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寄宿初中生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分析心理学专业.docx

    • 资源ID:1153432       资源大小:50.7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寄宿初中生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分析心理学专业.docx

    摘要寄宿生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寄宿生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寄宿生相比走读生,需要面对更多更重的生活、学习、思想的压力,他们和走读生相比,他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家人和以前同学的陪伴,加上不适应的寄宿学校的日常管理,难免会在学习、生活上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再加上学校封闭、单调的学习生活,极易产生一种孤独感。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孤独感发生发展的高峰期。孤独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本研究通过问卷法,采用孤独感问卷对衡水市汇龙中学和第三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共623名学生进行集中施测,使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数据、差异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寄宿初中生的孤独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2 .寄宿初中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3 .寄宿初中生与非寄宿初中生的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关键词:初中生孤独感学业成绩AbstractJuniorhighschoolstudentsareinanunbalancedstateof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andfacethepressureoffurtherstudy,sotheytendtohavenegativeacademicemotion,andthenaffecttherelationshipbetweenacademicachievementandparent-childrelationship.Previousstudieshaveshownthatparentalrearingstylehasacertainimpactonmentalhealth,anxiety,depressionandsoon.Thisstudyexploresthe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alrearingstyleandacademicemotionfromtheperspectiveofparentalrearingstyle.Parentingstylereferstotheparent-childrelationshipasthecenterinfamilylife.Parentsraiseandeducatetheirchildreninacommonway,whichisasummaryofthecharacteristicsofparentalupbringing.Academicemotionreferstotherelatedemotionalexperiencesproducedbystudentsintheteachingprocess,includingdisappointment,atmosphere,excitement,boredom,etc.Inthisstudy,623studentsfromGrade7,Grade8andGrade3ofHuilongSchoolandNumber3middleschoolinHengshuiCityweretestedbyquestionnaire,parentalrearingstylequestionnaireandacademicemotionquestionnaire.Spsssoftwarewasusedtodescribeandanalyzethedifferences.Correlationandregressionanalysisobtainedthefollowingconclusions.1, Therearecertaingenderandgradedifferencesinparentalrearingstyle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2, therearecertaingenderandgradedifferencesinacademicemotion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3, thereisa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parentalrearingstyleandacademicemotion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4, theparentalrearingstyle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canpredicttheacademicemotion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Keywords:middleschoolstudentalonenessacademicrecord目录第一部分前言1一、问题提出1二、文献综述1三、研究假设5第二部分研究方法5一、被试5二、方法的选择5三、测量工具6四、实施过程6第三部分结果7一、寄宿初中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7二、寄宿初中生与非寄宿初中生孤独感的研究8第四部分分析和讨论10一、寄宿初中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10二、寄宿初中生与非寄宿初中生孤独感的研究10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11一、结论11二、教育建议H参考文献13致谢15第一部分前言一、问题提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学校数量不断增多。家长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并合适的学校至关重要。寄宿与走读,到底哪个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更好,让家长犹豫不决。寄宿生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寄宿生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寄宿生相比走读生,需要面对更多更重的生活、学习、思想的压力,他们和走读生相比,他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家人和以前同学的陪伴,加上不适应的寄宿学校的日常管理,难免会在学习、生活上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再加上学校封闭、单调的学习生活,极易产生一种孤独感。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孤独感发生发展的高峰期。孤独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寄宿初中生和父母的互动频率相对较少、活动空间比较局限、社会实践相对薄弱,以及封闭环境下信息接收量少,极易产生孤独感,影响学业成绩。但目前关于寄宿初中生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一般认为,孤独感会影响学业成绩。因此,本研究决定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寄宿初中生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可以补充孤独感与学业成绩、学校寄宿与否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初中生孤独感现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成绩低迷的原因,从而找到增进学习的方法,也利于家长为孩子选择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提供依据。二、文献综述(一)关于孤独感的概述1 .孤独感的概念Weiss认为(1973)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即为孤独感。受他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对成人的孤独感进行研究,并创造了UCLA孤独量表。促进了国外对孤独感的研究迅速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国内外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定义仍有争议。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又深入了孤独感的概念。PeHman&Peplau指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Peplau&Perlman(1982)认为孤独感是个体渴望达到和实际拥有的人际关系水平间所存在距离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受和体验。BUrgeSS等(1999)认为青少年儿童的孤独感界定应该与青少年自身的感受相联系,是感到孤单的和悲愁、不快乐的,这种感受非常具体,也非常直观。Ernst和CaCiOPPO(1999)认为孤独感是个体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一种主观体验,当一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就产生了。当然也有很多国内学者对孤独感的概念做了大量的界定。如岑国真(1996)认为孤独感是个体发现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未能满足自己的期望,自己认为被忽视、被遗忘的一种主观认知和体验,从而导致的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李传银等(1999)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不满意自我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由于期望的交往水平和实际的交往水平的差距而导致的一种负面体验或感受,这种体验或感受经常会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反应和痛苦难耐的精神空落感,如无助、寂寞、孤立、郁闷等。本研究综合上述定义以及所要研究的内容,将孤独感定义为: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交往或者社会支持得不到满足或与预期不符而产生的孤独、失落等心理感受或体验。2 .孤独感的测量工具因为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出发角度不同,定义也不尽相同,因而根据不同的定义绘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1) 一维量表RUSSell是最早提出孤独感一维结构的,他和Peplau、Cutrona创制了广为采用的UCLA孤独量表。UeLA孤独量表主要用于对由于个体对社会交往的渴望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引起的孤独的评价。共20个条目,并采用四级记分法,正序和反序相结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主要是用来评估个体在友谊、性爱、与亲人和团体关系等社会交往方面的数量与质量。(2)二维量表者Gerson(1973)&Perlman(1979)编制了STLS状态一特质孤独量表,把孤独分为了特质孤独和状态孤独,用于测量某些特定的群体。(3)多维量表Asher(1984)编制了CLS儿童孤独量表。分为四个结构,即:对于实际同伴关系的评价、对其社交能力的知觉、对重要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知觉和孤独的情感体验。Scalis,Ginter和Gerstein(1984)编制了用于评价孤独个体的某些情感的强度和频度的量表;Marcoen(1987)编制了对孤独的积极态度、与父母相关的孤独、对孤独的消极态度和与同伴相关的孤独的LLCA儿童青少年孤独量表;Cramer(2000)也从三个角度编制了SELSA孤独量表。国内一些研究者大多数都使用国外量表进行研究,使用最多的是UCLA孤独量表。但也有很多学者借鉴国外的孤独量表,进行符合国内的量表编制。例如邹泓(2003)编制的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包括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的程度、纯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和社交能力的评价四个维度,且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李艺敏的关于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自我孤独感四个维度的量表等。3 .孤独感的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和孤独感Demir(2003)认为同伴关系能解释青少年孤独感34%的变异。邹泓(1998)的研究表明,朋友和老师的价值肯定、同伴接纳水平与孤独感呈负相关。俞国良等人(2000)研究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接受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友情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朋友,教师和青少年的互动也较为亲密。而孤独感是个体对自己的情绪反映和行为、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及自己在同学中学业水平和所处社会关系地位的知觉而引起的失落、孤寂、无助和不满等不积极主观体验。王宏伟的研究也发现师生关系满意程度和孤独感程度成反比。因此,同伴和教师都可以预测孤独感。(2)人格因素与孤独感目前,人格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的研究也比较多。且相关的研究都一致认为人格因素影响人们对社交情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进而影响个体孤独感水平。曲可佳(2010)等人通过人际关系对人格因素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情绪性和开放性水平能正向的预测个体的孤独感;邹赐岚(2005)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特征总体上存在显著相关。邹赐岚的研究结果也与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3)其他因素申继亮等(2003)研究发现老年人的9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LoUCkS(1980)研究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张秀春等(2011)发现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寄宿初中生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分析心理学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