评事。李合早慧而志向远大,15岁即以生物为己任。初授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参军,颇受河南尹韦弘景赏识,韦除东都留守,

    注意事项

    本文(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