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海经》文献校理九例.docx

    • 资源ID:1145553       资源大小:25.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海经》文献校理九例.docx

    山例文酬诞九例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作品,1全书篇幅不大,不到三万一千字,但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诸多学科的学者需要参考利用的重要典籍。然而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讹脱倒衍的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在先秦典籍中,山海经的文献错误尤为严重,亟待校正。前人曾经做过这件工作,如清代的毕沅就写过一部山海经新校正,把他所认为的错讹径直做了修改。当代山海经研究大家袁珂先生有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校译和山海经全译等著作,对山海经文献错误的校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研读山海经有年,发现它未经前人校正的文献错误和后世注家的误解之处还有不少,曾撰系列论文予以揭示。2-10今以通行的阮元琅娘仙馆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再对此类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于其是者,充而实之,于其非者,商而补之。聊献一得之愚,以就教于方家。1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海外西经)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遣之。"11301淮南子叁形训记载有“海外三十六国”,依据的就是古本山海经,其中"自西北至西南方"的九个国家中有"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工12356海外西经的叙述方位顺序是从西南方到西北方,与淮南子的叙述方位顺序刚好相反。而海外西经此节奇肱国前面依次是一臂国、三身国,故淮南子的"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与此经的"三身国、一臂国、奇胧国"正好一一对应。这里出现了“奇肱”与“奇股”的差异,那么谁是正确的呢?马宗霍先生云:“'股'与肱'异义,未审孰是。"13表现出审慎的态度。袁珂先生山海经校注云:“淮南麋形篇作奇股高诱注云:奇,只也:股,脚也。则是独脚人矣。以较独臂,似独脚于义为长。假令独臂,则'为机巧'、'作飞车乃戛戛乎其难矣:亦唯独脚,始痛感行路之艰,翱翔云天之思斯由启矣:故奇股'乃胜于奇肱"14213我们认为奇肱国人“为机巧"、“作飞车"者,乃博物志所载的后起传说,与此经关系不大。此经说的是“乘文马”,而对于乘马而言,独臂人显然要优于独脚人。因此袁先生认为“'奇股'乃胜于奇肱证据不足。赵逵夫先生赞同袁先生之说,并补充论据说:“'肱'即臂,奇肱'即一臂。此条之上一条即一臂国: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前一条既已说过一普国,有关形天的一条便不当又是奇胧国',而应是'奇股国郭璞注言'肱或作弘',可见在晋代以前已误。"15我们认为赵说证据十分薄弱,不能因为上文已有“一臂国",下文就不能是“奇肱国"。何况此经明言“其人一臂”,与"奇肱”之称名一致。若果真作"奇股”,据此经文例,则当言“其人一股”或“其人一足",然噌"与"股"、“足"二字字形皆相差其远,无山致误。赵逵夫先生引此经文,于“其人一臂”的"臂"字后括注"股”字,显然已经看出“长股国”与"其人一臂"记载之间的矛盾,只好改“一臂”为“一股”来就己说。张步天先生山海经解云:"'奇',只也,奇肱'即独肱,亦是独臂之意,似与经文其人一臂'相合。淮南子地形训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奇股民',即独脚人,则与奇胧之国不符矣。若以下文'有鸟"在其旁'暗示此国人善于捕鸟度之,捕鸟或以弓矢,或用弹弓,均须双手灵活,则知奇肱'为奇股之讹。据此,疑其人一臂三目为正面侧身之形像。”16此段论证,如“有鸟”即暗示捕鸟,“一臂”为侧身之形像,儿乎全是想象之词,因此认为"奇肱"为"奇股"之讹的结论的论据并不充分。我们认为,此经作"奇肱"不误,而淮南子壁形训作"奇股",疑为"奇肱"之误。淮南子氾论训云:“奇肱、修股之民。"高诱注云:“奇肱、修股之民在西南方。"12940“奇肱”即此经“奇肱国”,而“修股”即海外西经“长股之国",都是基于山海经而立说,可证氾论训的作者所见山海经正作“奇肱"。我们认为“奇肱”不误的一个关键证据是吕氏春秋的记载。吕氏春秋为战国末期的著作,稍晚于山海经的写作时期。吕氏春秋求人谓禹:"西至其胧、臂、三面之乡。"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云:"'其肱'疑即海外西经之奇肱',所谓'一臂三目'者是也。”17713奇肱国、一臂国即本此经为说,尤可证古本海经作“奇肱”矣。吕氏春秋知度又云:“禹曰:若何而治青北、化九阳、奇怪之所际?"'17690孙诒让札途卷六以"奇怪”即“奇肱”之讹,云:“'肱',说文作女,与怪'形近,故讹。”18可证"奇肱"之名,古已有之。大荒南经云:“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郭璞注云:“或口即奇肱人。"11417大荒西经云:“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郭璞注云:"即奇肱也。"11436郭氏两引“奇肱”为注,则郭璞所见本必作"奇肱"耳。2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海外西经)我们看海外西经的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丈夫国、女子国、轩辕国,郭璞山海经图赞小题都写作“某某国"。而此节经文作“巫咸国”,郭璞图赞小题却作“巫咸",19231而不作“巫咸国”,与郭璞图赞小题命名体例不合。因此,根据郭璞图赞小题作"巫咸",我们认为此经“巫咸国"的"国"字当是衍文。太平御览卷五十引此经作“巫咸之神,以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葆登,群巫所从上下也",正无“国”字可证。“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是对巫咸的个体描写,而不是对“巫咸国”一国之人的群体描写。3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日鳏。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海外西经)“一日锻",毕沅山海经新校正云:“一作,如锻,.言状如鲸鱼,有四脚也。尔雅云:'鲸大者谓之锻。"'2084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云:“尔雅云:貌大者谓之锻。郭注云:今蜕鱼似钻,四脚。梁虞荔鼎录云:宋文帝得篥鱼,遂作一鼎,其文曰:锻鱼四足。然则锻即龙鱼,其状如鲤,故又名龙鲤矣。Tll307毕说以“一日锻'为上句"如狸'之异文,郝说则以"锻”为上文“龙鱼”之异文,盖以龙、锻皆有四足矣,当以郝说为是。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括地图云:“龙鱼一名锻鱼,状如龙,而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即据此经为说,明云“龙鱼一名锻鱼”,可证郝说是也。不仅如此,稽瑞、后汉书张衡传注、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此经"锻"下俱有“鱼"字。"锻鱼"与“龙鱼”恰好对应,今本"锻"下当脱"鱼"字。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此经“神圣”作“神巫”,毕沅山海经新校正认为作“神巫”是,因改“神圣”作“神巫"2084°郝懿行疏:"疑'巫'即'圣'字形近而讹也。高诱注淮南隆形训作有神圣者乘行九野',可知今本不讹。T11307毕改非而郝说是,郭璞山海经图赞云“神圣攸乘T9237,可知郭璞所见本正作“神圣”耳。4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海外北经)今所见各种标点本山海经都将"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二句标点为"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以“厥”字属下读。郭璞注:“抵,触。厥,掘也。"11313王念孙云:“厥亦触也。”可见"抵”和“厥”是两个有关联的动作。我们知道,海外四经和大荒四经有些内容描写的是相同的事物,可以用来作比较。此节在大荒经正好有对应的内容,大荒北经云:“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歌所尼,即为源泽。”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此经“所抵厥”相当于大荒北经的“所歌所尼",“为泽溪”相当于"即为源泽:根据大荒经“所歌所尼”,此经“所抵厥”疑本作“所抵所厥”,今本“厥”上脱“所”字。因此,“厥”字只能属上读,不能属下读。“不可以树五谷种",太平御览卷六四七引此经无"五"、"种”二字。大荒北经作“不可生谷”,亦可证此经“五”、"种”二字为衍文。今本"种”字疑为后人为"树"字所作旁注之文,传写阑入正文。“禹厥之,三仞三沮”,郭璞注:“掘塞之,而土三沮滔,言其血膏浸润坏也J'11313经文云“禹厥之”,然而上文言“相柳之所抵所厥,为泽溪”,则“厥”者为相柳。禹是来治理被相柳抵厥后所形成的泽溪,不当又言"厥之",此当从大荒北经作“禹湮之”。湮为填塞之义,与"厥"义正好相反。今本作“厥”,当为涉上文而误也。郭注"掘塞之","掘"为"厥"字之义,“塞”为"湮"字之义。上文说经文当作"禹湮之",则此"掘"字为衍文。大荒北经"禹湮之",郭注云"言禹以土塞之"11450,可证。今本郭注"掘"字当为经文讹作"厥"后,后人旁注之文,传写误入注文。仞,满也。史记殷本纪云:“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G后汉书张让传云:“又造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缙帛,仞积其中。"李贤注:"仞,满也。”文选上林赋云:“虚宫馆而勿仞。”郭璞注:“仞,满也。”正字通人部云:“仞,通作初”说文牛部云:“初,初满也。”三仞三沮,即禹三次填满,又三次沮陷。5 .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海外北经)郭璞注:“县,犹邑也。"11314海内北经云:“明组邑居海中。”郭氏盖以“邑居”连读,以此文“县居”当彼文“邑居”,故注云“县犹邑也二实则“明组邑”当作一读,“居海中”作一读,郭璞以“邑居”连读,大误。此文“县"非"郡县"之"县",而是"悬"的古字,即悬居海水中耳。6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日博父。(海外北经)"博父国",毕沅云:1淮南子屋形训无此国,云:夸父、耽耳在其北方。博、夸声相近,此云'在聂耳东',即上夸父国'耳。”2086袁珂云:“'博父国'当即夸父国',此处'博父'亦当作夸父',淮南子随形篇云:'夸父、耽耳在其北。即谓是也。下文既有一曰博父',则此处不当复作'博父'亦已明矣;否则下文当作一日夸父,二者必居其一也。T4240诸家已见出“博父国与此经文例不合。我们看郭璞山海经图赞小题作“夸父”,赞文云:"神哉夸父,难以理寻。倾河逐日,遁形邓林。触类而化,应无常心。”19252可以看出,赞文包含了上引两节内容,并无“博父国”的印迹。根据郭璞图赞的体例,他所见的山海经,这两节内容实际上是一节,都是描写夸父的。因此“博父国”三字必为衍文,“在聂耳东”以下之描写皆就上文夸父而言也,“一日博父"即谓"夸父一作"博父"。旧因有"博父国"三字,遂分为二节,上属夸父,下属博父国,误矣。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与此节经文相较,益可知此二节当为一节,皆言夸父耳。7 .跋踵国在拘缕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日大踵。(海外北经)郭璞注:"其人行,脚跟不着地也。孝经钩命诀曰:焦侥跋踵,重译款塞也。T>1317毕沅云:"淮南子随形训自东南至东北方',起此国,高诱注云:跋踵民,踵不至地,以五指行也。又案李善注文选引高诱注作反踵',云:'其人南行,迹北向也°”'2086郝懿行疏:“竹书云:'夏帝癸六年,岐踵戎来宾。吕氏春秋当染篇云:

    注意事项

    本文(《山海经》文献校理九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